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漲價最凶猛的化工品“三共性”邏輯都在這兒了!僅以純鹼為例

在4月底以來的新一輪漲價潮中,化工品漲價,成為今年來比煤鋼有色漲價更加令市場關注的一個大板塊,最近,有機硅、TDI、甲醇、分散染料等產品都傳來漲價的消息。市場也非常買賬,建新股份、新安股份已然成妖……

總體來看,上述幾種化工產品漲價的核心邏輯基本都符合“環保限產+供給側改革”,部分再疊加需求回升的推動。隨著供給側改革、環保政策的影響,落後產能被淘汰,過剩產能也被抑制,甚至出現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最終,化工行業迎來拐點!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3大邏輯:

1. 產能嚴重受限。比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和“清廢行動2018”兩大專項行動正在進行的,督察組已經派往地方,產能肯定會受到限制。;此外,青島上合組織峰會即將召開,短期也會影響周邊化工企業產能。

2. 原油漲價。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明擺著對伊朗進行制裁。除了影響伊朗的石油、石化產品出口,周邊國家也有被影響的預期。

3、業績回升。去年石油化工行業的七個子領域,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增速非常迅猛;進入2018年,一季度7個子行業中,僅天然氣板塊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0.85%,其他領域表現依舊靚麗!

今年漲價最兇猛的化工品“三共性”邏輯都在這兒了!僅以純鹼為例

而從產品角度推到投資邏輯,很自然想到,某化工成品漲價該領域龍頭必然受益。畢竟,環保限產後,行業集中度已經很高了嘛!最受益的,肯定是龍頭企業。更何況,龍頭企業的環保配套設施健全!


尤其純鹼漲幅居前。5月17日,沙河地區重質純鹼到廠價再提50元/噸。

事實上,二季度以來,全國純鹼價格普遍上漲超過20%。而5月份漲價更進一步加速了。

其中,重質純鹼(華東高端)近一月漲幅高達12.00%,而輕質純鹼(華東高端)近一月漲幅也有9.33%。機構普遍認為,純鹼生產企業二季度高景氣度可期,有助於增厚相關上市公司2018年上半年業績。

純鹼持續漲價,主要基於三原因

分析指出,純鹼這波價格上漲,主要是產能短缺的延續,同時疊加需求復甦造成的。而各地集中檢修,以及環保限產等,則造成了短期內價格的“加速”上漲。

3月份以後,隨著取暖季結束,需求在回升。因此,檢修期結束後價格或仍將繼續上漲。

純鹼行業的事件驅動力主要有3個方面:

1、檢修導致供給減少;

2、下游需求復甦;

3、環保趨嚴。

尤其是青島上合峰會召開或使化工大省山東的化工品產量勢必有所約束;


受產能檢修影響,供不應求局面是長期性的

具體而言,首先在供給端:存量方面,檢修&需求增加致庫存驟降。此前純鹼庫存已經開始快速下降,2個月內由90萬噸的庫存高點下滑至當前30萬噸,庫存的加速下滑說明供需存在缺口,純鹼價格具備進一步上行基礎。

而進入3月以來,行業開始集中檢修。一方面是因為部分去年的檢修計劃推遲到今年,另一方面也受到春節之後各地的環保治理影響。這一輪密集檢修至少持續到六月份。

按照企業公佈的檢修計劃,3月份開工率86.6%,較前期高點下滑近10個百分點;

4月檢修涉及產能達890萬噸,佔總產能的29%,開工率有可能進一步下降。

而5-6月涉及檢修的產能仍達400萬噸產能。

預計到9月份,行業仍將持續處於檢修高峰期,這對於純鹼的供應短缺會造成較長期的影響,因此純鹼價格預計將持續上漲。

但增量方面,我國純鹼產能近五年沒有淨增量,未同來新增產能也樣有限。

受供給側改革影響,2014-2016年純鹼產能呈現負增長趨勢,2017年行業一直處於緊平衡狀態,而截至2018年上半年,國內無新增純鹼產能投產。從全年來看,2018年純鹼新增產能有限,全年預計投產的130萬噸產能左右,但目前僅江西晶昊20萬噸產能建成。

簡單來說,行業開工率基本已到上限,緊平衡狀態將長期持續。


其次,在需求端:下游浮法玻璃產量增加以及冬季限產的北方小化工企業陸續復產,對上游純鹼需求增加,需求剛性增加。

純鹼下游消費結構主要是玻璃,佔總需求的55%。2018年檢修的產線總共3條,將減少日熔量供給1200萬重量箱,低於市場預期;

而前期冷修復產的產線共計5條,將增加日熔量共1860萬重量箱,從而導致玻璃產能淨增加660萬重量箱,從而推動純鹼需求穩步向好。

此外,由於冷修成本較高,且在當前貨幣政策趨緊態勢下,玻璃廠商冷修成本進一步提升,從而導致玻璃產量較為剛性,推動純鹼需求較為剛性增加。

第三,環保態勢不斷升級,有望刺激純鹼價格大幅上漲。

自16年供給側改革實施以來,環保&安監嚴格執行已經成為常態,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大的背景下,環保&安監日益趨嚴。

總之,今年環保因素刺激可能帶來產品價格的進一步大幅上漲,一方面是長江水域治理(沿途較多企業);另一方面是青島將於2018年6月召開上合組織峰會,預計對山東周邊地區純鹼產能有所影響。


最後,把某公號整理的化工漲價龍頭一覽表羅列下,不代表我們的觀點,但可以作為參考,但不代表我們的觀點:

今年漲價最兇猛的化工品“三共性”邏輯都在這兒了!僅以純鹼為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