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承受之重——熊市中戰略抄底的代價

不可承受之重——熊市中戰略抄底的代價

不可承受之重——熊市中戰略抄底的代價

熊市大幅或長期下跌後進行戰略抄底這種方法表面上看實際風險是有限的,因為畢竟有實實在在的價值擺在那裡。但最後即使有所盈利也並不代表這是一筆成功的投資,相反可能會付出超乎想像的綜合成本。

熊市的一大特徵就是漫長,長時期地在低位窄幅振盪,夜以繼日地受低迷行情無邊無際的非人折磨。實際價值決定向下空間已很有限,但現實又不具備反身向上的基礎,所以在一個狹小的區間內做鐘擺運動,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一片迷茫。只能等,等著現實的改變來讓低迷的行情復甦。按專業術語,即以時間換空間。也許我們能走運抄到一個不錯的低點,給戰略做多開一個好頭,但在此後漫長的等待收穫之中,首先付出的就是時間成本,也就是機會成本。

一段時間內全副心思關注著自己的持倉品種,無論是佔用資金還是備用資金都為所投資的品種束縛,不敢輕舉妄動。這就意味著喪失了對其它品種的交易機會,尤其當自己的持倉處於微利甚至虧損的狀態,而其它品種有更好的交易機會時(表現在趨勢性強、波動大、交易氣氛熱烈或者其運行規律更合自己操盤的個性口味亦或一段時間內自身對其把握性更大等狀況),這種隱性的機會成本就顯得更大,而且也更直接。至於為什麼會弔死在一棵樹上,那是我們倔強的性格、頑固守舊、不肯變通的思維所導致。

不管現實生活中性格是如何,一旦接觸了期貨,就或多或少會把這些天生跟投資為敵的性格喚醒或者加強,從而埋下失敗的種子。尤其對於中國人而言,本性中就多倔犟和因循守舊之氣,否則百餘年來的社會轉型也就不會如此困難。又傳統文化中重君子、輕小人,所以潛意識中就多“從一而終”、“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的大丈夫氣概等等體現對信念的執著堅守,而多少有點“愚忠”的信條,恰恰缺少對投資而言最為寶貴的“油腔滑調”、“見風使舵”等在現實中為人所不齒的意識。至於不肯認錯、千方百計尋找理由委蛇卸責、自圓其說或阿Q心理作怪而採取自我安慰的精神勝利法、滿腦意淫從而錯上加錯,則更是我們的強項。說這麼多,無非是想表明,即使我們認識到了時間成本的存在,也會視而不見,而任由它擴大。

除了上述這個機會成本外,第二個成本是很現實的移倉成本。在熊市中,一般各月份合約間呈正基差排列,而漫漫熊市要求我們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那麼換月移倉就是不可避免的。正基差使得每換月一次,就要額外支付一筆新舊合約間的升水成本,熊市在底部“蠕動”的時間越長,意味著換月的次數就越多,那該項成本就越大。而就農產品而言,一般一年一週期,兩個週期間相連比較緊。如果連續幾年的豐收,上一年度的熊市還沒結束跡象,抄底的多頭還苦苦掙扎著沒緩過勁來,緊接著又迎來了新的市場年度的豐收,那麼就意味著產品的底部價值要進行新的向下評估確認了,這對不停換月抄底戰略做多的投資者而言不啻是惡夢。

第三個是加倉成本。即因為強烈的單邊行情的預期,往往在有突破震盪箱頂跡象時匆忙加倉,稍理智一點的則是在突破未果回落過程中於相對低位加倉,以期待下一次突破。無論哪種方式,最後必然的結局是再度被套,反而推高了成本。而在熊市長時期的低位震盪期中,這樣的來回搖擺會有很多次,甚至有幾次會出現暫時有效突破箱頂的假象,即所謂的假突破,此時若重倉介入,那後果將更是雪上加霜。或者可以從理性的操作角度講,知道突破失敗,就將加倉部分止損。且先不說此時戰略做多的心態導致任何一次開倉都不願止損這樣一個事實,因為跟心理目標比起來,即使箱頂最高位的價格也是很微不足道的。即使能忍痛止損,但震盪行情的特點會使得這樣的開倉和止損是一種來回自打耳光的舉動,這就導致有了幾次這樣的經歷後,下一次就更不願意止損了。

第四個成本是受無盡熊市折磨煎熬的精神成本。自信的喪失、熱情的冷卻乃至冰凍、意志的消磨,一切以前所具有的良好交易狀態被這隻“大狗熊”以殘暴無情的方式所啃噬殆盡。給以後的交易蒙上一層厚厚的心理陰影,如果不能得以調節恢復,那麼將成為未來交易生涯的絆腳石,這又是一筆不可計數的透支未來的成本。

一般而言,農產品畢竟靠天吃飯,又多為一年一度的生長週期,所以熊市中盤局的時間不會太久,但若基本面惡劣的話,也是不可想像的。若週期更長的工業品確立進入熊市的話,則其底部橫盤的時間將會更漫無邊際。於是上述成本就更大。

這就是逆勢抄底的代價,而越是數年大底甚至歷史大底,這種成本就體現得越明顯,從而也就越巨大。也許憑著堅忍的意志,堅持到最後終於獲得可觀贏利,但是如果能夠將上述成本量化的話,那麼會發現,所得盈利與之相抵,不過大致平衡,甚至負收益。逆勢而為永遠不可能得到想像中的超額利潤(儘管可能最後名義上是得到了,但無形的代價使之黯然失色,失去本有的意義),活下來已是上帝的仁慈!

不可承受之重——熊市中戰略抄底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