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工資要改革了,這有什麼意義?

城北渣渣灰

5月25日,國務院發佈了國企工資改革的相關文件,總共有六大方面,其中核心的是第二條,即改革工資總額決定機制。文件中提到,工資改革的目的是增強國企活力、提升國企效率,充分調動國企職工的積極主動性等等。

這對國企的效率、效益的提升意義重大。

企業的本質和主體是人,要提高國企效率,最終還是要調動人的積極性,如何調動積極性?簡單說就是貢獻大的多拿,貢獻少的少拿。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此次的工資改革並非全員普漲,而是工資與績效聯動。就是說效益好的才能漲工資,效益不好的不但不漲還有可能會降。漲工資也有一個度,不能超過經濟效益增長的幅度範圍。總體而言就是加強全員績效考核,讓工資與業績和實際貢獻掛鉤,既能漲也能降。

那麼哪些行業企業效益好呢?財政部數據顯示,1-4月,國企利潤總額10054.9億元,同比增長18.4%。其中,鋼鐵、石油石化、煤炭等行業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均高於收入增長幅度;有色等行業利潤降幅較大。按照上面說的工資調整標準,那麼有色、電力等等這些效益不佳的行業就可能面臨工資總額下降的風險。從這方面可以倒逼一些國企的轉變。

這次文件中還特別提到,那些處在生產一線、以及擁有高技術的員工將是漲薪的主要方向。今年3月發佈的《關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中就提出,國企工資總額分配要向高技能人才傾斜,高技能人才人均工資增幅應不低於本單位管理人員人均工資增幅。

此外,調整過高的不合理收入也是一大重點,這是國企內部分配飽受詬病的問題。目前,國企一線職工工資普遍不高。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國企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商業服務業人員、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等處在一線崗位的國企職工年平均工資分別為65991、50235、64620元,而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7569元,也就是說上述三類一線職工的工資都達不到平均線,更不及管理人員年薪的50%。未來這種工資相差懸殊的狀況將得以調整。


每日經濟新聞

本人在央企下屬三級單位工作過三年,可以說國企的工資改革對於國家和個人都有著重要意義,改革的目的是為了使經濟獲得更好的發展,工資的改革使國企員工的收入更加合理,從而更好的留住人才,使人員構成更加合理。

那麼,為什麼要進行工資改革呢?

首先,一些國企的人員工資差距很大,收入分配及不合理。我原來的單位,管理人員的收入是工人的兩到三倍。

其次,一些國企的員工的收入基本固定,對於一個級別的同事,收入差距不大,這就很大破壞了員工的積極性,正如一些員工所說,“幹不幹都那點錢”。

最後,一些國企的“老員工”收入較高,但是目前所創價值較少,這也給破壞了一些年輕人的積極性,會是他們覺得我幹活比他們多,為什麼工資會比他們少那麼多。

綜上所述,國企改革是我國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改革已經到了深水區,涉及利益較多。但是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階段,工資改革能夠使員工收入更加合理,從而提高員工積極性,創造力,才能更大的發揮國企的優勢!

以上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