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房价大幅下跌,那么继续还房贷和将房屋丢给银行,哪种方法个人的损失最小?

coco賈鴻超

就世界范围而言,房价大幅下跌,跌到资产净值低于所欠房贷的情况下,业主确实是要面临两种选择,究竟是该继续撑下去,还是把房子干脆扔给银行,让银行一起倒霉。

在香港,这种情况又被称为负资产,当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有不少房主变成负资产,比如王菲,比如钟镇涛,钟镇涛在1996年香港楼市处于顶峰时,与前妻短期借款1.54亿港元,"炒买"港湾道会景阁4607室等5处豪宅和其他项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香港楼市下滑,其所购各项目大幅度贬值。由于部分贷款利率高达24%,其所余本息滚至2.5亿港元。最终法院裁定钟镇涛破产。钟镇涛的个人破产事件曾经被媒体追踪了很多年,好在后来缓过劲儿来。

但在中国内地,实际上根本没有两种选择,只有一种选择,也就是你必须扛下去,把贷款还清,因为中国没有个人破产法,中国的住房按揭贷款合同及购买住房者的债务责任,也与欧美国家是完全不一样的。

业主想在主房资不抵债的时候把房子抵给银行,债务一了百了,在合同上就是不支持的,你看哪家银行的住房按揭合同规定房主对债务要承担有限责任?没有。你想宣布个人破产无力偿还也不行,只能硬扛到底。

房贷无限责任是中国需要改的地方,应该与欧美接轨成有限责任,这是对购房者个人基本权利的保障,也因为实行"房贷无限责任"的国家, 让普通老百姓最大限度地承担房地产市场风险, 商业银行在核发房贷的时候, 对房屋价格的疯狂上涨并不特别担心, 银行只关心客户的资产状态和支付能力. "房贷无限责任"的直接后果就是, 更容易让商业银行敞开大门发房屋贷款, 形成房地产印钞效应。

在中国,房子就是很多老百姓的一切,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期待更加完善。


政商内参

90年代初,日本东京的房地产泡沫被刺破,楼价暴跌,结果是:房子归银行,你继续还贷款。很多现在头发都已经白了的人,房子没了,却还在还银行房贷。这是真实的故事,你也可以查查香港的案例,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你买房子的时候是50000/平米,买了一套120平方的,为了方便理解,不计算其他费用。也就是说你的房子是600万元,首付三成180万元,然后从银行贷款420万元。银行为啥会贷款给你呢,是以你这套600万元的房子为抵押。说白了就是,你用你600万的房子从银行贷款了420万元。你用20——30年时间还清420万的贷款+利息,预估你要还700万还要多。

但是,第二年房价跌了,跌到了20000/平米,你的房子只值240万。你也不想还房贷了,银行不干了,你拿一栋240万的房子贷款了420万,所以银行要你把那180万立刻全部还给银行,但是你没有现金还款。于是银行就把你告上了法庭,然后根据贷款合同上的条款,你的房子判给了银行。此时,你还欠银行180万的债务。

这不是个故事,这是真实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多次,还将继续发生。在日本/美国还有香港都发生过。房价跌了,你怎么样做损失都不会小。所以,有一套房子住就够了,投资的话就要估计一下自己的实力,炒房就算了,到时候把自己搭进你都填不满坑。


嘟嘟读读

假设房价大幅下跌,必须选择【继续还贷】才能让自己不亏。我们来用专业算法算这笔账。

首先我们要搞清两个财会常识:(1)资产不等于可支配财富;(2)不动产无论如何增值或贬值,只要所有权不发生转让(绝大部分情况下),就不会产生盈利和亏损。

甲2015年贷款买了套100万的房子,30年还清,那这未来30年每月还款金额是通过买入时点房价测算出来的,即无论以后涨跌,每月还贷金额对应的都是100万房价。假设2020年这套房跌到50万,甲心里肯定非常不爽,感觉多花了冤枉钱,其实不然,只要继续还贷、不让银行收走房子,这就不亏,因为资产所有权没发生转让,没有产生结清亏损或收益。资产缩水的同时、可支配财富并没有变动。

我再讲透彻一点,假设你买了只股票,无论涨跌,只要你不卖就不能兑现亏损或收益。当然,股票一般以公允价值计量、不动产以成本法计量,这是会计知识,我们不细讲。只记住一点,这房不转手、只要还属于自己,无论涨跌,都是心理感觉、而不产生真实收益或亏损。

其实,在当前情况下,房价不具备大规模大幅下跌条件。随便弃贷,征信报告会有污点,以后很难再贷款,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只要自己经济条件允许,就保持定力、守信守约~



放牛王二娃

目前房子有两个功能,投资和自住。

咱们分别来分析一下,房价下跌后,应该继续还房贷还是将房子丢给银行。

1.投资。

能投资房子的,就有一间以上的房子了。

假设房子原价100万,首付3成,贷款70万,过了几年,房贷余额是60万,但房子跌价只价值30万。

如果继续还房贷,账面上是亏了70万,而且还要继续给银行利息。但房子还是我的,说不定以后还是会有涨价的可能,并且信用记录还是很好的。

如果不还房贷了,丢给银行拍卖,别以为银行拍卖后就算了,因为房子只价值30万,但贷款余额是60万,也就是还有30万依然是要还的。这样明确亏了70万后房子也没了,并且背上多笔不良信用记录,以后房价上涨了也不关事了。

账面亏70万+房子还在+信用良好+未来涨价可能。

明确亏70万+房子没了+信用不良+无涨价了也不关事。

两个情况就自己选择吧!


2.自住。

难道房价下降了就不住房子了?

肯定是要继续住的呀!

房子都丢给银行,那住哪呀,肯定是要继续还房贷啊。

最后大家要明确一个概念,贷款,是银行借钱给你买东西,可以用于买房,买手机,去旅游等等,银行借出去的钱就要收回对应的本金加利息,所以无论房子涨跌,银行都是要收回一样的金额,并不会房子涨价了就收多点,也不会房子跌价了收少点。

房子贷款了70万,就算房子只价值30万,银行也是要收回70万贷款的本息,拍卖房子仍不足以还清贷款的,还要另外酬钱偿还的。


90后行长

这个事情看似简单,实际上比较复杂,卖还是不卖不能简单下定论,至少要综合几个情况:

比如说房子是自住还是投资,如何是自住,房价下跌你就不需要住了么?止损以后睡大街?这显然不可行。



卖了以后租房子?房价下跌不意味着房租也下跌,以北京为例,现在租个两居,户型不好的还得六七千,几年以前买房子的,现在还贷款每个月差不多也就这个水平了吧?

更不要提自己房子和租房子归属感的问题了。

即便房子是投资,卖不卖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啊。如何房价下跌,但房子总价仍然高于你要还款金额,那还是得继续还,否则之前的首付和已经还了的钱岂不是都打水漂了。



如果现在的房价远远低于你的剩余还款额,才需要考虑是不是要卖房,这样你的损失才会更小。但真到这个时候,能不能卖出去就是更大问题了。

还有一种非买不可的情况是你不能按期还银行贷款了。

这两种情况才需要考虑卖房子的问题。


逸然决然

不管房子自住还是投资,不管房价涨还是跌,宁可低价处理千万不要把房子断供甩银行。要知道断供甩银行的后果。一:银行有的是办法会把房子低于市场价的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的价格来处理。对于不够其余款部分还会要求你继续还。假如当前你100万万的房子,首付30万,贷款70万本银行利息另算,还款期限30年,应付款加银行利息月供3800元。已经还款3年,3年总供11.4万元,这时资金不足想弃供甩银行。银行会把100万的房子低于市场价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的价格让法院拍卖。也就是说100万的房子银行会50万卖掉,加上总供11.4万元,一共51.4万不够银行所贷钱款与利息。这时银行也会继续让你还剩余钱款。当你向银行贷款时,银行也会在合同中加上风控(风险控制)这条。二:当你把房子🏠弃供甩银行时,你已经进入银行黑名单。何为黑名单:就是你与你的家人今后都不可能在银行贷到一分钱的款了。也就是说你的处理方式透支了你孩子的借贷资源。你孩子以后要买房或创业在银行永久贷不了款了。这也是银行与你签合同时会加上的风控。三:一旦成为银行老赖黑户,火车票,飞机票,也买不了。到时手机也给你停了,或者一通电话就设置铃声为老赖。出行困难,沟通困难,就困在原地不动比死还难受。这也是银行风控的一部分。银行就像诸葛亮,你就是老百姓,永远也玩不过银行。还是老老实实的合理处理房子🏠吧。😄😄😄


心静唯美LHJ

1、如果房子还没有跌到你的买价,那就继续持有房子。

比如说,你是10000块钱每平买的房,后来房价涨到了20000块每平,这翻番的涨势你喜不喜欢高不高兴。可是,凡事物极必反,在摸到高峰时还是骤降至下,跌倒了15000块。这时候咋办呢,是不是内心隐隐作痛?要不要把房子赶紧卖掉?如果趋势已经形成了,或许赶紧出手是比较好的选择。可是呢,买涨不买跌,这就好像股票的跌停板,你想卖别人还不买呢?不过,还没有跌到成本价,也许有触底反弹的机会,那就继续持有吧,如果是贷款就老老实实还房贷。



2、如果房子已经跌破你的买价,出手没人要,还深不见底,那就干脆甩给银行吧。

比如说,上面的房子跌到了8000元,已经跌破了成本价。这个时候,可能更没有人接手了。而且,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房价还将进一步下跌,那可怎么办呢?这时,如果我们只以资产保全为目的的话,那就舍弃个人信誉吧,把房子甩给银行吧!谁让你们当初助纣为虐鼓动房价上涨呢。



3、不过,咱们国家还不允许信用破产,你想甩锅都难,只能继续老老实实还房贷,傻眼了吧。

4、话又说回来,房价可能出现那种跌势吗?不说未来,起码五年之内绝不可能,除非你的区域、楼盘已经烂到顶了。


文言状语

泻药。

道理很简单,我借了一个亲戚100万元做生意,亏了一半,不想还钱,我就跟亲戚商量要不把生意丢给你,钱我就不还了吧。

这种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谁都会有。

但如果真的这样去说了,亲戚肯定就不同意啦,人家心里会想,好嘛,你丫的借钱时怎么不说赚了分我点。现在亏了才让我来处理这个烂摊子。

我脸厚,直接就跟亲戚说要钱没有,要命只有一条,你奈我何。

这下亲戚彻底把我给看透了,嘴里可能依然好言相劝,心里却是无数个mmb。

终于闹翻了,亲戚拿你没办法,只有找你的父母、儿女甚至兄弟姐妹。

你在家族里的个人信誉彻底完蛋,以后问谁借钱谁都不会再借给你。还会觉得你是个白眼狼、混子、癞皮狗……

现在这个借钱的亲戚是银行,是比你任何一个亲戚都要有能量和权力的存在。

它会强制没收你的财产,还会恨不得让全国人民知道你的“光荣事迹”。

所以,朋友,你确定这损失不会折磨你到死吗?


感观猎人

从一个银行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楼主题目中所述的情况未免太异想天开了,当房价大幅下跌时,借款人仅有一种选择那就是硬抗到底,并不存在将房屋和债务一同丢给银行,由银行善后的可能。


从日本楼市崩盘到香港房地产重挫,房产泡沫破裂的事情屡见不鲜,但无论哪次事故的发生最终受害的都是购房者和炒房人。

举个例子加以说明,假如购房者买房时房价为1万元每平,那么一套150平的房子粗略支出为150万。购房者在付出20%也就是30万的首付后,其余款项均贷款取得。如果房价大幅下挫,由1万将至5000元,那么房产价值也就由150万将至75万。此时贷出的120万与房产评估价值75万有45万的风险敞口。此时购房者不要想着将房贷、房产这个破篮子丢给银行一了百了。多数银行的做法会要求购房者补足抵押物价值或提前部分还款,如果购房者无法达到上述要求,那么大概率下银行会申诉并请求强制执行,从而造成房子没了还要背负巨额负债。


knight1

这个问题大部分回答都继续还贷。而我的理解是那还需要银行给你一个还贷的权利。

按照贷款的游戏规则,你把房屋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五百万,按上述问题作最坏的选择——三十年等额本息贷款。

大致上你的抵押房产小幅波动的话应该价值在五百万左右。假设还贷开始三年后,突然这套房产价值变成一百万了,按照计算方法的确是继续还贷和放弃还贷在这个时间点亏损一样,而继续还贷还能留着房产未来升值的可能性。

但是你们不要忘记游戏规则,银行是因为你有价值五百万的抵押物才同意给你贷款五百万的,现在抵押物只值一百万了,你必须在短期内做出选择:

第一种、一次性还贷四百万,使得你的抵押物与贷款额一致。

第二种、你把另一份抵押物交给银行直到抵押物与贷款额一致(这种状态算最好了,例如抵押有价证券,经评估的珠宝古董等)。

第三种、就是大部分人将会有的状态——限期内无法满足银行条件,房屋没收,同时还有大量贷款,估计银行还会给你买个死亡保险捆绑了……

所以你想还贷?那时候不是你还有一个固定职业,收入足以还贷就够的,还需要银行给你还贷的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