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出了一手“抖字”,为何仍能成为清末有名的书法家

他写出了一手“抖字”,为何仍能成为清末有名的书法家

相传,曾有位书法家,因为家族庞大,全家三十几口人的生存压力都落在了这位书法家身上,于是乎,有人对他说:卖字画要么官帽大,要么字要怪。

于是,他开始抖着写字,写出来的抖字如何呢,请看下图:

他写出了一手“抖字”,为何仍能成为清末有名的书法家

篆书临《散氏盘》

在整个清末的碑学书法家中,估计就属他的字写得最抖了。这位书法家是谁呢?

他就是张大千的师傅,近代美术教育家先驱者——李瑞清。

所谓的“抖,其实并非故意手脚乱颤写出来的,而是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的微妙平衡。李瑞清最擅长写篆书与魏碑,他将黄庭坚的行草风格,写得风生水起,行云流水。在碑帖的结合当中,他另辟新径,将书法中的每个字的书法线条呈现出来,完美地展示在众人面前。

他的“抖笔”,十分“干净”。写出来的抖字,新颖而又特色,也被众人所接受和热爱。

他写出了一手“抖字”,为何仍能成为清末有名的书法家

他写出了一手“抖字”,为何仍能成为清末有名的书法家

他写出了一手“抖字”,为何仍能成为清末有名的书法家

他写出了一手“抖字”,为何仍能成为清末有名的书法家

他写出了一手“抖字”,为何仍能成为清末有名的书法家

他写出了一手“抖字”,为何仍能成为清末有名的书法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