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快把黄庭坚逐出苏门!


1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苏东坡拿一支新开的狼毫,点点戳戳,写下《寒食诗二首》。

此时正值暮春,午后的阳光洒进雪堂西窗,苏东坡感觉有些小倦,在竹椅上伸了个懒腰,吩咐12岁的次子苏过:“过儿,今晚几位长辈要过来喝酒、摆龙门阵,爹眯一会儿,客人来时,你先招呼。”

东坡先生,快把黄庭坚逐出苏门!

苏东坡行书《寒食诗帖》

2

在黄州这几年,苏东坡结交了几位新朋友。

最熟的要算隔壁二伯了,他比苏东坡小一岁,本是山东人,祖上逃荒到此,开垦了几亩地,世代务农。姓氏已经不可考了,因为他的主业是种田,我们姑且叫他老田。

家住二里外的渔夫,隔三差五也来串门,每次来,总要拎两条活蹦乱跳的鲈鱼,我们叫他老卢。

老卢每次单独来,老田随后必到,老卢很纳闷,老田说:“奇啥怪咧,俺是闻着腥味来滴!”

苏东坡的脾气,是不怕热闹。

因此凡有聚会,老卢老田还会喊上一位和尚,这和尚在三里外的寺院当主持,他身材胖大,能文善武,在苏东坡到来之前,他是老田和老卢的绝对偶像,俗姓欧阳,法号普通。老田还给和尚起了个外号:铜金刚铁罗汉磨成大力佛……

苏东坡所说的几位长辈,就是老田,老卢,还有欧阳大和尚。

东坡先生,快把黄庭坚逐出苏门!

苏东过手札《归安丘园帖》

3

“苏团,苏团!”

老田的大嗓门,惊醒了苏东坡的白日梦。

苏东坡现在的职务是黄州团练副使,被老田尊称为苏团。一开始,苏东坡还反对,但老田不肯改口,就只好听之任之了。

老卢照例拎了两条鲈鱼,欧阳和尚紧随其后。

苏东坡招呼大家围坐桌旁。待上了酒菜,苏东坡端起酒杯:“多谢几位赏光寒舍,干杯,走起。”

小酒下肚,老卢问:“苏团,今儿个给咱讲点啥呢?”

这是聚会的习惯,老卢老田虽然没文化,但对知识特别渴望,欧阳和尚崇拜东坡,也想跟他学东西,所以每次小聚,苏东坡要么讲讲诗词,要么谈谈典故,大家喝得晕晕乎乎,听得不亦乐乎。

苏东坡指了指墙上的新写的寒食诗:“今天,说说书法噻。”

东坡先生,快把黄庭坚逐出苏门!

黄庭坚行楷《松风阁诗》局部

4

这是欧阳大和尚最喜欢的话题。

他时常以欧阳询后人自居,平时抄经,写很规矩的欧楷。

老田是大字不识,不过他热衷鉴赏评论,这次,第一个开口的还是他。他站起身,背着手,在《寒食帖》前走了两遭,回身瞅着苏东坡,幽幽地说:“苏团,俺可觉得你这字跟以前不大一样哎。”

这话有点意外。苏东坡刚夹到嘴里的猪耳朵险些掉下来:“格老子,你啷个看出来滴?”

老田来劲了:“你看你看,你这些字,个个都像石头压扁的田鸡。俺爱吃辣子田鸡!”

欧阳大和尚立刻瞥了他一眼:“阿弥陀佛,出息。”

苏东坡被老田搞得哭笑不得,他摆了摆手,叫苏过拿来一张草书信札,问老田:“你看这个字,像啥子?”

老田一看,眼睛瞪得溜圆:“这字像树梢上挂着的死蛇!口味蛇,俺也爱吃!”

欧阳大和尚又瞥了他一眼:“阿弥陀佛,真有出息。”

东坡先生,快把黄庭坚逐出苏门!

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帖》局部

5

苏东坡得意地说:“这是我的学生,黄庭坚。”

老田忽然变了脸色,他狠狠地夹起一块东坡肉,塞到嘴里,嚼都不嚼,咕噜一声咽下去,伸直了脖子说:“你这学生,怕要成你的敌人哩。”

苏东坡、老卢、欧阳一齐伸直了脖子:“此话怎讲?”

老田说:“你写你的,他写他的,还要你这个师父干啥哩?!”

苏东坡笑了。他告诉老田,这是书法,书法就要百花齐放,老师教学生,也不一定要学自己、像自己,真正好的老师,教出的学生都是不一样的。

这些话,怎么能说服老田。

“俺说苏团啊,你这个人就是忒老实。”老田开始了他的高论:“你的这个学生啊,他可有野心。你看你写得像田鸡,他写得像蛇,俺们种田的都知道,蛇是田鸡的天敌,你这学生,他是存心要吃你哩!”

老田说得起劲,又喊苏过:“小过子,你过来!你拿你的字过来!”

老田拿着苏过的书法日课,在三个人眼前晃了一晃:“瞧见没瞧见没,这才是儿子,亲儿子!跟爹写得一模一样,这叫守本分,不忘本!儿子要写那乱七八糟的,对得起爹吗!学生要写那乱七八糟的,对得起师父吗!”

老卢这时接了一句:“书法咱不懂,反正我带出来的徒弟,我叫他钓鱼,他就不敢钓王八!”

欧阳和尚也附和:“阿弥陀佛,洒家带出来的小沙弥,也不敢念无量天尊!”

老田举起酒杯,憋红了脸:“王八天尊咱不管,苏团,俺要是你,就跟这姓黄的小子断绝师徒关系,逐出苏门!俺姓田的眼里可不揉沙子,跟我斗,小样儿,不弄死你……”

东坡先生,快把黄庭坚逐出苏门!

苏过手札

6

围绕着把黄庭坚逐出苏门的话题,几个人边喝边嚷,吵到半夜方休。

苏东坡喝得大醉。

原本酒量就小,被老田他们敬了一通,又多喝了几杯。

今夜无诗,大醉后,他和衣而卧,在蛙声一片里,美美睡了一觉。

醒来已是午后了,惠风和畅,阳光灿烂。苏东坡让苏过把竹椅和方桌搬到院子里,他斜靠竹椅,敞开衣襟,让肚皮晒着日光浴。

他眯缝着眼睛,思绪万千。圣贤文章,寻常人事,乃至昨晚激烈的讨论,都时不时冒出来。他叫住过往的家人:“你们说,我这肚里装的啥子?”

有的说,诗词文章。

有的说,江山社稷。

苏东坡连连摇头。

这时朝云端来碗醪糟汤圆,轻轻放在方桌上:“我看呐,你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苏东坡哈哈大笑。

他更想念黄庭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