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中国,有多少教师坚守农村教育一线,一生守候,一生无声

偌大的中国,有多少教师坚守农村教育一线,一生守候,一生无声

偌大的中国,有多少教师坚守农村教育一线,一生守候,一生无声

在农村,在我们的身边,何止一个这样的李老师。绝大部分农村教师一生的状况和状态大体都相似。没有地位,没有荣耀,没有权利,更没有金钱。与他们一生相伴的就是三尺讲台和那些古老发霉重复了千万遍的老故事。融进他们血液中的就是勤恳、守候、煎熬和无奈。而当下,流行的所谓“职业幸福感”对他们而言,的的确确是一个比较奢侈的表述。

偌大的中国,有多少教师坚守农村教育一线,一生守候,一生无声

当然,我们不排除有少数农村学校通过加强内部管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媒体的关注和大力宣传、渲染,引来社会目光、政府的支持和众多学校的效仿,出现了一时的“井喷”效应。各方面的关注促使这些学校不断地要完善和提升自我,呈现出一个较好的发展势头。这些学校的教师归属感、自豪感和自信心会大幅提升,进而,不断的提升自身素养就变成了一种自觉行为。

探寻这些学校成功的秘密无非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即:有一个开拓型的校长。在一个特殊的环境和时期进行了一次自救式的改革。得到媒体的广泛宣传和渲染,进而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绝大多数农村学校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大多数农村教师也难以找到这样的职业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偌大的中国,有多少教师坚守农村教育一线,一生守候,一生无声

职业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的获得,仅仅依靠教师自身的精神毅力和不懈的专业追求是很难实现的。农村教师的机会和平台远远不及城里教师,且不用去说社会地位、物质待遇,就专业发展而言,许许多多优秀的农村教师被埋没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现实。当然,也不排除有不少农村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从农村走进城市,从普通老师成长为名师、专家,但这是绝对的凤毛麟角。而更多的农村老师并不是没有上进心,也不是没有水平和能力,而是没有机会和平台。

在农村,真实的状况是,教师职业并不是所谓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样的荣耀。他们的职业只是浩瀚职业里面微小普通的一种。大部分农村教师很少去想自己的职业有多么的高尚和伟大,也从来不把自己喻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只知道站上讲台就得凭良心,能做到对的起孩子,不忽悠孩子就已经了不起了,仅此而已。至于说成名成家,成就事业,他们从来不敢往那里想。因为,在他们的教育生涯里,所面对的只是艰苦,沧桑,无奈和凄凉。农村教师,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他们是庞大的教师队伍中最为可怜的群体。谈不上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和地位待遇,就连优质生源,优异成绩似乎和他们根本就沾不上边。他们所面对的是一群被各级各类学校选拨之后所留下来的孩子。这些孩子成绩差,行为习惯就更差。但就这样的状况之下,上级部门、社会各界还要向他们要成绩,要质量。这期间,他们所要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偌大的中国,有多少教师坚守农村教育一线,一生守候,一生无声

教育发展的严重不均衡,特别是师资队伍的严重不均衡,已经是当前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了。农村教师队伍严重缺血现象已经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教师队伍中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教师队伍老龄化程度严重,知识文化水平低,创新意识不足,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已经成为目前农村教师的现状。

要真正改变这一现状,只靠口头的功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农村教师队伍的补充和更新上,国家虽然已有举措,但这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现在,更多的年轻人,优秀的青年教师和有志之士根本不愿意扎根农村去消磨年华,这也是一个现实中的现实。

偌大的中国,有多少教师坚守农村教育一线,一生守候,一生无声

目前,国家把教育均衡发展放到了很高的战略地位,十八大,全国两会都提得比较响,那么,就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机制、法规作为保障,保障农村教师队伍的更新和补充,保障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从而改变和扭转农村教育的现状,促使并真正实现教育的均衡和良性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