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为什么人称戴老板,戴笠的军衔是什么等级的?

可可

戴老板称呼从何而来?

我认为是这样的,戴笠曾被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神秘的人,在许多谍战片和战争片等影片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戴笠的身影。当时还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副局长,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军统”了。

特务叫他戴老板有两个原因吧!

第一个原因是下面的特务都叫他老板这样可以不容易发现是特务,容易被别人认为是商人!

第二个呢主要是这样的称呼避免了不必要的尴尬。

戴笠的军衔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军衔,军衔指的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军人的职务、军事素养和业务素养、资历贡献以及军兵种或勤务区分,授予军人的一种衔称。

那军衔有哪几个等级呢?

兵--士官--尉官--校官--将官--元帅

1945年,戴笠被任命为少将。

1946年,戴笠乘坐的飞机撞上了岱山,戴笠因此而身亡。

戴笠死后,被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可以说戴笠的等级应该是将官吧。


故事讲历史的小先森

军统中的人之所以称戴笠为戴老板,其实原因非常的简单,因为戴笠虽然是军统的真正掌权人物、是军统的一哥,但实际上戴笠到死也只是军统的副局长而已。


在成立特务处的时候,蒋介石破格提拔能力非常强的戴笠担任了特务处的处长,当时的戴笠就因为资历以及很多方面的问题处处受国民党中人挤兑、下绊子,以至于当时的戴笠委屈万分的想要找蒋介石辞职。

所以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成立军统部门的时候蒋介石就吸取了这个教训,他安排了在国民党内极有威望的高层担任了军统的局长,身份显赫却没有实权,戴笠虽然在身份上只是军统的副局长,但是军统的所有事务都是由他一个人决定掌管的。


这个时候,军统内部对戴笠的称呼就显得非常的微妙了,作为他们的顶头上司,作为当时中国最为神秘的人物,如果天天在称呼上称他为副局长的话,想必谁听着也不会高兴,更何况是戴笠这样的大人物了。

于是接下来戴老板这个称呼就应运而出了,老板这个称呼亲切而且非常适合戴笠这种曾经混迹江湖的人,最重要的是在很多时候老板这个称呼会避免很多麻烦,因为军统在很多时候要求保密,所以老板这个称号在很多场合可以避免一些麻烦。

所以这就是戴笠被称为戴老板的原因了,一个是因为称呼上的尴尬,一个是因为情报工作需要身份上的保密,所以老板这个称呼巧妙的解决了很多问题。

戴笠到死都只是少将军衔,直到死后才会蒋介石追授了中将军衔,但这并不意味着戴笠的实际权力只限于少将,按照戴笠在抗日战争中所立下的功劳其实是可以加授中将军衔的。

但是同样因为资历的问题戴笠才不得不在少将的军衔上踏步不动,蒋介石虽然独掌着国民党的大权,但很多时候国民党并不是他的一言堂,还在大陆的时候,国民党内的派系非常复杂,甚至因此蒋介石还有过两次下野的经历,所以他想提拔戴笠的军衔也是没有办法的。

在戴笠还是上校军衔的时候,他的手下就已经掌管着几个少将了,当军统成立之后戴笠升为了少将军衔,他手下的少将们更是多了起来,仅是分布在各地的军统一级站的站长就是由少将担任的,他们与戴笠的中间还有好几位军统实权派的距离,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戴笠有着少将的军衔却有着接近上将的权力。


所以说虽然在很多时候出现在我们眼中的戴笠是一个足以呼风唤雨的人物,但是他在派阀林立的国民政府中却因为资历的问题始终得不到太高的职位与军衔,戴笠的能力是无法否认的,在他的带领下军统走向了辉煌,成为了在抗日战争中令敌人胆寒的一把尖刀,无数的汉奸以及日寇首领为之胆寒,美国的媒体以及军队都对其赞叹有加,由此可见其厉害程度。


孤客生

文/炒米视角

说到戴笠这个人,我想到一个成语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的萧何便是蒋中正。

杜月笙曾经说过,自己就是蒋中正的“夜壶”。其实这是牢骚话,真正的“夜壶”是戴笠。戴笠原本叫戴春风,和蒋中正在做股票生意的时候就很早认识了。


然而戴笠一直走的是“江湖”路线,而且大本营就在浙江和上海,这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接触,但更多的是各奔前程。

蒋中正发迹后,其实千方百计想洗脱自己帮派的背景。但戴春风是非常崇拜蒋中正的,他也深知跟对“大哥”的重要性。所以戴春风就去黄埔军校去“洗身份”,改名戴笠。蒋中正说了一句“现在很多人入党考军校就是为了当官。”戴笠立马退学,并表示自己只愿做实事,不愿当官,并且终身未加入国民党。北伐进展不顺,戴笠立马亲身赴险,获取大量重要情报。


这些让蒋中正刮目相看。蒋中正希望一手抓军权,一手抓党务。戴笠等十三太保就秘密成立复兴社,强调“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加强蒋介石嫡系对军队军官的思想控制。

可以说戴笠真的很拼,很得蒋中正要领。急蒋中正所急,想蒋中正所想。蒋中正成立军统,他是实际负责人,但他坚决做情报系统里蒋介石的嫡系,而名誉却留给蒋介石死去结拜大哥的侄子;明知道自己的机要秘书毛人凤是蒋中正的人,不但没有不高兴,还每次在蒋面前夸毛人凤,说他比自己年轻,比自己更有前途;蒋中正被他结拜兄弟王亚樵威胁要暗杀,结果他暗杀了自己的结拜兄弟。戴笠一直到后来成立“军统”,对抗战也做了非常大的贡献。“军统”在戴笠的实际指挥下,慢慢坐大。到抗战胜利时,成为了一个巨无霸。


然而戴笠一生如此只做不说,结局却很耐人寻味。
飞机失事前,有这么几件事情,值得琢磨。一个是军统和中统已经水火不容,就差没撕破面子了;一个是戴笠想当中央委员;一个是戴笠哭诉如果老头子不要我了,我就去死;一个是毛人凤自以为在那段时间已经控制了军统核心部门。

所以,这才叫“夜壶”啊。那么这样的一个戴笠,在军统内部叫“戴老板”其实很合适。一来避免不是正职的尴尬(喊个局座,怕还以为喊 );二来“气质”和“套路”比较符合(都是走的江湖路线么);三来的“戴老板”可不是谁都能叫的。不是“内部”、不是“心腹”,乱叫是会有麻烦的。


炒米视角

生前是少将,死后是中将。


戴笠作为军统局的头子,他的地位一直都很特殊。身居如此重要的职位,但是一生都没有加入国民党。虽然都是叫军统局局长,但他只不过是个副局长。正局长是蒋介石,大权掌握在他手里面。



他其实更像是蒋介石的影子,专门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当时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严重,由于戴笠是江山人,军统局大部分特工都是出自江山。所以他们内部一般不称呼戴笠局长,更多的是交叫戴老板。一来可以掩人耳目,二来可以拉近的关系。

戴笠身居要职,他到底是什么军衔?戴笠作为国民党的将官,根据少将、中将、上将的划分,他是属于中将级别。但是他在乘飞机失事前还是少将,中将级别还是出事之后被追封的。


虽然一直只不过是少将军衔,但是国民党内部的上将可能都害怕他。 戴笠是一个官职“很低”,却拥有很大权力的人。因为军统局的特殊性,要求他的官职既不能很高,又要掌握别人的生杀大权。

关于戴笠这个人,历来的评判不一。有人说他是魔头,暗杀了太多的我党人士,但是他更多的还是对于国家的贡献。抗日战争期间太多的日伪汉奸死在他手上,并且曾经成功破译日本攻击珍珠岛的电码,受到了美国方面的重视。


戴笠一生都没有加入国民党,他效忠的是蒋介石而不是党。他从来不在乎自己的荣华富贵,只要能够跟着蒋介石就足够了。如果他真的想要权力与地位,凭借着他的威望,生前肯定可以晋级中将,关键是他不想。


史之策

戴笠被称为戴老板,而不是戴局长,是因为他一直就是军统局副局长。正局长是比他年深望重的蒋介石心腹。

这是蒋介石的策略,给特务权但不给名。戴掌实权但只是副局长,正局长另有其人但不管事。

所以戴称局长就有点尴尬了。

况且,特务工作首要的是秘密,称官衔是暴露自己身份,有时侯不利于工作。所以戴笠需要一个代号。

那么为什么叫老板呢?

这就和戴笠早年的经历有关了。

戴笠年龄很大才进入黄埔军校,因为之前他一直在混社会。尤其是在上海滩结识了杜月笙等人。这些青帮大佬的为人处事深刻影响了戴笠。日后军统的管理很大程度借鉴了帮会的方法。比如军统执行纪律就叫做"执行家法"。

因为,杜月笙、黄金荣这些人被称做杜老板、黄老板,自然戴笠也自称戴老板了。

戴笠生前最高军衔是少将,死后追晋为中将。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8日国民政府令:“陆军步兵上校孙立人、凌琦、戴笠、……晋任为陆军少将。此令。”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11日国民政府令:“故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戴笠,……应予明令褒扬,着追赠陆军中将,准照集团军总司令阵亡例公葬,并交部从优议恤,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史馆,用示政府笃念勋劳之至意。此令。”

照此命令来看,戴笠是在抗战即将胜利的1945年才晋升的少将,一年后的1946年即去世。

可是,无论是当时人回忆,还是现存照片,戴笠很早就佩戴了中将的军衔。这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看上面的命令,抗日名将孙立人是和戴笠一起晋升少将的。而在一年前的1944年5月孙立人已经是新一军军长。

更离谱的是,廖耀湘在1947年9月便是辖有两个军六个师的第九兵团司令官了,任新六军军长则是在1944年5月,但直到1948年9月22日才晋升少将。

难道他们曾经是上校军长、上校兵团司令官吗?

实际上为了避免将军泛滥,国民政府对军衔晋升有着严格的规定。有所谓“停年”的严格限制。所谓“停年”,就是某一军衔必须停留的年数,也就是最低任官年限。

按规定,各级停年为:

少尉升中尉一年半,中尉升上尉二年,上尉升少校四年,少校升中校三年,中校升上校三年,上校升少将四年,少将升中将三年,中将升上将用选升。

照此算起来,一名少尉要升到少将最快也要十七年半的时间。

然而在战争期间,这样的规定完全行不通,但是国民政府又机械的执行这套规定。

为此,在实际上就出现了"职务军衔"。

简单说,如果你升任了师长,而师长职务一般由少将担任,你就可以佩戴少将军衔。

这个军衔没由国民政府认证,只是为了方便实际上的使用。如果你卸任师长,也就不能再佩戴少将军衔了。

戴笠应该就是这种情况。

戴笠属黄埔六期,资历浅。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抗战胜利时,军统已经有十多万大小特务,武装军队几十万。从戴笠掌握部门规模来看,他完全可以佩戴中将军衔。

另外,军统特务很多都有公开的身份,有一些特务的公开身份已经是中将了。那么,做为领导,戴笠也必须戴中将军衔。

基于此,尽管戴笠实际并未晋升少将、中将,但他仍依据惯例,在生前就佩戴了中将"职务军衔"。


故纸汇

戴笠最早是市井混混,因得到大鳄杜月笙的赏识而发迹,后来进入黄埔六期,因早前结实蒋介石又是蒋介石的同乡,所以毕业后被老蒋安排在军统工作,如此杜月笙与戴笠可谓狼狈为奸,一个有钱一个掌权,据说二人曾行八拜之交大礼。也是在戴笠的极力引荐下,杜月笙有幸结识了蒋介石。后来杜月笙在蒋戴二人的扶持下,势力异常壮大。

不得不说抗战期间,杜月笙还协助戴笠做过不少有利国家民族的事情,比如利用自己的帮众与势力,协助戴笠开展惩治汉奸,抗敌救国等事业。戴笠的一生中还有一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他的同乡毛人凤,也就是他后来提拔的军统“二把手”,戴老板的称呼最早就是毛人凤先叫起来的。由于一开始蒋介石担心戴笠压不住别人的指责,便让有威望的人做傀儡,而戴笠做副职实则掌实权,为了在称呼上有所尊重,毛人凤便称呼戴笠为“戴老板”,想来自己曾今的确混迹过上海滩,所以对这个称呼也就默认了。



1946年3月17日,戴笠所乘专辑在南京岱山机毁人亡。对于戴笠章士钊曾说“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名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而我们伟大的总理周恩来也曾说过“戴笠之死,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就连蒋介石也曾发出“若雨农不死,不至失大陆”的悲鸣。对于戴笠的功过我们应该赏罚分明:功在抗战,罪在内战。


栋哥曰

说起戴笠其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国民党政权最有名的特工首脑,组建并长期主持国民政府军委会调查统计局工作,在抗日战争中,严厉打击、制裁了汪精卫、傅筱庵、张啸林等一大批敌伪分子,并与美国海军部联合成立了反法西斯情报合作机构中美合作所,在密电破译、气象资料搜集、心理作战、特工训练等方面表现不俗,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做出了贡献。

戴笠黄埔出身,此后一直追随蒋介石,曾任复兴社特务处处长。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陪都重庆组建军委会调查统计局,蒋介石侍从室主任贺耀祖担任第一任局长,戴笠以副局长身份主持日常工作。军统局在抗战期间扩展迅速,建立了庞大的分支体系,其正式注册人员就有45000人,这还不算忠义救国军、交通总队等武装特工部队。

按照惯例,军统单位和人员分秘密和公开两条线,以秘密指挥公开。所谓秘密单位就是军统局本部和派驻各地的区、站机构,这些单位和人员一般不会进行公开活动,秘密单位的特工虽然是军人,但很少穿军服,单位也不会悬挂标志和名称,这和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军统形象大相径庭;军统公开单位指的是由军统局控制和掌握的正式军政机关,一般有各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兵工署稽查处,财政部缉私署,各省市警察局,各行营、战区、"剿总”、长官公署、绥靖区及作战部队的情报处等等,这些单位的负责人一般由军统高层人员担任,军统局执行公开任务就由这些单位出面,这些机关也接受军统局的领导。

戴笠在军统内部威信极高,部下对其大都毕恭毕敬,鉴于军统所从事工作的秘密性质和戴笠在军统的家长地位,所以内部人员一般称呼为他为“戴老板”,很少叫“戴局长”。

对于戴笠的地位,很多人不太清楚,有的人甚至认为戴笠是见官大一级,是国民党内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这就大错特错了。有个读者曾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戴笠和何应钦谁官大?这位朋友肯定是电视剧看多了。

戴笠权力虽然不小,但在国民党内部资历很浅,地位也不高,套用今天的级别,顶多算个副部级,蒋介石之所以让贺耀祖兼任军统局长就是因为戴笠的资历还不够。

至于戴笠的军衔,很多人不清楚,其实他只是个陆军少将,还是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正式公布的。可能有人说不对,因为戴笠有身着陆军中将军服的照片。这就牵扯到国民党时期的职务军衔和叙任军衔,简单说,职务军衔是临时军衔,一般是军衔+职务,比如少将师长,是单位内部自封的,职务没了,军衔也就随之而去,军统局内的大部分军衔都是这种职务军衔;叙任军衔是国民政府公布的正式军衔,一般是兵种+军衔,比如陆军上将,这是终生的。戴笠的中将就是职务军衔,而陆军少将则是正式军衔,直到飞机失事去世后,才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


民国年间那些事

大家好,我是余雯雯,一个爱历史女生,我对中国的抗战非常有兴趣,我来说说我知道的吧,不足,不正确之处,还请大家给指正。

戴笠作为军统特务的头子,又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心腹,大家喊戴笠做戴老板可以说是一种固定的称号吧,简单的说就是军统内部对戴笠的昵称,不是官方的,当然也有拉近关系的意思,军统局的人叫戴笠为戴老板其实和国民党军官喊蒋介石为”老头子“一个意思。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根据《戴笠传》中所描述的,戴笠做事情果断独行,就像那些老板一样豪爽大气,于是那些军统特务们就给戴笠取上了一个绰号”戴老板“,据在军统局工作人员说,戴笠这个人很神气,说一不二,因此军统里的人都不叫他戴局长,而是叫他戴老板。

那么戴笠作为军统局的局长,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建立了军统局,铲除了大量的汉奸,戴笠从事特工和间谍工作,深的蒋介石的信任,那么戴笠的军衔是怎么样的呢?

军衔是军人的荣耀,也是标明军人军事地位的称号,1945年的时候,戴笠被任命为少将,在1946年,戴笠乘坐飞机撞上了岱山,戴笠也因此身亡,戴笠死后,被国名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戴笠的军衔就是陆军中将,在中华民国国军的军衔中,戴笠的军衔属于将官,将官中,又依次分为少将,中将,上将,所以戴笠的军衔还是蛮高的。

以上是我所了解的,这里也欢迎知道更多的人留言评论,我是余雯雯,一个爱历史的女生,欢迎大家的关注,谢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爱历史的雯雯

戴笠,浙江江山人,黄埔军校第六期,在蒋介石相识,并誓死效忠于蒋介石。但一生都没有加入国民党。生前的军衔是少将,在岱山坠机,国民党追为中将。



戴笠为什么称为戴老板呢!这就是一种称呼,没有任何的意义。可能大家私下叫着叫着,就都叫戴老板了。

戴笠,一手创办了军统局,任军统局的副局长,但是实际的掌权人。为国民党培养了一大批的特务和杀手。铲除了许多共产党人以及日本间谍,国民党内对蒋介石有敌意的人士。被蒋介石任命为少将。



戴笠是一个非常清廉的人,非常痛恨那些贪污腐败的人。在处理贪污这些问题上,便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被人在飞机上做了手脚。在岱山不幸坠机。国民党追命为中将。

戴笠一生从没有加入过国民党,他效忠的是蒋介石,而不是国民党。对于想要谋害蒋介石的人,即使是自己的朋友,也要杀死。对于忠于蒋介石的人,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女人送给他。


别人叫的大师

国民党中的大特务头子戴笠,本名戴春风,进入黄埔学习改名戴笠,原因是他很迷信,相信五行缺水,因笠之名,字雨农。因缘机巧,改了名倒也一顺大顺,终至青云,但死在飞机失事,一头扎进困雨沟中,倒应了因水而生,遇雨而死的五行之说。又有巧合的是,天生一幅马面,方颐大口,巧了,此人一生喜欢骑马,相书云,天生马相主大贵,曾化名马行健。以为全然附会。

且说戴笠属下皆呼为戴老板,原因有自。老板系昵称,属下鞍前马后追随其左右,经营了一个硕大的公司,明里暗里事业庞大,要人有人,要枪有枪,为蒋家立下不世之功,1949老蒋怆惶,感而有语,评定戴笠道,雨农不死,不至如此。可见戴深为蒋器重。情报机关事关重大,戴家店称为老板,实属自然。

致说军衔。准确的史料是,1945年3月晋升为少将,可是在史料之中却明明有其佩戴中将的照片,为什么?原来国民党有两套授衔系统,分别是国民政府和其军事委员会,国民政府称正式军衔,其军事委员会为临时军衔,又叫职务军衔。职务军衔随职务变动而发生改变,正式军衔则不同,比较固定。戴笠1945年3月的晋升为正式衔,此前的中将衔为职务衔,追认为中将也是国民政府所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