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黑飞”隐患重重,如何治理?疏堵结合治理或是正解

近年来,民用无人机产业迅速发展,各项成本大幅降低,使得消费级无人机加快普及,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生活中的“新宠”。同时,工业级无人机的崛起,也让更多的无人机飞上天空,为许多领域带来了便利与变革。

无人机“黑飞”隐患重重

虽然无人机表现优异,又有种种利好,但是在保有量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其对公共安全的影响也更为深入。无人机“黑飞”导致的扰航、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有些不法分子还利用无人机进行非法活动,这些都造成了巨大的社会隐患。

2018年2月份,中部战区联合河北警方共同处置了一起造成巨大损失的无人机“黑飞”事件。事件中,4名不具备无人机操作资质的企业员工在没有申请空域的情况下,私自放飞无人机进行航空测绘,严重影响了民航航班正常飞行。据悉,这四人已经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将接受法律的制裁。

日前,又发生了一起无人机坠落伤人事件。5月9日下午,在北京通州区,一名14岁外籍男孩操纵的无人机突然坠落,砸伤了一个1岁多男童的面部。目前,警方已经找到了当时控制无人机的外籍男孩。

实际上,无人机“黑飞”的高潮期是2017年。去年在我国西南地区,多个机场频繁遭受无人机扰航影响,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民航局与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举措,加强无人机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无人机“黑飞”隐患重重,如何治理?疏堵结合治理或是正解

无人机监管政策接连出台

由于无人机“黑飞”事件频发,造成了巨大损失和恶劣影响,国家监管部门以及各地政府纷纷接力出台监管政策,各地机场也陆续公布“机场净空保护区”,规范机场附近空域的管理,防范无人机扰航。

在国家层面,2017年5月16日,民航局下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我国境内最大起飞重量为250克及以上的民用无人机拥有者必须按规定实名登记。

此后,《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2018年年初,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起草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另外,地方政府也发布了一系列无人机管理规定,并通过公安部门强化无人机“黑飞”打击力度。但是,在严厉监管与严格执法的情况下,无人机“黑飞”的情况却始终难以完全断绝。

为何“黑飞”难禁?

目前,市场上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主要是消费级无人机。如大疆等企业生产的无人机基本都设置了电子围栏,对无人机飞行范围作出技术限制。特别是2017年以来,电子围栏几乎已经成为了正规厂家出产无人机的标配。

但是在销售过程中,有一些不良卖家受利益驱使,打起了破解电子围栏的注意。据了解,全国不少地方都有类似的情况,只要安装一个破解模块就能轻松破解无人机的禁飞区设置,导致无人机厂商从源头控制“黑飞”的努力大大打折。

业内人士对此分析称,无人机企业为产品设置的电子围栏是一道重要的“关卡”,能够在技术层面管控无人机“扰航”、“乱飞”等现象。但是对于一些黑客来说,破解无人机的电子围栏并非难事,法律对于这些行为的定性与约束都不够到位。要想进一步提升无人机监管成效,就必须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对非法破解、非法改装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此外,一些小型无人机或者航模由于走低端路线,成本低廉,并不会设置电子围栏,自身安全技术与机体质量也存在不足,更是处于难以管理的状态,而且隐患相对而言要更大一些。对于这一类无人机或航模的监管也不能忽视。

需注重疏堵结合

无人机“黑飞”之所以难以禁绝,一方面是由于使用者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商家非法提供破解服务,另一方面则是我国目前的无人机飞行空域不足、申请过程繁复且难度较大。当无地可飞、申请艰难,就免不了会有存在侥幸心理的无人机用户非法飞行。

因此,针对无人机日益普及、使用率不断升高的实际情况,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公共安全与无人机用户需求,合理规划禁飞区,适当开放部分空域,持续简化飞行申请程序,使得无人机用户能够有足够空域可飞,有合法许可可依。

当前,我国有些地方省市已经在积极探索低空空域开放,为无人机等航空器提供飞行场所。此外,还有一些地方通过建设无人机试飞基地、划定特定空域,来达到相同目的。同时,国家在立法过程中也预备简化无人机审批程序,例如微型无人机只要在禁飞区外飞行,就无需申请飞行计划。

随着无人机监管体系逐渐完善,对于无人机的监管将不再只是禁止与束缚,而是注重转向引导与疏通。无人机产业是21世纪最受瞩目的科技产业之一,凭借政策法规、技术创新的坚实支撑,我国无人机产业将有望在全球竞争中继续引领风骚,获得持续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