給他金山銀山,不如教他勇敢成長!

心理疾病,與生理疾病,都能直接影響人的生活質量。我對心理學不太懂,但是看過一些書籍,多多少少知道那麼一點點,看得越多也就越心生敬畏。心理學絕不是我們在網上看的那些星座、解夢之流,而是正八經地一門學科,一門至關重要,影響人類生活的學科。

讀書的時候,我就一直在回憶自己的童年。原來,每個孩子的童年其實都差不多,我們都曾經遇到過那些讓我們焦頭爛額,而父母卻覺得無關緊要的麻煩事。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都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小問題影響著我們的整個人生。如果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接受了積極的正能量,學會了正確處理各種麻煩,以後的人生路,我們會不會走得更順,過得更好呢?

我覺得“勇氣與成長”系列繪本,就是為了教會我們從小學會成長,擁有面對一切的勇氣,正確認識自己。

給他金山銀山,不如教他勇敢成長!

我是一口氣讀完這五本書的,我的閱讀感受是:無論是誰,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懊悔自己的童年。為什麼是懊悔呢?因為我們當年沒有讀到這套書,遇到那些小麻煩的時候驚慌失措,在美好的童年裡留下了小小的陰霾。

給他金山銀山,不如教他勇敢成長!

這套繪本(《這就是我》除外)與我們常見的故事繪本有很大不同,第一頁上清晰標註了出場人物,就像是影視劇的演員表。而正文部分,也像是在上演一部電視劇,各個主角紛紛登場,共同演繹某個故事。

最最重要的是(大人的)畫外音,這一部分更像是一個高高在上的人,在戳穿小朋友們的小心思,也是最具有指導性的部分。

這套書中的每一本,都有一些觸動我們心靈的句子和場面,即便我們現在已經是成年人,也能深深意識到自己內心裡缺少了那麼幾塊。由於篇幅限制,我僅在每本書中,隨機拍一張圖片,讓大家感受一下。

給他金山銀山,不如教他勇敢成長!

給他金山銀山,不如教他勇敢成長!

《做自己的勇氣》插畫

這是一個小朋友們在海灘撿石頭的故事,石頭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由此引出的一個思考是——我敢承認自己的與眾不同嗎?

我們從小就喜歡跟別人比較,我們和別人一樣了,就會有安全感,與別人不同了,便害怕被孤立。有時候,為了跟其他人保持一致,我們卻並不怎麼開心。比如:大孩子們跑得快,小孩子為了跟上隊伍,就需要特別特別累;比如大家都說白色石頭好看,為了不被排斥,喜歡紅色石頭的人只好撒謊。

給他金山銀山,不如教他勇敢成長!

《忠實內心的勇氣》插畫

這本書裡涉及的情感內容很多,友誼、愛情、親子都有。而最觸動我的便是這一幅:勞拉的爸爸媽媽離婚了(前文有寫:勞拉很擔憂)。

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離婚總不是什麼好事情,多多少少都會在心理上有一些負面影響。《我的爸爸叫焦尼》之所以把很多父母看哭,就是因為我們感同身受地瞭解了孩子內心的渴望。可是站在大人的角度,有時候,離婚確實可以讓兩個人過得更好,大人也需要孩子的理解。除了行動上的表現,心理層面的指導對孩子也非常重要。

給他金山銀山,不如教他勇敢成長!

《敢於嘗試的勇氣》插畫

從小到大,我們從來不缺少好奇心,缺少的是嘗試的勇氣。

本書無須解釋。

給他金山銀山,不如教他勇敢成長!

《我就是我》插畫

以前看《武林外傳》,呂秀才智鬥姬無命那一段,看得哈哈大笑,卻終歸是當做了笑話。後來才知道,“我是誰”這個問題是個非常著名的哲學問題,認識自己,是人們一生都在問,都在做的事。

這本書讀起來是有點繞的,真的跟呂秀才提問有的一拼了,需要慢慢消化。從別人對“我”的稱呼、看法,到我自己對事物的反應、認知,都有所描述。我們嬰兒到兒童,遇到的很多猶豫不決的事,都在書中有所體現。而上面這幅圖,讓我想起一個“畫楊桃”的故事。

給他金山銀山,不如教他勇敢成長!

老師把一個楊桃放在講桌上,讓大家照著畫,大家畫出來的,大多是楊桃的樣子,可是有個人卻畫了一個五角形出來,引得鬨堂大笑。可是坐在這個同學的位置上看講桌上的楊桃,它確確實實是五角形的。其他同學看到的楊桃,也一定不是完全相當的,卻只有這一個人敢畫與眾不同的“楊桃”。

給他金山銀山,不如教他勇敢成長!

《思考上帝的勇氣》插畫

中國人大多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但是這本書依然有閱讀的必要性。等到孩子開始拉幫結派、開始個人崇拜、開始追星,你就知道這本書的重要性了。

為了不讓孩子成為某某的“腦殘粉”,首先要讓他們明白,信仰並不是盲目的,並不是一黑俱黑、一白俱白的。

本書有青豆童書館出品,2016年新書。

強烈推薦給大家,如需購買,請去噹噹、亞馬遜、大V店等正規購書平臺。

愛童書,關注我;愛閱讀,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