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特务政治:凌驾于东厂之上的西厂

1

汪直是广西瑶族人。成化初年(1465年),广西桂平西北大藤峡有部落作乱。明廷派兵镇压,不久即将叛乱平定。

这场战役之后,远征军指挥官韩雍俘获了很多当地的土著居民,并在其中挑选了一些年轻男女,带回京城。

这批人中,有两个人后来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命运,其中一个是明孝宗朱祐樘的生母纪贵妃,另一个就是这位著名的大宦官汪直。

2

汪直被阉割送入宫后,被派到了万贵妃所住的昭德宫中服役。由于汪直为人机敏,事事小心,处处讨好,深得万贵妃和明宪宗的欢心。没过多久就被提拔为御马监太监。

明朝特务政治:凌驾于东厂之上的西厂

明朝的宦官机构由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其中,司礼监是二十四衙门之首,其余各衙门凡有所奏之事,都要先向司礼监请示。

御马监虽然从属于司礼监之下,但它的所管绝不是只是宫廷御马这样的小事,而是掌管朝廷御用的兵符。它与司礼监一文一武,都是太监机构中最有权力的部门。

3

成化十二年(1476年),宫中发生了一件让朱见深很不愉快的事情。事件的主人公叫李子龙。他本名侯得权,原是山西的一个僧人。

他曾经游历到陕西,遇到一道士,在这个道士的点化下,他留起头发,改名李子龙。后来,听说朱见深喜好道家成仙炼道之法,便到处吹嘘自己有不凡的本领,得到少监韦舍的信任,混入内宫。

韦舍私自带李子龙入宫,并且李子龙到万岁山等地观察的事情被明宪宗知道了。这唤起了朱见深从小以来一直潜藏在心底的不安全感。

4

他大为紧张,开始认为宫中到处都布满危险。于是他决定,一定要加强防范,及时了解这些当官的每天都在做什么,免得哪一天自己就不明不白地被人害了。

他想来想去,最终,将这个当卧底特务的重任交给了汪直,让他组织一批人,乔装打扮成老百姓的模样,四处侦查官员们的一举一动。

明朝特务政治:凌驾于东厂之上的西厂

这个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年。上自国家大事,下至街谈巷议,通通被他收入情报,直接向朱见深密奏。而他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挤掉东厂的掌印太监尚铭,自己提督东厂。

5

朱见深对汪直的卖力表现固然赞赏,却并不打算撤换尚铭。尚铭在东厂办事利落谨慎,东厂在他的带领下,不仅抓到了很多所谓的“嫌疑犯”,而且尚铭对犯人的敲诈勒索,也给朝廷每年带来了巨额的收入。对于这样一个人,朱见深是不想动的。

但是,汪直实在城府极深。不久,他便想出了一个新的计谋。那就是在东厂之外,设立一个新的特务机构,慢慢地打破特务组织东厂的垄断地位。

在他的反复要求下,成化十三年(1477年),宪宗设立了西厂,也叫西缉事厂。由汪直主管。西厂的成员大都从锦衣卫中选拔,短短的几个月内,西厂所领的缇骑(也就是锦衣卫校尉)人数就比东厂多出了一倍。

6

汪直当上了西厂特务头子。为了向朱见深表达忠心以取得更大的信任,他变本加厉,用比东厂更为毒辣的手段,到处捕风捉影。其办案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牵扯人员之广,都远远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

明朝特务政治:凌驾于东厂之上的西厂

西厂就这样日复一日地随意杀生,践踏国法。但是,由于东厂创办年代久远,体系已经十分完善,所以无论汪直怎么绞尽脑汁,西厂都实在难以望其项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