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如果美國沒有發明原子彈,這款炮彈就1.7噸的神器將炸爛日

說到二戰中用炮兵用的最成熟的國家,對軍史稍有了解的人都會說是蘇聯。蘇聯在後期的對德作戰中可謂是把大炮兵主義發揮到了極致,打柏林的四萬門火炮已經被說爛了,我們舉一個其它例子。在解放白俄羅斯的“巴格拉季昂”行動期間,蘇軍在整個戰線上的火炮密度達到了每公里70門以上,這種炮兵火力對於當面德軍來說除了用“噩夢”一詞之外,恐怕也找不到什麼別的好形容詞了。按理來說,蘇聯對炮兵如此鍾愛,它們的火炮口徑一定大的驚人吧?然而事實是,他們的死對頭造出了口徑達到800毫米的“古斯塔夫”列車炮,他們後來的死對頭美國人同樣生產了一門逆天的火炮。

二戰如果美國沒有發明原子彈,這款炮彈就1.7噸的神器將炸爛日

(操縱ML-20型火炮的蘇軍炮兵)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正式開闢了西歐第二戰場。面對德國人在德法邊境的齊格非防線盟軍相當頭疼,這條號稱“鐵牆”的防線由無數塹壕鐵絲網和鋼筋混凝土工事組成,肯定會給盟軍帶來大麻煩,於是美國人開發了很多逆天裝備來對付它,除了有名的T95重型突擊坦克之外,還有一種專門用來炸混凝土工事的巨型迫擊炮,他就是口徑達到914毫米的“利托爾.戈維特”迫擊炮,它還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小戴維”。

二戰如果美國沒有發明原子彈,這款炮彈就1.7噸的神器將炸爛日

(小戴維1944生產完成時狀態)

我們先來看一看小戴維的技術數據,這門迫擊炮僅底盤面積就接近15平方米,此外為了緩解其開火時強大的衝擊力,它的底盤厚度達到了三米之多。該炮戰鬥全重137.8噸,每發混凝土破壞彈的重量高達1.7噸!作為一門迫擊炮,其射程竟然達到了8.7公里。

二戰如果美國沒有發明原子彈,這款炮彈就1.7噸的神器將炸爛日

(1945年7月6日在阿伯丁試驗場拍攝的小戴維)

1944年5月,美國陸軍軍械部與軍工廠正式簽署了研製“可以摧毀德國人混凝土工事”迫擊炮的合同書。然而由於戰事進展實在是太快,在這門火炮研發工作尚未完成時盟軍已經對齊格非防線展開了狂轟濫炸。直到1944年10月29日,該炮才在組裝完成狀態下被運往美國著名的兵器試驗基地——阿伯丁試驗場。兩天之後的10月31日,該炮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實彈射擊,測試結果震撼了所有人,它的914毫米迫擊炮彈足足可以炸爛9米厚的混挺土牆!

二戰如果美國沒有發明原子彈,這款炮彈就1.7噸的神器將炸爛日

(如今鏽跡斑斑的小戴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