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在經歷北美首映風評不佳的小鬱悶之後,李安帶著《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來到中國內地,於今日正式公映,由於中國出品方博納的支持助陣和120幀影廳的體驗升級,李安此次的宣傳陣仗比上一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大。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橫貫東西方文化獲得成功的李安,也迎來了相當高級別的待遇,國內大導演都以與他同檔期為榮。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而回到電影本身,在觀看了4K、3D、120幀全格式版本後,我可以確定,作為當世最令人放心的華人導演之一,李安這部新作仍然可以輕鬆進入“年度十佳”電影考量。

之所以在北美評論受挫,猜測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因為120幀新技術自然而然地帶來了人們對大場面的心理預期,畢竟李安的上一部是同樣技術出眾的《少年派》,但《比利林恩》的大場面鏡頭卻很少,這與李安的創作構想有關,這造成了部分觀眾

感官層面的失落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少年派》的成功與其美輪美奐的特效鏡頭分不開

另一個原因來自戰爭主題,淺顯地來看,李安並沒有給出相當明確的立場指涉,在戰與不戰之間站隊,這讓美國主流價值觀很難摸到痛點,造成了心理層面的失落

實際上,與《少年派》內核一致,也與李安過去電影內核一致的是,這是一部細膩關注內心的具有多重解讀空間的作品,李安的精髓永遠是向內進攻。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內容篇:外界的預設解剖和內部的自我體驗】

1、內心的所思所想與外界的強加賦予

林恩從出場開始,就被有意呈現得與眾不同,他憂鬱的藍眼睛時時訴說著他內心的糾結和痛苦,從這一點來說,其他的B班士兵則只是襯托他的背景,只是代表著人們眼中,一些士兵理應擁有的樣子。

林恩內心清楚,他最初當兵非自己所願,只是因為他一時氣急懲罰姐夫釀成苦果,被主戰派的父親送上了戰場。姐姐的意外,父權的壓迫,林恩入伍源於雙重的人性悲劇。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近年來暮光女在表演上比較均衡的一次,一看就是有李安的調整

姐姐出於愧疚和愛,希望弟弟遠離戰場;以班長為代表的B班眾人則認為林恩屬於戰場;一見鍾情的姑娘更是因為他所謂的英勇而回應了他。

而真實的內心卻掌握在林恩自己手裡。他只是一個自卑害羞、親情失落、愛慾難解的普通男孩。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中場秀上,林恩站在指定位置,接受煙花、歌舞與掌聲,這一刻的他魂飛天外,近乎失去了自我。“外界賦予”的燦爛同時達到頂峰。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2、戰場的本來面目與民眾的英雄定義

林恩等B班士兵從戰場歸來,被視為英雄。其實他們因各種卑微的原因入伍,突然由地底被捧上天,心裡的不平衡油然而生。

在他們面前,民眾為他們歡呼,向他們致敬,然而民眾又真的都從心裡把他們當英雄嗎?或許一部分是的,他們認為這是國之榮耀,自己與有榮焉,另一部分則自作多情地分析著他們經歷的戰場生活,如拉拉隊女孩基於自己信仰的“意淫”,無聊庸眾基於媒體揣測的同性戀想象。而諸如球隊老闆那樣的上位者,則更是把他們赤裸裸地當成秀場的工具,帶著諷刺的眼光去審視他們的價值。

每個人都在對戰爭做出判斷,其實都是對他們自己人性的檢視。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於是不知不覺間,士兵們形成一種對外界的集體性敵意,因為戰爭讓他們只剩彼此,相互說著“I love you”.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而關於林恩與敵人的“貼身肉搏”,被媒體和民眾渲染成了不可多得的英雄事蹟,所有人都在替他想象殺人時的種種感受。只有林恩知道,那一刻是殘忍而又曖昧的親密時刻。他與敵人從空曠的戰場突然進入狹小的戰壕中,兩人緊緊貼在一起,只在一瞬,對方突然發出一聲輕柔的嘆息,靜止了片刻,血才緩緩滲出。

《色戒》裡,眾學生殘忍地殺死了漢奸,這令我們獵奇般地發現,殺死一個人其實非常難。這一次,李安又讓你看到,殺戮的發生是如此簡單,在真實的戰場上,你並沒有自控之力,也無法回答馬後炮式“殺人有什麼感受”的詢問。

3、好戰與反戰的選擇,只是一個哲學問題

一箇中庸的東方人不可能是好戰的,而一個陰柔的天枰座,卻又不可能單純地反戰。

李安旨在溫柔地一點點剝開戰場內外的矛盾,讓人們覺察喧囂又虛偽的社會意識,與複雜又單純的人心,有多大的矛盾差異。他讓你看到,戰爭既是荒誕殘酷,又是乾淨純粹的,秀場既是虛偽光鮮,又是積極必需的,主人公最終似乎選擇了戰爭,卻也圓滿完成了秀場的任務。

這,或許就讓那些想概括中心思想的評論家們,感到為難了吧。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某種程度上來說,《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是與《比利林恩》在創作意圖上最相近的一部李安作品。而巧合的是,兩部作品在西方評價都一般。

《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打著音樂節電影的旗號,但李安卻只是跟隨個體,小到一個家庭,小到幾個個人,從而在個體或者小集體行為的起起落落中,看到可讓人心中一動或者震撼的主題。從主人公的角度透視時代的變化,文化的衝突,乃至進行平凡家庭關係的梳理,從而找到未來的道路。

片中,與林恩相似,主人公埃利奧特內心逐步釋放出反叛情結。他是一個未出櫃的同性戀者,隱藏著想要徹底離開小家開拓自我的內心慾望,為了家庭,他與固執保守的母親的矛盾只能輕輕放下,在父母誤服大麻一同參與狂歡後,母親夢遊中懷抱多年來私藏的錢財睡著,露出比平日裡更為嚴重的守財奴本性,這一事件徹底堅定了他要離開的決心。對物質陳規的反諷,對精神衝突的勾勒,在李安慣於淡然的影像中呈現,令人叫絕。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形式篇:放大臉部細節與情緒性剪輯】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今年的戛納電影節上,“鮮肉導演”澤維爾·多蘭的《只是世界盡頭》拿下評審團大獎,與大師肯洛奇並肩,引發無數爭議。這部電影80%以上的鏡頭使用了大特寫,甚至鏡頭連續在大特寫之間切換,致力於讓觀眾離人臉更近,走近人物的情緒,卻對觀眾施加了一層壓迫感,與此同時影片展現的是一個家庭內部的爭吵,顯得十分聒噪,許多人無法投入,因此大罵這部電影。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而多蘭堅持認為,這是自己在美學表達上,完成度最高的作品。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非常意外而巧合,這種表達方式,被李安使用在《比利林恩》中。

更為大膽地是,李安利用高清晰度的3D影像,讓觀眾更為清晰地感知人臉上的細微表情和情緒,以走進人物。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李安說:“人有一種內在美,人的眼睛非常喜歡看自己的臉,3D最好拍的就是臉部,因為那是我們自己,看到皮膚的層次、氣色,就能感應到內在的感情、腦筋的思緒。演員只需要相信那些思緒,給你的呈現會非常豐富和可貴,因為他在感受而不是表演,我不希望用光影、妝容去遮住人的臉,因為人臉本身就有美感,這比很多大場面都好看。”

這一點,就是高清晰度對人物表達的作用,也就是《比利林恩》與新技術相互試煉磨合而出的效果。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從剪輯上來說,李安以B班士兵參加中場秀的整個過程為時間軸,通過林恩的內心活動帶出戰場的生活線索,戲劇張力的建立,來自內心與外界的對比。而情節上的鋪陳,卻並不是那麼環環相扣。這是因為他選擇的,是意識流的情緒性剪輯,最終達到的,是一種心理分析式的效果,還讓人隱隱覺察到一絲暗黑可怖。

這是在過去《色戒》《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少年派》等電影裡都存在的觀感。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一個簡單的例子,林恩在升國旗敬禮的時候淚流滿面,然而他的腦中卻在做著剛剛認識不久的女孩騎在自己身上的白日夢。

許多人不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哭,似乎總要分析個因為所以出來。這時候你需要動用的是你感性的腦筋。外界將他們視為國家象徵(升旗敬禮的意象表現),而林恩的內心只求與女孩一夕盡歡。

但上一個場景,卻與這一切都沒有關係。整部影片僅僅只是按照時間進程加添意識訊息而已。

這種心理分析式的情緒性剪輯需要觀眾的投入,賈樟柯在談到本片情感表達時,用了一個詞,叫“粘稠”,在此深深佩服科長的文字能力。觀影過程中,尤其到後半程,這種“粘稠”逐漸讓投入電影的我們淚流滿面,而不知其所以然。

實際上,情緒性剪輯的手法並非出格,近年來戛納系傳記片也有頗多這樣的作品,如貝特朗·波尼洛的競賽片《聖羅蘭傳》,重氣氛,輕敘事,更多以氣氛塑造人物。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今年戛納“一種關注”單元的《舞女》,亦是將情緒性剪輯和邏輯性剪輯處理到了一起,達到平衡。所以該片的受眾,會比《聖羅蘭傳》更多。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2012年戛納最佳導演獎獲獎影片《柳暗花明》達到了情緒式剪輯的某種極致,它的每場戲前後剪輯都毫無任何邏輯可言,已經趨向表現主義。但它通過情緒的鋪陳,令人感知到群體人性之間的矛盾對立。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電影的形態多種多樣,更多元、更具包容性的觀眾,才能享受到更多不同電影的審美樂趣。

【延展探究:李安還埋藏了多少梗?】

對電影的自我解構

片中一個重要的情節線,是電影經紀人在對B班士兵的陪伴過程中,一直強調想把他們的故事拍成電影,並且做出了努力,但最終因價錢問題,林恩和班長都決定放棄。在拒絕老闆的過程裡,林恩在全片現在時情節中,首度出現了主動的作為。

此後,電影經紀人戲稱這段應該是影片的高潮。

我們可以看到李安故意在這裡露出“馬腳”。全片同為改編之作,他似乎在暗示——電影原來是這麼製造出來的。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首先是來自電影經紀人的習慣性誇張描述,這說明電影選材之隨機,之後是所謂希拉里·斯萬克的女扮男裝加盟,更增添了基於現實形象的荒誕,再接下來是拉投資的不易,還拿“去中國融資”開了一個玩笑,結果是電影拍不成了,老闆對題材沒有誠意,原型也不願意出賣自己。

李安自然是利用這段情節嘲諷了美國電影行業的僵化,同時也直接告訴你本片高潮就在林恩拒絕的瞬間,作為一種映射,他並沒有按照好萊塢類型片劇本的模式來創作。這是他的用心,也是他的野心。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對信仰依舊迷茫

《少年派》中,李安讓主人公在印度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中展開選擇,實際上也伴隨著李安自己對信仰的思考。到了《比利林恩》中,李安再度融入對宗教的描繪,絕不是一種巧合,是他延續性的迷茫和紓解。

林恩在戰場的心靈導師、“蘑菇”上士告訴他,一切都是因果報應、命中註定。而恰好這位上士在戰場上死去了,林恩搭救他的那一刻,上士的靈魂彷彿穿過了林恩的身體,接著,林恩完成了一次令他終身難忘的近身殺戮。至此,上士成為他腦海中的毗溼奴,時時想要召喚他回到戰場,繼續尋找他信仰的可能性。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有趣的是,他差點放棄戰場的唯一原因,是一個基督徒女孩。

兩人的首次親密對話,就頗有傳教的意味,女孩滔滔不絕,用自己對上帝的理解與林恩交流。林恩認為自己與她心有靈犀,信仰開始搖擺不定。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不過毗溼奴還是很強大的。“心有靈犀”與“靈魂穿過身體”的力量,還是有差距。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悲劇在繼續,選擇從何而來?

林恩憂鬱的藍眼睛滿含淚光,他最終從心出發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悲劇如生活般繼續,絢爛像煙花般永存。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每個出場人物都有自己的原則,都是可以解釋為“正確”的。

最可怕的是,你做出了看似正確的選擇,而你並不真正知道什麼是正確,你僅僅只是在摸索正確,你的選擇只是因為種種複雜的元素交織而成的,比如不捨戰友的情誼,比如對家庭關係的畏懼,比如對退伍後生活的不自信,比如對信仰繼續探究的空間……於是相比之下,他做了這個選擇,說不上是不得已,但又充滿了自我強加的屬性。

《琅琊榜》的結尾,梅長蘇選擇離開愛人知己,回到戰場做回林殊,他做的就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當然,在《琅琊榜》這樣中國式的悲劇英雄故事裡,他的選擇是篤定而富有意義的,如果他做出的選擇是放下國事,寄情山水,在友情愛情相伴下,沒準可以多活幾年,但是這樣,就不是梅長蘇了。

不完全詳解《比利·林恩》:老美被李安涮了一把!你能看透多少?

在更貼近現實的《比利林恩》中,西方小人物林恩被推進戰事,收穫情誼又失去導師,戰場成為他難以擺脫的夢魘,但脫離戰場他卻發現自己無法自處,最終他選擇回到這個夢魘中,並不是他的出路,而是生活中悲劇的延續,他看起來“應該”聽姐姐的話退役,但如果這樣,就不是平凡而脆弱的我們了。

在當下的社會中,人都在進行一種自我交戰。每個人都可以從《比利林恩》中獲取與自己相關的不同結論。

悲劇有時沒有給我們出路,但是我們從中領悟到的,可能就是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