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錢買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叫藏家

花大钱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叫藏家


什麼是收藏家?不就是買東西很多的人嘛。有錢人都可以成為收藏家嗎?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簡單。有時候,大藏家會和冤大頭畫上等號。


如今的拍賣場上,劉益謙是公認的大手筆買家,他是收藏家嗎?埃斯肯納齊、張宗憲呢?事情似乎越來越複雜。


花大錢買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叫藏家

翻出劉越老師的一篇文章,寫於2016年,雖是舊文,但觀點和見解依然具有前瞻性和指導意義。


如今的劉老師很愜意,最新的微博顯示,他正帶領粉絲團在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看瓷器,讓人饞的流口水。


偶爾,劉越老師也會抽身放鬆一下,拍個抖音,跳跳舞......

花大錢買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叫藏家

微博截圖


劉老師的這篇文章,為我們專業分析了古董收藏圈的三類角色:玩家、行家和藏家。


讀後才明白,原來裡面有那麼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啊。尤其文末有關國寶幫的解讀,沒有偏激的觀點,溫和而鮮明,令人佩服。


廢話不多說了,下面正文開始——


花大錢買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叫藏家

著名古董經紀人埃斯肯納齊在香港蘇富比拍場

盜圖@大象項立平新浪微博


玩家是最先登場與最先出局的人。


就我的理解,成為一個玩家比成為一個藏家容易得多,因為條件更寬鬆,玩家大多以“玩”為旨,圖的是樂。


在上世紀90 年代早期的小型拍賣會上,我們的客戶中有不少是玩家,他們的身份各異,大多不是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他們只是比別人多一點閒錢和多一點對古玩的興趣。


他們今天買明天也可以賣,高興就買,不高興就賣,但如果是心頭好給再多錢也不賣。


這就是玩家,不強求系統收藏。在那個信息不對稱的時代,玩家們如魚得水,買得容易,賣得開心 。


花大錢買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叫藏家

張宗憲新書發佈會現場


2003 年之後,隨著藝術品市場的高速增長,更多的人投身進來,購買古玩需要更多資金和更多精力的專注投入,不夠專業和專心的玩家隊伍,缺乏持續競爭力,被逐漸邊緣化了,此時成為了行家的天下 。


2003 年至2011 年這八年,古玩價格的不斷飛漲和海外淘寶市場的全方位開拓,給了古玩商們迅速發展做大的機會,同時這也是拍賣業、畫廊業野蠻生長的年代。


那時候好東西出來得多,國人在世界各地尋寶,掀起了文物迴流的大潮。行業裡資金和貨品週轉快,今天回想起來,當時不少精品的價格,遠沒達到它該有的位置。


真正的好東西,一旦鑽進收藏家的保險櫃,就不知何時才能再進入市場了。


在2009年後,宏觀經濟變化,藝術品市場的泡沫不斷累積,同時金融資本大規模進入。很多當時進入的藝術基金,在今天看來,進入的時機和運作的方式是不合適的,只是當時人們投資或投機熱情的高漲,使市場早已忽視了這些風險 。


2012 年之後,隨著經濟下行,市場進入調整期,古董行業也在進行自我調整。行家中很多人資金週轉不動,或嚴重虧損,前些年囫圇吞下的錢,一部分又吐了出來。


有些行家逐漸淡出了,有些仍活躍著,但對市場的影響力在逐漸減小。


花大錢買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叫藏家

拍賣界大佬董國強與收藏界大佬劉益謙

圖片來源網絡


此時的藝術品市場,基本被重量級的大藏家和頂尖拍賣行主導,逐漸成為私人美術館或企業收藏的頂級藏家、還有“發燒友”級別的專攻某一領域的專項藏家的天下。


如今要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藏家,有著近乎苛刻的條件。


不僅要喜歡,而且要相當有錢,每年沒有幾個億的現金流那就是“浮雲”。


關鍵還要建立成體系的收藏,買完後要能留得住,一點點攢。


有時不見得多喜歡,但為了湊上品種,或者為了美術館的藏品級別規劃,也會買。


為了等件大東西,有時會惦記好多年,真正等到了,未必拼爭得下來。


最關鍵還要遇對人,跟對朋友圈。很多想成為藏家的收藏愛好者,都犧牲在了收藏圈的邊緣 。


花大錢買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叫藏家

“國寶幫”們在我們看來,可能是遇錯了人,進錯了圈子。但相比之下,他們的朋友圈,其人數、勢力甚至資金,都可能比我們的圈子更為龐大。


但是,在信息通道已經全面打開的今天,他們的日子應該也沒有那麼好過了,假文物的任何一次醜陋出鏡,都可能引發公眾媒體事件,遭到有正義感的文物工作者和收藏者的揭露和圍攻。


但我也會思考,過多過頻的負面報道,對於這個行業的傷害程度,會不會使更多圍觀者望而卻步,使新人失去方向 。


現在很少有被撿漏的機會,精品的價格還在不斷上漲,這是我們行家圈子的共識。正因為如此,我們雖然苦、雖然難,但始終抱有信心和樂趣 。


我在這個圈子裡已經十五年了,但我知道我的資歷還算淺,九十歲的張宗憲先生還在拍場舉牌,五六十歲的老行家們還有很多奔波在路上。


我只是中途停下來,短暫休息片刻,調整方向再出發。在這期間,寫了兩本書,建立了骨董時光微講堂,群友們通過分享收藏經驗,探尋更好的收藏方向。不懈努力的人只要方向正確,一定會有更大的成功 。


老樹哥哥曾贈我一畫,畫上題道:“應世無非進退,人間哪有坦途,簡淨存乎心裡,風雨亂在江湖。”我發了朋友圈後,好友創新兄評道:“應世進退求自如,人間何處無坦途?簡淨常放在心裡,管他風雨亂江湖。 ”


這也是我想說的話吧。


花大錢買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叫藏家

劉越:著名瓷器鑑定專家、作家。曾任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陶瓷部總經理,出版有暢銷小說集《骨董時光》和《龍缸》,以及在多家媒體和雜誌開設專欄,發表陶瓷類研究文章。


有彩蛋:

天工開物—初夏底價回饋專場

正在進行中......

等你!

近期熱文鏈接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花大钱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叫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