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肉配土,说几句大实话

既然是要说大实话,那就开门见山的说吧。

1

配土多肉图鉴里最没用的一段话

我们经常在多肉植物图鉴或者品种介绍里看到关于这种植物如何配土的文字,类似下面这样:

适合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建议配土方法:用泥炭土2份、河砂3份、煤渣土2份……

有的花友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就会问我,哪里去弄煤渣呀?河砂是不是就是沙子呢?

其实为每一种植物都写上一小段配土说明,实在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事实上在植物的原生地,生长着几百上千种不同科属的植物,但是这些植物却在相同的土质上生长得很好。

其实,只要把习性差异比较大的科属区别对待,就足够了。

2神马黄金比例配方都是扯淡的

网上经常有商家会吹嘘自己有多少年的配土秘方,配方里面多少多少种不同的植料,然后这些植料之间有什么黄金比例之类的东西……

我要说的实话是,这些说法都是瞎!扯!淡!

植物是活的生命,不仅每个植物个体之间会有差异,不同的环境下产生的差异更大。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有一个祖传的健康秘方,以后你就严格按照这个秘方每天吃多少粒米,喝多少滴水,睡几小时觉就能达到最健康的状态,你肯定不会相信的。那为什么你要相信某种土壤配比是最好的呢?

负责任的园艺师在提到土壤配方的时候,一般不会说配方的具体成分,而是会强调配好的土是什么性状。比如说吸水排水速度啦,土壤硬度啦,弹性啦等等的可感知的指标。我在呜莎花园成株颗粒土的说明书里也写过我的配土思路,介绍了不均匀颗粒是如何实现浇不死、干不透这个大目标的。

思路永远比具体的答案更有用。

3别跟我谈营养,你知道营养是啥吗?

单纯提到土壤营养,但却不说是什么营养的说法都是不负责任的。

我们说到土壤营养丰富的时候,常常是在说两个不同的概念。第一,我们可能说的是氮肥。第二,我们可能是在说其他的多种矿质元素。

对于肉肉来说,氮肥往往是成长速度的关键要素,而其他的矿质元素则是肉肉抗逆性培养的关键要素。而且,最关键的问题是,一般来说有机植料含氮量比较高,比如说腐叶土,而矿质植料含各类矿质元素比较多,比如轻石和火山岩。

而且更重要的是,土壤里的营养,不仅仅看绝对值的多少,更重要的是比例。如果土壤含氮量过高,就会导致肉肉生长速度过快,容易徒长。这时候,即使土壤里的矿质元素总量并不少,肉肉也没办法长得很结实和健康的。

4全颗粒?别闹了

全颗粒土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主意,从来就不是。纵观整个地球,你也找不到一个植物在全颗粒环境下生长良好的例子。地球上全颗粒的环境,多半都是不毛之地。

全颗粒土之所以会招人喜欢,就是因为它非常漂亮、干净。但是植物又没有眼睛,看不到这全颗粒土里面这些漂亮干净花花绿绿的“石头子”呀。

你可能被商家照片中生长在全颗粒土中的肉肉的发达根系迷住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那些漂亮的小白根是伸长的根尖,只有根毛抓不住土的时候,根尖才会拼命的伸长,造成根系繁荣的假象。

只有能够比较充分贴合住根系的土壤才适合植物生长。虽然坚强的肉肉在全颗粒土里确实是能够生长的,但全颗粒土比其他土壤更好这个逻辑实在是站不住脚的。

5爱粉化的赤玉土,才是好赤玉土

很多花友在执着的寻找更硬的赤玉土,她们希望赤玉土最好不要粉化才好。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儿,如果你讨厌粉化,为啥不去用麦饭石呢?为啥不去用火山岩呢?你用赤玉土到底要做什么?

赤玉土之所以好用,就是因为它是会粉化的东西。本身是颗粒,随着根系的生长不断粉化,贴合在根系上,让根毛能够抓住,吸收其中的矿质营养,这就是赤玉土最好的地方。

如果不想让赤玉土粉化,高温煅烧它就好啦,只要900度,赤玉土就会粘结成陶粒一样的硬东西,再也不会粉化了。

话说你为啥不去买陶粒直接种花呢?

6抓土还是板结?这可不一样

有的花友看见土壤被根系牢牢抓住,结成一个花盆形状的土块,就认为土壤板结了。

但有的时候土壤真的板结成一个花盆形状的土块儿了,却被认为是肉肉根系强大,抓土抓的牢。

其实,如果你用的是颗粒比例很高的土壤,板结这个问题是很少会发生的。反之,如果你用了那些泥炭比例超高的所谓营养土,反而常常会板结。

判断土壤是否真的板结的简单办法不是用眼睛看,而是浇水。当你浇水时,水分应该迅速被土壤吸入并且下渗。如果水分下渗速度很慢,能在土表形成明显的积水情况,那毫无疑问,土壤已经板结了,尽早换土吧。

7你用不了人家大棚自用的养植土

大棚里的肉肉常常很漂亮,这没错。但是从大棚里的肉肉状态好就推出大棚里用的土壤就是好土壤这就不对了。

导致肉肉漂亮的关键因素是阳光温差和湿度还有专业化的养植方法,并不是土壤。

相反,出于成本考虑,大棚的土壤常常因为成本需要而降低标准。

所以,所谓的大棚多年自用配土秘方很可能根本就不适合你家的环境。窗台肉和大棚肉的养法不会一样,所以也别追求用一样的土。除非,你的核心目标也是便宜。

关于多肉配土,说几句大实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