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到底出自何处?相信你亦有同感!

  •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到底出自何处?相信你亦有同感!

  • 有人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出自《朱子家训》——“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非也,《朱子家训》只有前半句——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伦常乖舛”中的“乖舛”意即违背、出格,是否定了伦常;“立见消亡”意即马上就会遭祸(疾病、灾祸、夭折) 。有人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出自《孝经》,这只能说明其不懂或根本没有读过《孝经》,因为《孝经》中没有谈及“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也有人说,陈大慧在演讲中将《朱子家训》中的“伦常乖舛,立见消亡”与“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糅合在一起,这倒是有可能,因为,浏览很多典籍均没有发现“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原句(也许孤陋寡闻,闻所未闻),倒是有“德不配位,必有余殃”之意的名句,这种糅合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周易》中名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且《周易》第七卦——师卦,就明确指出:“统帅军队,必须乃德高望重者;否则,必有灾殃”……可见,“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来自《周易》智慧。

  • 一《易经》智慧:“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 《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刚健,君子效法天,刚毅坚卓、奋发图强、永不停息。《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承万物,君子取法地,厚积美德、容纳万物、福荫庇佑。厚德载物,德要配位;否则,“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为善不昌,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余殃,殃尽定昌;为恶不殃,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余昌,昌尽定殃”。
  • 1、身居高位,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 先看袁世凯吧,位列清末内阁总理大臣,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结束了几千来的封建统治,可谓功过难辩,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又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1915年12月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逆流而上,全国鼎沸,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因病不治而亡……荣辱功过,各有评说,“窃国大盗”也好,改革家也罢,但“德不配位”是肯定的:身为内阁总理,不思“忠君”、护君,不忠不义,实乃贼也;窃取辛亥革命成果,窃居中华民国大总统,实乃国贼;开历史倒车,私自称帝,上违天意、下背人心……真可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天怒人怨,忧虑而亡。
  • 再看昏君隋炀帝杨广,弑父夺位,丧尽天良;杀废太子(杨勇),诛亲兄弟;荒淫无度,东修洛都,南建行宫(扬州);横征暴敛,凿大运河,几征高丽……“德不配位”,自缢扬州。
  • 2、身居尊(父)位,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 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既为君又为父的“德不配位”的角色,又是如何给家庭(族)带来灾殃的呢?此君就是唐高宗李治。
  • 唐太宗时,武则天就是太宗李世民的女人(司寝才人),而高宗却与其私恋,由此诱发了对李治家庭、李唐天下的灾殃。
  • 首先,李治乱伦,纳父亲的才人武则天为妃,几乎给其家庭带来灭顶之灾:李治懦弱,在君位,皇权尽被武则天所瓜分;在父位,根本无德无能保全其家。李治晚年体弱多病,太子李弘监国,国家井然有序、百姓拥戴,从而触怒了武则天的权欲膨胀的野心,于是将其毒死;尔后,李治立李贤为太子,同样遭武则天诬陷致死……之后,李治死,李显、李旦分别登帝位,均被武则天所废。其次,武则天称帝,国号“武周”,废唐社稷,险些葬送大唐。再次,武则天称帝,实行严酷的统治:剪除异己,灭唐宗族;铜匦告密,官吏遭殃……可见,“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在君位,李治断送李家皇族宗亲,险些葬送大唐王朝;在父位,子都难保,痛失二子。帝王家庭尚且如此,可见,平民百姓家庭不知有多少在尊(父)位、德不配位,小则家庭不和、家业不兴,大则灾殃涟涟、百哀难兴。
  • 3、身居“小”(野)位,德不配位,亦有灾殃。
  • 《晏子春秋》记载春秋时代,晏子设局:“二桃杀三士”,轻易除掉让齐景公心忧的三位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除掉三个“威胁”……这里讲述一个“一树杀三亲”的野蛮、愚昧的悲剧:大约在十年前,我在株洲市一医院住院。一天,从株洲县一农村转来一位受重伤的壮汉,由于受伤太重,医治不到半小时就去逝了,没几分钟,又从中年壮汉老家传来噩耗,他哥哥听到弟弟的死信后羞愧、后悔不已而喝农药自尽……原来,老哥俩为争自留地界上一棵有争议的树,俩兄弟吵得不可开交,并发生了肢体语言,老哥的儿子看到父亲吃了大亏,气得拿起锄头向叔父头上猛击,致使叔父命悬一线,才送到株洲市一医院抢救不久就去逝了,老哥看到弟弟因自己而死,羞愧难当、悲愤不已,含恨饮毒自尽……一棵树,杀了老哥俩,外加杀人者的死刑,真可谓“一树杀三亲”!可悲啊,自私、狭隘、愚昧才是真凶!
  •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违背中庸之道,德不配位,家庭招灾,家族遭殃!

  • ​ 二、论德行,“善”莫大焉。
  • 立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 “成功不能以丧失道德为代价”,否则,“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秦人李斯,为了升官,向秦始皇进谗言,致使劲敌韩非子身陷囹圄、自杀身亡;建议秦始皇焚书坑儒,背上儒家千古骂名;篡改秦始皇临终诏书,废扶苏立胡亥,制造了臭名昭著的“沙丘之谋”;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被秦二世、赵高腰斩于市。东汉吕布,为了成就自己,先后两番认义父又杀义父,成了反复无常、无德无义的小人,被世人诟病的“三姓家奴”;最后刘备不顾“辕门射戟”之恩反而以“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 提醒曹操而被杀。近代汪精卫之流,卖国求荣、丧心病狂、认贼作父、戮害同胞,令世人皆嗤之以鼻,最后不得善终,被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 1、“天下至德,莫大于忠”。
  •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有了忠诚这样的“本”和“道”,从政,方能建功立业,政通人和,兴国安民。
  • (1)“忠恕包容,宰相肚里可行船”。
  • 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兄弟、族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巷”因此而成。在安徽安庆,流传着这样说法:“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指的是张英家庭。张英的儿子是大名鼎鼎的张廷玉(1672-1755年),为康熙时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乾隆时加太保,为官康、雍、乾三代,历半个世纪宝刀不老,为二千年封建官场之罕见。他有这样的官场作为,应该说是他得益于父辈、祖辈淡泊致远、克己清廉的家风。“六尺巷”在父辈那里宽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宽了万丈,“心底无私天地宽”,心胸因此坦荡而无垠!张英、张廷玉父子二人在清初康、雍、乾盛世为官数十年,参与了平藩、收台湾、征漠北、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制订和实行。对稳定当时政局,统一国家,消弭满汉矛盾,强盛国计民生都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二人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学士,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相。同时二人还是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也是实践“三纲五常”的光辉典范,尤其是“忠”骨铭心——“忠君”,“官”至三朝元老;忠民,留下“六尺巷”佳话,民心归顺,国强民富!
  • (2)“精忠报国,死而后已”。
  •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母说:"国难当头,你怎么打算"?"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母亲听了,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对儿子的希望;于是,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刺字……"精忠报国"就永远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 ​ “直捣黄龙”,金牌阻军。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大破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把金兀术打得大败……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率领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复江山时,皇帝赵构怕岳飞打败金兵后,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了了,因此和奸臣秦桧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秦桧还诬告岳飞谋反,将他关入监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岳飞死时只有三十九岁。他一生谨记母亲的教诲,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忘记“精忠报国”四字。

  •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到底出自何处?相信你亦有同感!
  • 2、“天下之仁,莫大于诚”。
  • 《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周易》:“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 因此,人必须遵循天道,说真话,做实事,不要虚伪。又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意即,一切事物没有“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孟子曰:“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是天道真实无伪的本然状态,故曰“天之道”。“思诚”,真诚无伪,既不自欺,亦不欺人,故曰“人之道”。可见,天道人道其实就是一个“诚”,是天理的本然。“‘诚’,在道,则为实有之理;在人,则为实然之心”。因此,诚信是天地万物实实在在的道理,是人实实在在的心性。
  • 是故,子曰:“内不自欺,外不欺人”。因此,诚信是经商的灵魂,经商,必须以诚信为本。
  • “儒商犒秦,郑国得救”。《左传》: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弦高犒秦师,挽救了郑国的灭亡。马克思主义的义利观认为: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与他的利益有关;但要使个人利益符合全人类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说:“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作为商人,弦高之举,的确此乃非常可贵的义利观:国家利益至高无上,个人利益必须符合国家利益,为了国家利益,就算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辞。这种儒商义利观,就算在今天,也永远不会过时,并且必须大力发扬,因为,它很好地处理了“个人与国家的利益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
  • 诚信之要,关键在于“诚”:有“诚”,方才有“信”;“欺诈”,不可能产生“信”;故子曰:“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 “诚”是天地人三者之间沟通的纽带,是人们追求幸福的指引者和教育者。正因为“诚”似乎这么高不可攀,使人们觉得遥不可及,以至于孔老夫子都不禁感慨:“民鲜能久已”!而其实,人是要通过道德修养,“择善而固执之”,我们便可以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至诚至信的境界。 ​
  •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到底出自何处?相信你亦有同感!

  •  3、“天下之善,莫大于孝”。
  • 子曰:“百善孝为先”。故“天下之善,莫大于孝”。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惟孝且悌,善之根本,仁之根本,道之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儒家把孝、悌、忠、信称为“四德”:“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孝悌是做人的重要美德和行为准则。儒家将父子相亲、兄弟和睦、夫妻和谐视为家庭健康运行的标志;儒家亦将孝悌视为能否出仕(从政)的“门槛”,故有“举孝廉”之举。《礼记》云:“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反之,则是家庭的不幸:“是故四马不和,取道不长;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家室大凶”。
  • 可见,“孝”文化是“和”的根,“孝”在维系中华传统大家庭的和谐稳定方面作用非凡,“孝”已奔涌入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到底出自何处?相信你亦有同感!

  • 三、立人先立德,有德走遍天下
  • 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社会主义道德观也好,儒家传统道德观也罢,二者既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相互依存,都是中华文化精粹。因此,“德”,对个人、对社会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无德,寸步难行;有德,走遍天下”!
  •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到底出自何处?相信你亦有同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