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買保險的比例是多少?

青粥小菜841

一般情況下,有小孩後,買保險的人數就開始增加,而在單身的時候,買保險的人數不多,主要是沒有所謂的保險意識。

不過就我個人觀點而言,到底有沒有必要購買保險呢,其實我也不知道到底該不該購買保險(儘管近期準備買保險)。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有錢沒必要買保險,沒錢也沒必要買保險,中等的儘量少買保險,那什麼樣的人算有錢,沒錢,還是中等呢,這個就自己衡量去,自己對號入座。那為什麼說有錢,沒錢不用買保險,中等的少量買呢?

保險一般有消費型和儲蓄型兩種,最容易去判別的就是交了錢,在保期中無任何事的情況下,既無保額賠償,也不保費退還,就是白交了那種,就是消費型。儲蓄型的話,主要常見於壽險,繳費年限長,保障年期也很長的那種。那為什麼說不太建議有錢和沒錢的人去購買呢?

1. 保險公司是要盈利的,一個保險業務員,保險業務員是要生活的,所有這部分的開銷都是買保險的人來貢獻的,其中到底有多少油水可想而知。類比前一兩年很火的眾籌,例如眾籌iPhone X 64g版本,明明市面上7400都能拿到貨,眾籌公司的拿貨價就更低了,但是眾籌金額卻是近9000,一堆人,為了這個可能的東西,花小錢無所謂,最後眾籌公司從中掙了近30%的金額,保險公司賣的就相當於眾籌的產品一樣,區別就是他若眾籌的個數不等,但是從數學的角度來講,將所有的保單放在一起,發生在保險合同內的疾病也就那麼多而已。

2. 跟業務員談的時候,經常會告訴你,要有保險意識,投資未來這些字眼,其實這些都是狗屁,在我認為,一張儲蓄型保單的價值,從它生效到最後,是呈指數形式下降的,第一是因為剛保時,保額按照最新的貨幣價值去折算的,然後貨幣的通貨膨脹,錢越來越不值錢,一般儲蓄型保險都要求繳費30年,你想想,如果1988年買的一份保險,當時保額業務就1萬多,然後現在你退休了,給你一萬有什麼用,而現在購買的保險,都是20萬-100萬,30年後值多少呢,你自己按照每年通貨膨脹率5%去折算,30年後,也就20萬也就想到於1萬左右,然而要想保20萬,每年繳費就得7000左右,在我認為超過五年後保單價值已經低於繳納的金額,往後所交的錢,都是在養保險公司。

3. 保險公司有一群人,叫做保險精算師,你們去查查,一個保險精算師的年薪都20w+,我大學那會學數學,旁邊就有人說要考保險精算師,但是一般人真的不敢去嘗試,很難。然而就是這群人給大家設計的保險產品,怎麼讓公司的利益最大化,才是他們拿高薪的價值體現。你是算不算不過這群人的,要是真的有這麼一家保險公司還可以去購買的話,那就是社保和醫保啦,有人肯定會噴我為什麼是社保和醫保,住院時,有醫保還是很好的啦,等你老的時候,國家給你返還養老金的時候,基本都是按照那時候的金額價值來給付的。

總之,如果市面上出現了這麼一家保險公司,每年不是對外披露財務報表說盈利多少,而是不以盈利為目的,透明化管理,每年披露財務具體財務動向的保險公司,才是我們該信賴的公司,才是該買保險的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