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儿子的经历

“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儿子的经历

“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儿子的经历

文/张秀阳

“老嫂比母”这句俗语,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在一般人看来,这句俗语出自宋代名臣包拯的经历。其实,这句俗语同包拯有关也没关。它是传统文化流传过程中又一例张冠李戴。

说它同包拯有关,是因为京剧著名剧目《铡包勉》演的就是这个事。

包拯的亲侄包勉,在担任地方官以后,贪赃枉法,终于败露。案卷几经辗转,到了开封府包拯手上。包拯阅卷后,怒不可遏,但是又十分为难。包拯自小丧父,由包勉的母亲(即包拯的嫂子)一手抚养成人,所以他向来不叫“嫂子”而尊呼“嫂娘”,嫂娘对他恩重如山,包勉是嫂娘唯一的儿子。

“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儿子的经历

在公私两难之中,他终于选择了大义灭亲,决然下令斩了包勉,然后再回到赤桑镇向嫂娘赔情。

《铡包勉》根据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第四十六回、四十七回、四十八回改编。原著里包公的侄子叫包世荣,戏曲里改编叫包勉;原著里是庞太师设计陷害包公,戏曲里的包勉果真违法;原著里是此段放在五鼠闹东京的时候,戏曲里是陈州放粮的时候;原著里包三公子是被冒名冤枉的最后洗清了罪名,戏曲里为突出包公的大公无私包勉被铡。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有敬嫂的习俗。比如汉代著名的大将马援就“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

“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儿子的经历

马援十二岁时,父亲就去世。马援年少而有大志,哥哥曾教他学《齐诗》,但马援却不愿拘泥于章句之间,就辞别兄长马况,想到边郡去耕作放牧。谁知没等马援起身,马况便去世了。马援只得留在家中,为哥哥守孝一年。在此期间,他没有离开过马况的墓地,对守寡的嫂嫂非常敬重,不整肃衣冠,从不踏进家门。

自从戏剧舞台上出现包拯“嫂娘”后,“长嫂如母”这个情节就一直被传为佳话。其实,历史上的包拯身上,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儿子的经历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儿子的经历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的父亲名令仪,曾在河南商丘一带做官。包母张氏。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此时,包拯已经28岁,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听选,获授天长(今属安徽)知县。

从包拯的这个早年经历中,可以得知,包拯并不是幼年失去父母,也并不是嫂嫂抚养长大的。

虽然包拯不是嫂嫂抚养长大,但包氏后代中的确有人“长嫂比母”,不过不是包勉,因为历史上也没有这个人。

“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儿子的经历

据史料记载:

包拯夫人李氏,是包拯原配,早卒。李夫人死后,包拯又续娶董氏为继室,后封永康郡夫人。

包拯共有两儿两女。包繶,包拯长子,娶崔氏,官至太常寺太祝、通判潭州,先于包拯去世。包绶,幼名包诞,包拯幼子,出生在媵妾家中,后被崔氏迎回,官至朝奉郎、通判潭州。

据崔氏墓志记载:包绶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5岁时,包拯也病故了。这时候,包拯大儿子包繶也早就去世,一个稚子也不幸早夭。包氏一家,包繶夫人崔氏担起抚养小叔包绶的责任。崔氏把包绶“慈养如己子”,包绶年幼稚,崔氏为他“迎师教导之,以至成人”。包绶长大成人后,崔氏又为他“择娶良妇”。包绶视嫂如母,担任汝州通判时,崔氏病故,包绶“以母礼事之,不远千里,助成丧事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