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非機動車相撞,為什麼機動車要承擔10%的責任?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汽車的普及率很高,還沒有購入汽車的家庭或者是還沒拿上駕照的人們也需要交通工具來幫助出行,於是有許多人選擇非機動車,最常見的就是平時說的自行車、三輪車等。馬路上通常分劃有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窄窄的道路除外,畢竟由於空間大小的限制很難再劃分。

和非機動車相撞,為什麼機動車要承擔10%的責任?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都應在各自的“地盤”上行駛,但隨著車流量的增加,以及交通基本安全知識的普及不夠到位,部分非機動車主開著車闖入機動車道,穿梭於機動車之間,特別是“見縫插針”的行為,特別容易影響交通安全引發事故。當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相撞,非機動車被判定為有主要責任時,作為機動車主也要承擔十分之一的責任,明明是非機動車有主要責任為什麼還會這樣呢?機動車在哪做錯了嗎?機動車被不公平對待了嗎?

和非機動車相撞,為什麼機動車要承擔10%的責任?

身為機動車主自然是沒有錯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非機動車人群相對來說處於“弱勢”,若是相撞,損失更嚴重的大部分情況下回事非機動車主,但相關法律已明確規定機動車的行駛規範,做到了保護非機動車人群的利益和安全,具體法規是這樣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條一款規定:“機動車駕駛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操作規範安全駕駛、文明駕駛。”

和非機動車相撞,為什麼機動車要承擔10%的責任?

但在實際發生事故的時候,事故現場情況比理論上要複雜,判定雙方責任也不一定完全正確,有時甚至還會出現無法判清雙方責任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交警一般來說在判責時就會根據保護弱小的原則稍微做出“偏袒”,讓機動車主承擔更多的責任。

和非機動車相撞,為什麼機動車要承擔10%的責任?

除了出事故時機動車車主受傷較小這一個原因外,還有就是機動車一般會購買各種保險,如果是家用轎車的話,有交強險等,這些保險能在事故發生時為機動車挽回一些損失;反之,對於非機動車來說,少有非機動車會買保險,自身就少了一份保障,因此這也是機動車主在事故時應承擔責任的一個原因。


和非機動車相撞,為什麼機動車要承擔10%的責任?

知道了這些原因以後,作為機動車主的你還會覺得不公平嗎,實際上並沒有,只不過非機動車主是用自身的風險來換取你的責任,因此就不要抱怨無緣無故要承擔責任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