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再出手布局新零售,推出“小象生鲜”体验店,零售业态更迭不断,生鲜未来趋势如何?

holland巧克力

新零售从前两年兴起到现在,线上的红利已经开始逐渐萎缩,于是线下市场开始成为各大平台的必争之地,以生鲜超市为例,阿里的盒马鲜生、京东的7FRESH、永辉超级物种等都已经纷纷跑马圈地。

而美团无边界的野心也开始膨胀起来,从外卖行业逐渐向其他领域渗透,像推出的网约车业务,以及去年开的第一家生鲜超市掌鱼生鲜到最近的小象生鲜开业,对标盒马鲜生,开始抢占生鲜超市的市场。

美团依托自身的外卖业务优势,将生鲜超市与外卖的O2O平台做一个结合,线上线下打通,其实这与阿里、京东的模式并无两样,只是依托的平台出身不一样而已在形式上,靠模仿起家而成功的也不少,基于人们的刚性需求,这种生鲜超市的生存空间还是很大的。

美团的此次布局更像是一种尝试,毕竟前有阿里等,而且从整体结构上并没有什么标准化和特色可言,之前的掌鱼生鲜更像是一家普通超市

随着小象生鲜的开业,掌鱼生鲜也随之改名,进行统一化管理,增加了餐饮业态,开始尝试用食堂探索线下市场。其餐饮构成主要为日料、海鲜现加工、和牛排档、中餐、水吧餐饮板块,均为掌鱼生鲜自营。

而盒马鲜生堂食餐饮方面并非自营,在管理上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服务与用户体验上,而京东7FRESH并没有把堂食餐饮作为主要业务来经营,所以小象生鲜的餐饮自营模式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但是毕竟是以外卖平台出身,在整体生态上并没有阿里、京东的完美的配套设施,如物流、供应链、支付等,整个生鲜超市的运营与同类产品并无差异化,如果在质量与价格上再无优势,其发展空间并不是很大。

据了解,虽然小象生鲜开业后的反响还不错,但是如何提高用户体验上还有所欠缺,如在超市消费者人群过多时的应急措施,购物支付方面的顺畅度,以及外卖订单及时送达等问题,都是需要美团接下来需要解决的。

所以从现阶段来看,美团还没有做好生鲜超市的准备,就像有人说过现阶段的实力并不能撑起自己逐渐膨胀的野心。


王长胜

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定位为生鲜呢,可以以便民为服务宗旨啊。个人认为,可以推出便民菜蓝之类的定位,按需求,

①一部分为生鲜,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饭店订单为争取。因为,生鲜对物流流转包装要求高,一次冷冻运输,沿途门店分流,降低物流成本,沿途送线下门店也有利于接力冷冻,保证生鲜货品新鲜,在门店销售的同时,争取饭店订单,做为沿途门店留货的参考。

②一部分为半成品,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将易变质的生鲜制成半成品,回去稍加工就能食用。蔬菜分门别类搭配成净菜,如果怕销售不佳,也可简单摘洗后不切,直接用保鲜膜或卷胶带,将一盘菜(搭配的菜系及葱姜蒜简单用保鲜膜打包)配好,不切,万一没销售,不会因切碎而变质,稍微能保存时间长些,主要目的是,方便用户回去简单加工就能食用,可接受客户订单,象外卖一样,送货上门。

③门店可象外卖一样,接受成品订单,如果,门店不好做,可就近选择饭店合作,只要饭店用的是自己的生鲜,加工费也由用户付了,找人代加工成品也划算,更何况,按订单制成品,也不浪费。

总之,不要轻易定位生鲜,而是按门店规模与分布,以及门店附近社区特点,和饭店订单情况,去选择,生鲜,半成品,成品的种类与数量。


快乐人生121680442

5月25日,美团旗下北京方庄店“小象生鲜”正式开业,而之前在望京北所开设的“掌鱼生鲜”,也已更名为小象生鲜。


这是美团围绕着“吃文化”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美团的“大零售生态”又增加了重要的一环,生鲜零售将会与美团的线上服务形成互补。

生鲜是每日的必需品,潜力巨大。无论是阿里的“盒马生鲜”,还是美团的“小象生鲜”都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新零售模式,依托大数据网络,结合自身的订餐配送平台所实现创新的场景化营销。


这是消费升级所释放出来的信号,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或许下一个独角兽企业会在这里诞生。


问题小明

其实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不是生鲜未来会怎么样的问题,而是顾客需求会往哪方面发展的问题。

未来人们的时间会更加珍贵,尤其是在大城市,而谁能先解决顾客一站式购物,甚至还能解决顾客买完当场加工,谁就能稳赢。

在我们小城市海鲜代加工还会收费30-50,而且顾客心甘情愿,美团小象生鲜这种模式就是解决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而盈利。


美团点评老司机

什么生鲜这个好那个好的,说白了就是包装“菜市场”

不论你的菜宣传的多么新鲜,供应菜的农场也就是那么几家!而且现在商业控制成本,运输物流肯定是要减少成本,也就意味着这类生鲜店里面的菜就是附近农场的菜!各地区早市上买的菜也是从附近农场进货,说明菜本身就是一样的,何必要为包装生鲜店的运营费用买单!

如果生鲜店的菜要卖高价,我希望菜的品类从本质上就有巨大的差别!有技术才是硬道理,剩余的全是包装


骄傲的锅子

什么是新零售?新零售不只是生鲜,他是一个整体的零售行业,家乐福,大润发等等。。但是真的做到新零售用人少,带配送成本会不会增加,盈利点在哪里。谁会买单你的快送费用?

不要炒作,希望去做。且行且珍惜哦,不是买个商场就能做新零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