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著名作家叶广芩:人熟了 文就熟了

人熟了 文就熟了

--著名作家叶广芩采访侧记

访著名作家叶广芩:人熟了 文就熟了

5月21日,老杨又发圈:5月27日,著名作家叶广芩将做客天一书店。

5月26日晚上,老杨私微我:明早来书店。

第二天早上8点多,我拎着相机直奔老杨的书店,刚进书店大门,就看见老杨陪着一位老太太步入书店,这位老太太浑身散发着温暖、慈祥、坦然如邻家老大妈,由于做功课的时候看过叶老师的照片,认得这位老太太就是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当今中国文坛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实力派女作家叶广芩。

访著名作家叶广芩:人熟了 文就熟了

在书店阅读区域的一张椅子上,叶老师坐下来,不依靠背,不依扶手,她把斜落在腿边的衣襟往怀里用手压了压,左手搭在右手上,双手就势依在腹部,穿着灰色轻便布鞋的右脚自然落地,左脚从右脚后面勾着右脚脚踝。70岁的老人一落座就笔直的坐着,双眼含笑,平和的与电视台的主持人拉起了家常。

在采访开始之前,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衣着和周边的环境,问主持人:“没,没乱什么的吧?”她怕自己的衣饰或者周围环境不整齐影响采访拍摄。在得到肯定回答后,老太太又说:“到时候(采访完成的时候)你给我说一声,不然我就不知道停歇的时间。”

采访在一碗呱呱的话题中开始,老太太说她早上吃了一碗天水的呱呱,她说呱呱好吃,呱呱的精彩在于它的质,它本身用荞麦做成的,再加上芝麻酱,那味道勾起了自己小时候偷吃芝麻酱的回忆,也勾起了自己一直以来就有芝麻酱情结。

老太太住在西安,由于创作等原因,经常驾车来天水,对天水可以说比较熟悉,她说天水和西安在民俗生活各方面都非常接近,感觉天水是关中文化的最后一站。天水卫生环境给老太太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天水非常干净。天水是一个很有生活气息的城市,是一个能让人亲近,甚至能拥抱的地方,不像有些高楼林立的城市一样,不能然人亲近。天水就像一个大妈一样的领着你,给你做好吃的,生活气息非常浓郁。天水的文化气息也非常浓厚,一个不大的中等城市能有这样的文化气息是天水的福气。”叶老师嘴角挚诚的笑意表达着她对天水这座古城的喜爱。

访著名作家叶广芩:人熟了 文就熟了

旗袍是叶老师永恒的话题,在聊到旗袍时,70岁的老太太脸上露出了童真的微笑。“一个人的衣着首先要得体,要适合自己的气质。我从小在家里边就穿儿童旗袍,一直很喜欢,以至于在周至县挂职时我都穿旗袍在县委大院走来走去,我的旗袍是素色的,质地很家常,穿着很舒服。旗袍是中华民族很传统的一种服装,可以在很重要的场合出现,也可以在居家的环境下出现,这种衣服应该发扬光大。”叶老师还建议大家能穿旗袍就尽量穿旗袍。

“女性必须得读书,如果女性不读书,整天柴米油盐,不注意梳妆打扮,那么她的档次就永远沉浸在一个较低的阶段。”叶老师在谈到女性读书意义时,多少有些沉思,她认为“女性在任何情况下,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都要精彩,女性要读书,给自己增添一些书香的气质,只有读书才能带来气质上的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女性要用书把自己撑起来,用读书来沉淀自己的精彩。”

访著名作家叶广芩:人熟了 文就熟了

对于自己的创作以及作品的风格,叶老师用这样一句话引出话题“人到了一定年龄,活得就熟了,人熟了,文就熟了。《老县城》这本书的素材就是我在那个秦岭老县城的亲历亲闻,写书的时候我是在日本广岛写的,当我写作时,推开窗户,看见奈户内海,我就想秦岭腹地老县城的四郎泉那股清澈的泉水实际上和日本海联通的,那个偏僻的小县城和繁华的广岛是连在一起的,世界,生活就这样慢慢的连起来了,提升起来了,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作家的思考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范畴上去思考这些事情。”提及她笔下的陕西题材的作品,叶老师说:“写陕西题材的作品,我和贾平凹、陈忠实比起来就不一样,他们可以大量的陕西方言来写,而我不敢,作为一个不会说陕西话的人来说,我必须要用我的角度、我的视角去写陕西文化,开始我还担心陕西的读者不能接受我叙述式的语言,但他们都接受了,说明陕西的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文化。”

在谈及作家与创作时,叶老师说,一个作家之所以能成为作家,第一,他要有自己的艺术感受能力,同时还要有准确的艺术表达能力,只有具备这两点,才能成为作家,缺一不可,就像平时我们搞烹饪时一样,食材、配料如何精致,如何漂亮,色香味俱全,都是要经过思考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一个有情趣的人,把握好生活和爱好之间的平衡。

半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70岁高龄的叶老师始终保持着刚落座时的姿态和神情。放下相机,仔细端详这位老太太,思考着她说的那句话--人熟了,文就熟了,我一时间很想久未相见的妈妈和妈妈做的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