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

桑太太

《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作者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南朝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最后隋朝结束了南朝。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大约在公元6世纪末。这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一共有七卷,二十篇。

颜之推,颜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先祖是春秋时期的颜回,孔门七十二贤颜的首贤,而颜之推是颜回的第三十五世孙。祖先追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历史上的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颜之推任散骑侍郎。公元554年,西魏破江陵,颜之推被俘虏,带到西魏。他为回到江南,乘黄河涨水,从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偷渡,经黄河砥柱山的天险,先逃奔到北齐。但南方陈朝代替了梁朝,颜之推南归的心愿没有达成,于是就留在了北齐,官至黄门侍郎。黄门侍郎是皇帝身边的近侍之臣。公元577年,北齐灭亡,颜值推进入北周。隋代周后,又在隋朝为官。颜之推一生,四朝为官,“三为亡国之人”,饱尝离乱之苦,深怀忐忑之虑,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活阅历。

《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颜之推并无赫赫之功,也未列显官之位,却因一部《颜氏家训》而享千秋盛名,由此可见其家训的影响深远。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这不仅表现在该书“质而明,详而要,平而不诡”的文章风格上,以及“兼论字画音训,并考正典故,品第文艺”的内容方面,而且还表现在该书“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的现世精神上。因此,历代学者对该书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纵观历史,颜氏子孙在操守与才学方面都有惊世表现,仅以唐朝而言,像注解《汉书》的颜师古,书法为世楷模、笼罩千年的颜真卿,凛然大节震烁千古、以身殉国的颜杲卿等人,都令人对颜家有不同凡响的深刻印象,更足证其祖所立家训之效用彰著。即使到了宋元两朝,颜氏族人也仍然入仕不断。

正由于颜之推“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他对南北社会风俗、政治得失、学风特点有透彻的了解。入隋以后,便本着“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的宗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全书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不少见解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它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颜之推以学问广博著称,《颜氏家训》自成书以来,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被作为家教范本,广为流布,经久不衰。正由于此,历代统治者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被后世广为征引,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可见《颜氏家训》影响之大。

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


萃辰天心书院

《颜氏家训》为颜之推于北齐时所撰。颜之推(531——591),字介,琅邪人,幼承家学而爱好文学,生长于南方梁朝。梁朝末年,西魏攻陷江陵,颜之推被俘。后逃至北齐,意欲由此返梁。因陈霸先代梁建陈,颜之推遂留于北齐。北齐灭亡后,颜之推又不得不归于北周。杨坚代周建隋后,颜之推由周入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