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寶典:和 3-6 歲寶寶有效溝通的2個小竅門

3-6 歲孩子的世界更大了,話也多了,活動範圍由家庭延伸到了幼兒園,不僅有了一些功課或學習的活動,而且也開始體驗群體生活。對於他們而言,每一天都是充滿新奇挑戰的時光。因此一從幼兒園回到家,孩子便有許多急著想向父母報告或提出的事情,當然更摻有喜怒哀樂等比以前複雜的情緒。因此,他們更需要父母的反映式傾聽。

父母需要更有耐心地花時間傾聽孩子的語言和非語言信息,因為孩子的認知、情感較以前成熟、複雜得多,而且所有的詞彙也豐富得多(雖然有時會用錯)。學齡前的親子溝通與前一時期不同的是,父母須學習運用 " 我的信息 " 及 " 有限度選擇 "。事實上,過去的溝通也可能用到,只是在這個時期更經常用到。

育兒寶典:和 3-6 歲寶寶有效溝通的2個小竅門

1、運用 " 我的信息 "

所謂 " 我的信息 " 是指父母說話時多用 " 我 " 為主語來表達感受,例如 " 我很高興 " 或 " 我十分生氣 ",而避免用 " 你 " 為主語來指責或壓制孩子。例如 " 你讓我很生氣 " 或 " 你真沒禮貌 "。

使用我的信息是用一種尊重的態度表明自己的感覺,也是在鼓勵孩子學習尊重別人的感覺和權利;而使用你的信息則有太多的批評、責備等含意,且使孩子感到自己沒有價值,自尊心受傷,甚至易引發孩子的抗拒、頂嘴或充耳不聞的防衛心態。因此,在親子溝通中,父母碰到孩子出現不當行為或孩子行為侵犯到自己權益時,除了反映式傾聽之外,可以多使用我的信息。

一般而言,使用我的信息有 3 個步驟。以下舉例說明:

① 描述具體的事實

例如," 當我們要出門時,你還沒有準備好。" 切勿以偏概全,即使過去經常如此也不要說 " 你怎麼老是…… "

② 表達自己的感受

例如 " 我感到生氣 " 或 " 我很生氣 "、避免使用 " 你讓我…… " 或 " 你使我…… " 等你的信息之語。

③ 說明理由或原因

例如," 因為我們大家都要等你。" 或 " 因為延誤了我們去買東西的時間。"

這 3 個步驟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表達:" 當……我感到……因為…… "

" 我看到你動手推小表弟很不高興,因為你可能會使他跌倒,受傷。"

" 你跑到街上玩,那裡車很多,可能會發生危險,我非常擔心。"

2、給孩子有限度的選擇

學習自主和做決定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告訴孩子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是有限度的。使用 " 有限度的選擇 ",必須以反映式傾聽和運用我的信息為前提。以下舉例說明:

" 我知道你很喜歡在客廳玩,可是你的聲音太大了,我被吵得頭暈暈的。我給你兩個選擇:你是安靜點在客廳玩,還是到自己房間裡玩?"

" 你在餐桌上不好好吃飯,爸爸和我覺得很心煩,你是乖乖在桌上吃飯,還是覺得不餓,到客廳去玩?"

" 你用這種態度對我說話,我很難過,因為我覺得你不尊重我,你要好好地跟我說話嗎?不然我要離開這個房間不理你了。"

此時別忘了,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和語氣,才是有效的溝通。

其實,和孩子溝通的道理相信多數父母都懂得,但是實踐就比較難。為了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須多溝通,多總結,這樣才有融洽的親子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