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哪些人要艾灸,看看有你嗎?

我國民間有“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之說,意思是講在冬季、尤其是“三九”天,如果合理的進補養生調理,能有效的調節人體的臟腑、陰陽、氣血,使之趨於平衡,對健康大有裨益。

冬季艾灸正當時

冬季屬陰,人的身體受到天氣的影響也會出現陰盛陽衰狀態,各個臟器的生理功能也隨之變化,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中醫認為,冬季的養生,以補陽、藏陽為主。

冬季哪些人要艾灸,看看有你嗎?

在中醫外養法中,艾灸補陽在冬季也是尤為重要的。而艾草屬陽,燃燒後作用力更強,所以艾灸是補陽的最佳養生法。

所以,這個冬天最愜意的事莫過於,坐在家中的陽臺下,曬著太陽,靜靜做艾灸!

哪些人適合冬季艾灸?

一、脾腎虧虛,陽氣不足者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在冬季會表現出面色淡白,精神萎靡,懶言懶語,嗜睡喜臥,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腰痠腿軟,小便清長。這些均是脾腎虧虛,陽氣不足的表現。 人之陰陽與生俱來,需要通過後天的水谷精華不斷補充,才能維持長久。有這方面表現的朋友,尤其是現代白領,要好好抓住冬季,做下艾灸,補充陽氣,為來年的好身體打下基礎!

二、陰陽失調,久寒侵體的人群

艾灸療法的產生,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曆史。所謂艾灸,就是通過煙燻火灼把艾草的藥力通過穴位經絡帶到人體的病痛之處,借其溫熱刺激及藥物作用,溫通氣血,扶正祛邪。艾灸具有調和陰陽、溫經驅寒、溫陽補氣等治病養生功效。

諸如肩周炎、頸椎病、腰椎病等骨關節痛症;以及婦科痛經、宮寒;還有哮喘、慢性胃腸炎等因陰陽失調,久寒侵體引起的症狀,在冬季艾灸,可以得到最佳的驅寒補陽之功!

冬季艾灸這4個穴位補陽

冬季哪些人要艾灸,看看有你嗎?

1、命門

命門,又名督脈之穴,位於背後第二腰椎棘突之下與臍相對。命,人之根本也;門,出入的門戶也,其氣與腎通。命門之火就是人體陽氣,從臨床看,命門火衰的病與腎陽不足證多屬一致。本穴因其位處腰背的正中部位,內連脊骨,故艾灸命門穴可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強腰膝固腎氣。艾灸命門穴又疏通督脈上的氣滯點,加強與任脈的聯繫,促進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運行。

2、大椎穴

冬季哪些人要艾灸,看看有你嗎?

中醫認為“大椎通陽”,因為這個穴位是督脈與六條陽經的交匯點,大椎是調節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艾灸大椎穴可以通絡散寒,這也是緩解全身怕冷的重要方法。

3、足三里

冬季哪些人要艾灸,看看有你嗎?

該穴位於外膝蓋眼下方三寸(四橫指寬),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屬於陽明經穴,陽明是多氣多血之經,對於經絡氣血的通暢關係重大。如果能每天堅持艾灸此穴可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

4、神闕穴

冬季哪些人要艾灸,看看有你嗎?

溫暖這個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陽氣,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可以經常艾灸神闕穴。

冬天艾灸是進補的重要時期。艾灸療法可以通過俞穴或者病灶部位,直接供應人體能量,減少脾胃的負擔。冬令以艾灸之,勝過藥補和食補,讓進補事半功倍!

提示您在艾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彆著涼了,並且不要再密閉空間長時間艾灸。還有其他艾灸禁忌希望您瞭解清楚後再灸,以免影響艾灸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