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留下“降龍伏虎”的故事,清代人改編成絹本彩畫繪流傳至今

位於中國中醫科學院內的中國醫史博物館,珍藏著一幅清代絹本彩畫——《孫思邈坐虎針龍圖》,整幅畫色彩絢麗、生動鮮活。作者充分發揮想象力,把虎和龍刻畫得栩栩如生。左側為孫思邈坐虎針龍為龍治病,旁邊有一童子;右側坐一長者,旁邊一童子手託書籍侍立一旁。人物後面的屏風古樸、雅緻,屏風畫面包含了山水、花鳥、人物等中國傳統藝術造型,勾勒細緻、精當。

孫思邈留下“降龍伏虎”的故事,清代人改編成絹本彩畫繪流傳至今

孫思邈坐虎針龍圖,清代絹本彩畫 作者不詳

絹本彩畫與描金木雕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在中國醫學史上,兼醫家、道士兩種身份的人物並不多見。一幅《孫思邈坐虎針龍圖》不僅體現了孫思邈“真人”“道士”形象的玄幻色彩,更說明了“藥王”孫思邈高超的醫技深得人心,被民間廣為傳頌。

除《孫思邈坐虎針龍圖》外,中國醫史博物館還收藏有清代製作的彩色描金木雕:長22.5釐米,寬11.5釐米,高 41 釐米。雕像描述的是孫思邈坐在虎背上為龍王針灸療疾的情景,兩側有兩個童子侍立。

兩件作品均以民間傳說為題材而創作,均在同一展示平臺上展覽,交相輝映,彷彿讓我們回到了隋唐,看到了一代精誠大醫的偉岸身影。

孫思邈留下“降龍伏虎”的故事,清代人改編成絹本彩畫繪流傳至今

孫思邈

作品講訴了孫思邈“降龍伏虎”的傳說

唐代醫家孫思邈是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他行醫七十餘年,活了一百多歲,人們把他當做“神仙”,又尊稱他為“藥王”。 除了醫藥學家身份外,他還是一名修道高人。後周宣帝的時候,孫思邈因時局多變,隱居到太白山。當唐太宗即位時,召見了七十多歲的孫思邈,看到他年輕的容貌,感嘆道:“看見你,我因此懂得有道的人實在應當受到尊重,羨門、廣成等神仙確實不是虛傳。”唐太宗要授給他爵位,孫思邈堅決不受。

其實,孫思邈之志不在政治,而在於醫,且身上又有幾分“仙風道骨”的遊俠氣。為了提高醫術,他或穿梭在車水馬龍的城鎮,或奔走在風雨瀟瀟的荒郊,或跋涉於太白、終南、巴山、峨眉、太行等崇山峻嶺之間。其中,不少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也悄悄地在民間流傳。


孫思邈的生平事蹟,在《新唐書》《舊唐書》中均有記載,但其民間傳說內容卻更加豐富,也極富有傳奇色彩。這幅《孫思邈坐虎針龍圖》表現的內容主要根據兩則傳說而來。

  • 一則為:孫思邈騎著毛驢在山中採藥途中,遇到了一隻喉嚨裡卡了骨頭的臥虎,孫思邈幫老虎取了骨頭,但是餓了好幾天的老虎竟然把孫思邈的毛驢吃了。但感激於孫思邈的救命之恩,老虎說:“我吃了你的騎腳,你就騎著我吧。”於是,孫思邈便騎著老虎,雲遊四方,採藥救人,活人無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