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的园主,却是《红楼梦》中最孤独凄凉的人!

大观园的园主,却是《红楼梦》中最孤独凄凉的人!

《红楼梦》中,无论是宝黛的爱情,还是金玉良缘,亦或是村妪刘姥姥的精彩表演,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就是大观园,这个隔绝了红尘杂事,让这些精彩的女儿们挥洒青春本色的地方。而这个大观园的来历书中也介绍的非常详细,就是贵妃贾元春回家省亲,贾府为了显示对皇权的崇高敬重,所以修了这所省亲别墅。

原文:贾蓉先回说:“我父亲打发我来回叔叔:老爷们已经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

元春回个娘家,贾府就劈出三里半大的地方重新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园林。从后面的书中可以看到,元春省亲其实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回来,看了会戏,走马观花的看了看这座为她新修建的园子,然后就匆匆回了宫。前后也就几个小时的时间,连住都没有住一晚。而这个为了她回家专门修建的园林,从原则上说便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怪不得连元春看了都觉得“奢靡太过”呢!

大观园的园主,却是《红楼梦》中最孤独凄凉的人!

后来元春回到宫里,觉得这个园子修的确实奢华,园林景致也确实别巧精致。但是仅仅只是自己临幸一次,就又荒废了,实在是可惜。所以,便命人传话出去,让家中的姐妹们进去居住。

原文:如今且说贾元春,因在宫中自编大观园题咏之后,忽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寥落。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却又想到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只怕他冷清了,一时不大畅快,未免贾母王夫人愁虑,须得也命他进园居住方妙。想毕,遂命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来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

想来元春定然也是惜花怜草之人,书中并没有详细描写元春的容貌才情。但是,能被皇帝看上,想来容貌也不会差吧。最早便是被选进宫中做女史的,后又被选为凤藻宫才人,加封贤德妃,想来才情也是不错的。想必当初在家的时候,至少也应该像探春一样才貌俱全吧!

大观园的园主,却是《红楼梦》中最孤独凄凉的人!

全书中,元春正面出现也就是省亲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回自己的娘家。从她和贾母王夫人见面时的情形看,想来当初也是不愿意被送进宫去的。可是她没办法,作为贾府的长女,她有担负家族荣耀的使命和责任。常常在想,《红楼梦》这样一部女性的大悲剧中,这个只出现过一次,看起来身份最高贵的人,其实才是最孤独悲凉的人。

原文: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

大观园的园主,却是《红楼梦》中最孤独凄凉的人!

这一段亲人见面,既是元宵佳节,又是贵妃省亲,本该是天降祥瑞、满室欢腾的场面才对。可是,我们看到的却尽是悲凉的眼泪。如果这一段还勉强可以算是亲人久别重逢后的喜极而泣的话,那么下面元春自己的这一段话却结结实实的道出了自己的无奈的悲哀。

原文: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

皇宫是何等繁华锦绣的地方,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要入宫做皇帝的宠妃,一旦进宫成了妃子,便是人上之人,背后的家族也是荣耀至极。而对于元春来说,那却只是个“见不得人的地方”。这是对自己人生的叹息,更是对皇宫里生活的女子们最沉重的悲叹。如果说这一段仅仅是对自己命运的叹息的话,那么下面对父亲贾政的一段话,就不仅是自己了,还有对家族命运的担忧。

大观园的园主,却是《红楼梦》中最孤独凄凉的人!

原文: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当然作者所设计的大观园最重要的任务自然是要安置宝黛钗等人,但是元春省亲却是修建大观园的契机。换句话说,元春才是大观园真正的园主,也是为宝黛等人筑起这个理想王国的人。但这个为姐妹们筑梦的大姐,却只能在那个“见不得人的地方”遥想园中姐妹们的潇洒,想来不得不令人平添一份悲凉!

大观园的园主,却是《红楼梦》中最孤独凄凉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