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四章指出中华民族崛起之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指出中华民族崛起之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稳;跃起大步奔跑,反而不能走得很快。自我夸耀吹捧的反而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因为赞美应该来自别人而不是自己;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得到进步。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老子的意思是,在生活中,急躁冒进,自我炫耀者,都不会有好的结果。脚踏实地,摈弃浮夸,才是符合大道的态度。

那个小时候因为砸水缸救小朋友而广受人们称道的神童司马光,同时也是编纂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文豪司马光,他并不靠聪明立足,而是持续用功,在主编《通鉴》前后十九年中极其勤奋,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四个小时),工作态度十分严谨,对许多章节进行反复订正修改,终于成就巨作。司马光被他最亲近的朋友称赞为“脚踏实地”之人。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指出中华民族崛起之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另一个我们熟悉的孩子,他的名字叫方仲永,五岁没上过学,就能指物赋诗的神童,到二十岁时泯然众人(跟普通人差不多),主要原因是其父急功近利将孩子的天分过度套现,而忽略后天的持续努力。

正确的做事原则是,循序渐进、持续投入,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宁静,沉得住气方能成得了事。所谓立志欲坚不欲锐,就是这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