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马保国横空出世,让“接化发”一词红透半边天,也让这个词臭名昭著。马老师言必称中国武术,其实,以他让中国武术在公众中留下的印象来看,他可能是对中国武术最大的黑粉。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替换高清大图

中国武术的很多概念是正确的,从实践中总结的(但并不是像马老师说的是独有的,而是全世界武术共通的),但因为现代丧失了实战和模拟对抗训练,加上大师们的忽悠,所以只剩下了空洞的哲学概念。然后,就有好多大师拿着这个仅剩的哲学概念去闯荡江湖。最终结果当然只能是术高莫用,或者老夫报警。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替换高清大图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本期,我们就来科普一下接化发。

和很多人想的不同……接化发确实存在,虽然马老师拥有的只是一个名词,接化发翻译成中国话,就是:通过化解或引诱使对方的攻击落空,身体失去平衡,或处于不利挨打位置,这时进行反击,可以轻松攻击不能防御状态下的敌人。

注意一点,所谓的“发”,一般是指练习中,用发(也就是推)来代替有伤害的攻击,并不是真正目的。真正的现实中的用法应该是“接化打”。

这个概念,或者技法的起源,就像我们的老生常谈一样,不会是拳脚,一定是战场兵器的用法。比如在下面这场长枪比赛中: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接化打。接枪,缠绕使对方的枪偏离(有人认为推手实际上是练的就是这个,兵器对抗中的化力,占据有利位置),也就是化,再刺回去。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只要是用兵器,全世界都一定会用到接化发。这一幕里,老佐罗手下留情,所以接化(通过引导对方的力使其失去平衡)之后用的是发,而不是补上一剑,结果了男主角的性命。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来,跟我练——接,化~ 接,化~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日本和中国武术一样,在“废刀令”之后,出现了很多把兵器技藏到拳脚中的例子,合气道就是典型的一例,这是邢悦老师的小手返,和上面拿剑的动作一样,不过去掉了武器,变成擒拿。

那么在拳脚格斗中能否用出接化发呢?要难得多,但在很多时候也是可以的。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这是散打中的接化发,发动的时候有一个假动作欺骗。发也就是摔,需要步法配合,跟马老师想象中的原地接化发很不一样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同样练过中国跤的仇宝龙,对方的正蹬,他在接腿的同时云手向外拨,使对方偏离方向,失去平衡,露出背面,然后就想怎么打怎么打了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这个对对方的直线腿法外拨,使其偏离方向然后反击的做法,李小龙就非常喜欢用。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李小龙的粉丝,早期散打冠军,亚洲第一快腿邹国俊也很喜欢用。这是他的教学,他强调:拨腿的时候一定把对方拨到外侧。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不是擂台的时候,拨完腿还可以揪头发。

接化打只是一个总体指导思想,但很多时候,接化常常是一个动作,比如中国刀法里的“缠头裹脑”,接化就是一个动作,然后砍回去。再到了更高的水平,可以通过意识欺骗等方法,不一定是真的接手,诱骗对手达到化解,使对方失去平衡的目的。从而达到最后的“打”。

比如剑道高手黑泽明拍的《七武士》中的这一段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这是接化打的最高形态,但你看到的只是“打”。接和化是通过引诱和步法变化来完成的,但达到的目的相同,都是让对手失去重心,无法反击。这在兵器中尤为重要。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这也是典型的高手对低手,拳王对老百姓,闪过去一推就行了。接和化同样是通过步法完成的。

在真正的搏击比赛中,因为双方水平相近,速度极快,接化打谈何容易。但还是有些高手,可以用出这个概念。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帕奎奥就是这方面的大师,通过假动作诱使对方出拳,露出空档,然后立刻从空档打回去。马老师,你看明白了吗?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洛马琴科版的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马保国你懂个……,算了,让我来告诉你啥叫“接化发”

一粉顶十黑,中国武术现在人人喊打,离不开这些大师骗子。就像李小龙被黑,很大程度上离不开黑粉们的功劳。但是一个人要有理性的头脑,不必人云亦云。眼界开阔,才可以不被大师或其它别有用心的人欺骗。在中国武术的发展方面,我们确实要多向外国传武练习者学习,不是学习他们的技法,而是学习他们理性求实的心态。也要向国内坚持科学精神和开放心态的传武练习者致敬。只有真正拥有了这两者,中国武术才真正有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