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戶低價拋售,補欄意願不強

當前,我國生豬養殖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生產佈局變化,養殖北移西進趨勢日益明顯。今年年初以來生豬價格出現明顯走低,為研判生豬生產情況,準確把握市場價格變化,3月下旬我中心組織部分盟市開展了全區生豬市場情況調查工作,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能繁母豬存欄下降。此次調查的烏蘭察布市察右後旗蒙星亨通農牧有限公司,年出欄量維持在5000頭左右,據企業負責人反映,與2月份相比,3月份育肥豬減少200多頭、能繁母豬減少30多頭。另從烏海市一個調查戶(規模養殖)瞭解到,該戶生豬存欄450頭左右,較2017年年下降18.19%,能繁母豬存欄60頭,為減少損失已經淘汰了20頭,較2017年下降25.00%。

(二)生豬收購價格下降,養殖收益下降。據各盟市上報的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1月初到春節銷售高峰,生豬出場價格不漲反而降。1月初生豬出場價從756.16元/50公斤降到3月中旬的585.00元/50公斤,累計降幅達29.26%。特別是3月份以來,受節後需求下降影響,生豬價格出現快速下降,2月底價格是694.83元/50公斤,到3月25日降至564.42元/斤,豬糧比價3月下旬已經跌到6.79:1,臨近盈虧平衡點。同時玉米價格也在不斷上漲,這也使得養殖戶的養殖收益進一步下降(詳見下表)。

养猪户低价抛售,补栏意愿不强

(三)豬肉零售價格下降。從終端市場來看,2016年6月份至2018年2月份,全區豬肉零售價格由15.10元/斤下降到12.01元/斤,累計降幅為20.46%。從調查情況反映看,與收購環節相比,終端消費環節價格波動相對滯後,養殖戶(企業)受生豬收購價格下降的影響更為明顯。

养猪户低价抛售,补栏意愿不强

(四)養殖戶低價拋售,補欄意願不強。此次調查瞭解到,因為生豬的生長週期較長,後期市場變化情況很難把握,盲目補欄後期風險較大,大部分養殖戶(企業)並沒有很明顯的補欄意願。據烏蘭察布市萬興肉業負責人介紹,受目前豬肉價格整體走低行情影響,養殖戶(企業)出欄意願更強,市場出貨也更快,但也有少數養殖戶(企業)打算趁低價入市,擴大養殖規模,待市場恢復時從中獲取利潤。

(五)中間流通環節受此輪降價影響不大。此次調查瞭解到,生豬調運、屠宰、上市等流通環節受此輪價格下降影響不大。以萬興肉業(屠宰企業)為例,該企業每頭生豬加工費為50元、頭蹄下水等輔料為40元,減去成本,每頭生豬屠宰加工收益為30元左右,與價格下降前基本一致。

二、影響因素

(一)供大於求是導致此次生豬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從2015年4月份開始,生豬價格經過低迷後進入了一個上漲週期,養殖收益進入一個長期且較高的收益期。至2016年7月份,整整經歷了15個月,生豬收購價格高達1070.17元/50公斤,豬糧比價高達15.10:1。這期間生豬出場價達到了歷史的最高,豬糧比也達到了歷史的最高,生豬養殖的收益持續增加,也出現了“豬肉價格淡季不降”的現象。

正是由於豬肉價格處於歷史高位,玉米價格處於低位,使得生豬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供需不平衡的狀態,也使得豬肉市場價格開始走低。2017年生豬收購價開始平穩回落,其價格在923.79—713.64元/50公斤之間徘徊,豬糧比在14.24:1—11.84:1之間運行,但生豬養殖的收益仍較高。

進入2018年,生豬養殖已經歷長達33個月的高收益期,受環保政策升級等因素的影響,大量散戶逐漸退出,規模化養殖佔比提高,一些大型養殖企業由於技術、成本控制等有明顯優勢,快速擴大養殖規模,使得今年生豬產能集中釋放,生豬供大於求的局面形成,價格也逐步進入低迷期。

养猪户低价抛售,补栏意愿不强

(二)飼料成本降低為豬價下行提供了空間。2017年,豆粕、麥麩等飼料價格繼續下跌,其中豆粕價格累計跌幅超過20%,玉米價格受種植面積調減影響略有上漲,但仍處於較低價位。飼料原料價格低位運行,在減輕養殖成本壓力的同時,也為豬價下行創造了條件和空間。

养猪户低价抛售,补栏意愿不强

(三)春節過後生豬集中出欄,市場供需不平衡加劇。春節過後需求偏弱,消費進入傳統淡季,即使受春節需求提振,生豬市場供大於求局面仍未改變,部分養殖戶受“賣跌不賣漲”(對後期價格走勢不樂觀)心態影響,節後集中出欄,進一步增加了市場供給。在供給充足的情況下,生豬價格呈快速下降趨勢。從市場反映的情況來看,2018年1月份、2月份、3月份全區每50公斤生豬平均出場價格分別為751.50元、705.96元、578.04元,環比降幅分別為-1.03%、-6.06%、-18.12%,降幅逐漸擴大。

(四)進口豬肉對國內豬肉價格產生一定影響。雖然近期國內生豬價格持續走低,但由於進口豬肉仍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豬肉進口對國內市場起到一定的衝擊作用。2016年,我國進口豬肉總量達162萬噸,進口量同比增長108%,達歷史新高。2017年隨著國內豬價下行,以及國外生豬價格的回升,國內外豬肉價格的價差有所縮小,進口數量開始下降。據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進口豬肉量為122萬噸,同比減少24.9%,但仍保持高位。2018年3月22日,美國宣佈對我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而我國採取的應對措施在涉及對美國終止減稅的行業中就包括豬肉領域。預計2018年中國進口豬肉量相比2017年將會有所減少。

养猪户低价抛售,补栏意愿不强

三、後期走勢預測

由於目前生豬供應量總體充足,但收購價格尚未到底部,預計生豬收購價格將經過一段時間的低迷期。即使在弱週期內,生豬價格也依然會隨著季節等因素影響出現價格波動。進入三季度,隨著肉類消費需求增強,價格可能會出現反彈。具體來看:

(一)目前生豬市場供給充足,短期內價格將持續低迷。一方面,2017年生豬收購價格一直處於高位,養殖戶補欄積極性增強,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造成市場供給增加,形成目前供大於求的形勢,恢復供需平衡還需時日;另一方面,春節過後,豬肉市場進入階段性消費疲軟期,恢復較慢,而且居民節前備貨充足,節後也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消耗存貨,低價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二季度依舊是消費淡季,供求失衡生豬價格或將繼續振盪,只有市場消化完存量才有可能復甦,建議養殖戶不要因此集中拋售,更不要過度壓欄,順勢出欄,可以適度的縮減產能,調整產能結構,及時止損。

(二)受環保政策影響,生豬產能增速得以控制。目前,隨著環保壓力的增大,很多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養殖戶(企業)逐漸退出了生豬養殖的舞臺。生豬收購價格持續下跌,養殖戶(企業)生豬存欄下降,能繁母豬存欄下降,行業產能下降,使補欄困難加大,受此影響預計後期生豬收購價格可能進入另一輪週期。

(三)從週期性變動規律來看,我區生豬價格可能在2018年第三季度出現上漲。據各盟市上報的監測數據顯示,我區生豬價格自2003年初到現在已經歷3個完整的週期,第一至第三週期的下降期分別為20個月、21個月和35個月。從2016年6月份開始是第四個週期的下降期,到2018年3月份,此下降期已經歷22個月,按第三週期生豬收購價格最低585.93元/50公斤,並且拐點常出現在夏季推算,預測第五週期的上漲期可能出現在今年的第三季度。

四、相關建議

(一)轉變生豬生產方式,應對豬價持續低迷。大型養殖場要適當縮小育肥豬存量,引導飼養戶通過調整飼料配方、堅持自繁自養和適時出欄等措施,儘量降低生豬飼養成本。抓住當前豬市低迷、種豬質優價低機遇,積極調整種豬生產結構。鼓勵產銷區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合作機制,支持和引導養殖場(戶)與屠宰加工企業、超市、批發市場等建立長期穩定的購銷關係,發揮農村經紀人、產銷合作組織的作用,積極拓展銷售渠道。

(二)引導保險企業與養殖戶合作,進一步完善生豬保險體系。在繼續落實好能繁母豬保險保費補貼的同時,充分發揮各級財政的支持和引導作用,推動保險公司與養殖戶(企業)合作,擴大生豬價格保險試點範圍,有效降低養殖戶(企業)市場風險。

(三)及時發佈生豬市場信息,正確對待豬價下跌。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密切關注生豬出場價格走勢,及時瞭解養殖戶虧損情況,建立覆蓋收購、加工、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的生豬價格監測體系。利用政府網站和主流信息媒體,及時發佈生豬價格、飼料價格等信息,讓養殖戶(企業)能以正確的心態對待當前豬價下跌,樹立生豬養殖信心。

(四)及時啟動生豬儲備機制,調節豬肉市場供需。不斷完善我區政府及企業凍豬肉的儲備機制,積極引導各生豬加工企業利用現有凍庫,抓住生豬低價,調整加工量,增加豬肉儲備。要支持骨幹企業建立商業儲備,構建多元儲備機制;同時要及時調整豬肉進出策略,對走私豬肉等違法行為予以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