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明杰讲述30年来基层法院为民提供司法服务的发展变化

“整体上,这30年来我们海南法院都有着很多可喜的变化,每一位经历者都感同身受,这和30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一致的。但我们却有着一直不变的传承,那便是扎根基层,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化解纠纷、解决难题。”作为在岗已经33年的优秀人民法官,现任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院长的纪明杰说,法院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未改。

30年前出门办案骑自行车

现在巡回法庭车开到村里

1985年,纪明杰进入陵水法院工作,2016年11月调任到白沙法院。

“你如果现在到全省各个市县的法院和法庭走一走、看一看就能看到,我们的法院和法庭都拥有了完善的办公办案环境,优良的办公办案设备,方便好用的审判系统;科技法庭实现了全覆盖,庭审录播、证据展示乃至网络直播都可以轻易实现,这些放在30年前根本是无法想象的。”纪明杰感叹,建省初期法官出门办案靠自行车、摩托车,甚至一双腿走路。如今各个法院都已经配备了办案用车,巡回法庭车,方便到村镇农场流动开庭。纪明杰表示,像陵水法院的椰林法庭、新村法庭以及白沙法院的七坊法庭,就是近年来全省基层法庭建设的缩影。

“哪里的群众需要我们,我们的办案足迹就走到哪里。”这是纪明杰早年在当书记员时老法官对他说的话。如今,他经常用来勉励年轻的干警,希望干警们在工作中能继承这种扎根基层、吃苦耐劳的精神。

纪明杰讲述30年来基层法院为民提供司法服务的发展变化

法官上门服务化解矛盾

特色巡回法庭从无到有

2007年10月,纪明杰调任到陵水法院新村法庭当庭长。

“很多渔民、村民不懂法律,也不懂打官司,所以我们尽量上门服务,采用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法官们在渔排巡回办案的时候,也达到了普法教育的效果。”纪明杰笑着介绍道,在渔排巡回法庭的启示下,新村法庭根据实际情况,还陆续成立了瓜菜巡回法庭和旅游巡回法庭。每到瓜菜收购季节,法官们便到瓜菜收购的田间地头现场办案;在各旅游景点,游客因旅游消费发生纠纷,就可以直接通过巡回法庭现场调解。

特色巡回法庭的从无到有,让人民群众对法庭工作有了新的期待,也逐渐形成了“有纠纷,找法庭”的法律意识。

纪明杰表示:“作为海南法院人的一分子,我就是跟随海南法院30年的发展历程,一路前行,为群众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同时也实现了个人价值。”

纪明杰讲述30年来基层法院为民提供司法服务的发展变化

以前办案依法处理就可

现在注重调解办案技巧

原告叶某某一家几口人常年住在渔排上,1986年经当地政府批准取得了一块位于陆地上的宅基地准备建房居住。但宅基地上住着位8旬的梁老太,老伴已经过世,并常年独自居住在这里。叶某某对老人的遭遇很同情,没有将老人赶走。但到后来,梁老太逢人便说这块地是她的不肯搬走,经多次劝说无果后,叶某某无奈将梁老太告上了法庭。

纪明杰受理这起案件后,多次找梁老太劝说,又多次耐心劝说叶某某一家人,最终双方接受了调解意见。

“以前法官们在办案时可没有这种理念,都是根据当时现成的法规作出处理。我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能够理解基层群众真正所需所求,所以人性化办案在如今的司法理念中尤为重要。”在白沙法院,纪明杰经常叮嘱年轻的办案法官,要灵活运用办案技巧,尽量争取调解解决纠纷。要贴近群众,用老百姓听得懂、能接受的方式办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