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石斛盆景规模化种植技术

春石斛盆景规模化种植技术

1 穴盘苗上盆

1.1 种苗选择与上盆时间

种苗以选用高质量的组培苗为好,类型以穴盘苗为优,上盆时间为3~5月。种苗标准:株高4 cm以上,叶片3~4张,根系4~5条,无黑根,无病虫害。

1.2 上 盆

将一级苔藓用清水浸湿,以用手捏不出水为宜。将植株从穴盘内轻轻拔起,并将种苗按大小分级,高度小于3 cm的种苗留于穴盘中继续培养,高度在3~4 cm的种苗种于6.5 cm直径的塑料营养钵中,高度在5 cm以上的种苗种于8 cm直径的塑料营养钵中。种植时将植株根系分开,把苔藓填入根系中包裹种植,植株基部露出苔藓表面。栽后适当浇上搭根水,使根系与苔藓密切结合。

2 栽后管理

2.1 摆 放

将营养钵平放于苗床上,植株的短叶面朝南。

2.2 水分和湿度管理

种植后第1天快速浇水;第2天开始叶面喷清水,每天喷2次,持续7~10 d;栽植15 d后,待新根逐渐长出,浇水需采取见干见湿的方式,空气相对湿度宜控制在65%左右。

2.3 光照和温度管理

春石斛喜光喜温但怕强光,光照强度需控制在2万Lux以下,温度需控制在18~28 ℃。如遇晴热高温天气,要用75%遮光率的遮阳网遮阳;冬季需做好防冻保暖措施。

2.4 肥料管理

3~10月份,侍根系长至钵壁时,营养钵内需施入0.1%~0.2%NPK复合肥,每月施2次,同时用腐熟饼肥水浇灌,以提供有机养分。10月上旬,施用0.2%~0.5%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以促进花芽分化及增强抗寒性,共施2~3次。11月下旬停止施肥,以防止植株发嫩而降低抗寒性,从而冻伤叶片与花苞。

2.5 病虫害防治

春石斛生长阶段很容易发生软腐病、猝倒病、叶斑病,可用百菌清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等浇根及叶面喷洒防治,用药后要加强温室大棚内通风,并适当加强光照。对粉虱、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可用一遍净、虫螨光等防治。

3 植株固定

当植株长至20 cm高时,需在盆内插铁丝以固定植株,铁丝应立于长叶的一面,与植株同等高度。塑料扎丝剪为10~12 cm长,用扎丝将枝条宽松地绑扎在铁丝上,防止枝条跌倒。

4 花期促进与调控

当植株花芽出现并呈半粒米大小后,应适当拉开植株间的距离,植株的短叶面朝南。

4.1 光照和温度管理

表1 春石斛盆花分级标准

春石斛盆景规模化种植技术

花期光照控制在3万Lux以下,温度控制在18~28 ℃,对早生种可适当降低夜温至13 ℃。此阶段夜间如遇15℃以下的低温,需用加温机加温至15 ℃以上,以催生花蕾生长及开花。

4.2 水分和湿度管理

开花期间应充分供给水分,增加空气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宜控制在65%~70%。

4.3 肥料管理

花苞露出后可喷洒0.1%~0.2%KH2PO4叶面肥1~2次。

4.4 病害防治

此阶段主要病害有软腐病及叶斑病。为防止病害发生,要拉开植株间距离,控制温度,加强光照与通风,及时用杀菌剂防治,以确保盆花质量,增强观赏性。吉山花瑶

5 春石斛盆花分级标准

近年来,笔者根据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的气候条件,结合自己多年种植经验,总结了春石斛盆花分级标准,见表1。而其它地区在制定该标准时,宜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灵活制定。

春石斛盆景规模化种植技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