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厚甜谈魏碑:魏碑的概念

洪厚甜谈魏碑:魏碑的概念

洪厚甜,中国书协理事、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专职副院长兼秘书长,四川省书协副主席。

洪厚甜谈魏碑:魏碑的概念

洪厚甜作品

洪厚甜:我们学习章草一定要注意,章草是隶书的草写,那么写章草的前提是要写隶书的,在隶书的基础上来写章草,而且写章草不要单纯地从以前古人的那种《急就章》去学习,我觉得我们现在学章草,应该从汉简里面的草书和《平复帖》这种很成熟的章草资料来展开。

那么章草的学习,笔意、笔势、笔姿都有它自己的特点、特性,但是我们现在学章草是要建立在隶书和小草的技术上,很多人学章草,没有通过小草的这个技术,就会写得很生硬,里面的笔势往来啊等都有问题。所以说小草是学习章草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反过来说,要让你的章草进入到一个非常自然的状态,小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的技术储备。

洪厚甜谈魏碑:魏碑的概念

《伊阙佛龛碑》

我们大家学习书法,肯定对魏碑是有概念。我们自己这个概念离真正魏碑的概念有多远?你理解的魏碑离学术的魏碑有多远?这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我们所说的魏碑是什么概念呢?大家注意,这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广义的魏碑是以碑的元素来做楷书这个体系、这种风貌的楷书书写,也就是说清代人写的这个风格的也是魏碑。康有为、于右任写的也是魏碑,就是魏碑已经从一个时段的现象变成了一种风格或者是审美类型。不管哪个时代,包括现当代写的,只要是这个元素的书写在这个体系里面,它都叫魏碑,这个就是广义的魏碑。就跟唐楷一样,唐楷已经不是唐代人写的楷书才叫唐楷,只要在这个审美区间里面的所有技术系统的表达都是唐楷。

前两年我们书法界冒出了个“今楷”,让人觉得这是学术笑话。为什么是学术笑话呢?楷书的基本范式和风格就是两个板块构成的,不是魏碑就是唐楷。你纵观中国书法的发展实际上就是这两个板块,“馆阁体”也是属于唐楷一系,一个唐楷一个魏碑就把中国楷书的所有形态概括完了,在这里面就没有什么今楷不今楷的,也就是说他仅仅是把魏碑和唐楷做了一个时段的判定,而没有从艺术风格上去界定。在中国书法史上因为有了唐楷,因为有了魏碑,一个主阴柔一个主阳刚就把楷书这个领域里面大的风格就占完了,只不过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唐楷跟魏碑的一个交融。也就是跟行草书的交融一样,不是行书就是草书。行书里面草书的元素多,还是行草。草书里面行书的元素多,还是行草,你不能在行草之外又生成个什么书体。

我们的唐楷和魏碑这两个板块,不管在里面唐楷的成分多还是魏碑的成分多,你不能说它不是这个板块的,它不是唐楷就是魏碑,不是魏碑就是唐楷,只不过是具有魏碑意趣的唐楷和具有唐楷意趣的魏碑。欧阳询里面那些北碑的意趣,以及褚遂良早年的《伊阙佛龛碑》里北碑的元素可以说占到百分之四十了,能够说褚遂良的东西不是唐楷吗?大家在学理上一定要搞清楚,不是今天一挠头就能弄出一个名字的,这个是广义的魏碑。

那么狭义的魏碑呢?狭义的魏碑就是北魏从平城建都到迁都洛阳这一段时间里面,北方的这些书家大量书写的这种碑制的东西。为什么要说这一段?因为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北魏文化真正独立性就开始丧失,整个文化就融入了中原文化,他主动的把中原文化作为他的主要文化形态来进行推广。我们说北魏时期是这样,元代也是这样,赵孟頫为什么是宋代的官在元代还能做高官呢?就是因为元代的统治者觉得要统治中原,要控制中原这块地盘,那么外来文化是征服不了它的,用汉文化来加强统治,让你来认同我的统治。

洪厚甜谈魏碑:魏碑的概念

《张猛龙碑》

我们去认真看一下唐代的楷书和北魏的楷书之间有一个重要的脉,就是唐代楷书核心技术内容是北边的,整个隋的统治是从北边往南走。唐楷的技术元素里面有很多北魏的元素,我们把这一块弄清楚以后你才知道你在做什么事情。大家要知道,北魏时期是晋以后出现的,当时晋是往南走,西晋和东晋都是在往南走,也就是说北魏建都以后,南边是东晋,王羲之他们这个时候在南边,这一帮文人士大夫把南边的书风推进的非常快,我们真正写文化主流是写南边,不是以北边为主。

为什么北魏的东西被遗忘?这一块宝库被遗忘也是因为南方的东西占了主流。隋代是改造了北边的东西形成隋代楷书的形态,开始进入了唐。李世民开始对王羲之的感兴趣,对南边的感兴趣,所以李世民推崇王羲之,整个王羲之笔法的又是智永这样的人来传承,李世民身边陪他玩书法的是谁?虞世南,虞世南又是智永的弟子,他这些都是南方的东西,所以南北交融才孕育了唐代的楷书。这骨子里面是北魏,你不懂北魏就读不懂唐楷,也就是说你不写出唐楷里面北魏的元素,你就是擦口红的唐楷,它骨子里面应该是北魏的东西。

北魏在当代中国书法楷书的发展上可以说担当了一个救世主的角色,不深入研究魏碑就跟当代楷书彻底无缘。进入了魏碑才能把控真正的唐楷,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中国书法史写到唐代这一块是以南线为主的,也就是说是以王羲之这个系统的技术发展作为文化的主脉来发展,中国书法从魏晋以后的价值判断是以“二王”的笔法体系作为核心价值判断标准。唐代楷书骨子里面是北魏,但是技术的生发上是以“二王”的技术体系作为它基本的风貌和表象技术来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