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逃跑留下了太子,大臣說:太子在我這!卻因此救了太子一命

西周末年是一個各種社會矛盾激化的年代,舊貴族與新貴族之間的矛盾,平民與貴族之間的矛盾,奴隸與奴隸主之間的矛盾,“裡應外合”之下統治者的政權早已搖搖欲墜,偏偏又遇到一位“自私”的君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厲王可以說是將這句話使用的最成功的一位君王。

君王逃跑留下了太子,大臣說:太子在我這!卻因此救了太子一命

周厲王是西周第十位君主,也是倒數第三位,他的父親周夷王似乎遭到了什麼詛咒,身體一直不好,百病纏身,也許是這個原因使他對周厲王缺乏管教,人都有好壞兩面,周厲王顯然壞的那面居多,更多的是表現在貪婪自私的方面,主觀思想大過一切。

貪婪的人總是奉行一個標準:“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像周厲王這種“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心中一旦有了貪婪,遭殃的肯定是別人,更何況這個君主身邊還有一位不務正業的寵臣。

君王逃跑留下了太子,大臣說:太子在我這!卻因此救了太子一命

榮夷公便是這個不務正業的寵臣,之所以說他不務正業是因為他放著自己的諸侯國不管,整天和周厲王廝混,兩人可以說是臭味相投,相比於周厲王,榮夷公顯然花花腸子更多,作為一名寵臣,當然要學會對君主投其所好。

“大王,天下都是您的土地,那土地上的東西也該是您的,我聽說山林中的物產豐富,裡面動物賊多,不過時常有刁民去山中打獵,您說這不是在“偷”您的東西嗎?”話雖不是原話,卻是這麼個理,榮夷公大致就是那麼個意思。

周厲王眉頭一挑,也不點破,問道:“哦?竟然有這種事?愛卿的意思是......”

榮夷公早就想好了說辭,道:“我看應當昭告天下,就說山林中的物資動物都歸您所有,若有人擅自違規打獵,理應嚴懲!”

君王逃跑留下了太子,大臣說:太子在我這!卻因此救了太子一命

榮夷公的話正中周厲王下懷,不多久便付諸實施,百姓本來就吃不飽,竟然連打獵都不讓打,簡直是不給活路,更可惡的是周厲王還專門派人監管,若有私自“打獵”的人全部抓到一塊殺死,自此民怨載道,周厲王終自嘗苦果。

公元前841年,忍無可忍的民眾終於拿起了手中的鋤頭,發動了起義,史書上稱為“國人暴動”,周厲王簡直就是紙糊的老虎,不堪一擊,倉皇逃到了“彘”,也就是今天的山西一帶,從此再沒回來過。

周厲王是拍拍屁股跑了,卻把太子姬靜給坑慘了,太子沒有跟上大部隊,只能藏在大臣召公的家中,召公此人頗有才德,曾經勸諫周厲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可惜周厲王就是不聽,否則也不會落到這個下場。

君王逃跑留下了太子,大臣說:太子在我這!卻因此救了太子一命

憤怒的民眾得到消息將召公家團團圍住,要求召公將太子交出來,老子抓不到,抓了小子也能解解氣,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召公此人在民眾中還是有些威望,最起碼沒有衝進去強人。

召公非常無奈,頓時陷入兩難的境地,如果不知道這段歷史定然不知道召公是如何解決的,他既要給民眾一個交代,又不能出賣自己的少主子。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他親口承認了太子就在他的家中,並且將“太子”交了出去,不過此太子非彼太子,而是他的親生兒子!他竟將自己的兒子冒充太子交給民眾給殺了!

君王逃跑留下了太子,大臣說:太子在我這!卻因此救了太子一命

這出“鬧劇”最終的受害者變成了召公的兒子,而他的兒子似乎跟這件事沒有任何關係,純屬躺槍,而罪魁禍首周厲王仍在彘地享受生活,國不可一日無君,在周厲王逃亡期間由周公和召公一同執政,直到周厲王在彘地而亡,太子姬靜才繼承王位,這才緩和了國家中的矛盾,創造了“宣王中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