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軍”入局能否扭轉無人零售頹勢

“正规军”入局能否扭转无人零售颓势

“正规军”入局能否扭转无人零售颓势

01

傳統零售嚐鮮無人零售

以實體門店為中心,輔以智能販售機和變形貨架,這是中國全家執行長林建宏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主辦的“2018中國便利店大會”上向外公佈的全家便利店在智能便利店模式上的新嘗試。

據林建宏介紹,在地鐵站、機場及市區辦公樓等面積較小的門店,變形貨架成為門店貨架的補充,滿足即時消費需求。變形貨架可應用於多種店型和商圈,目前已在上海江寧路和七莘路地鐵站推出,“有別於一般的自動販賣機,智能販賣機採用全溫層設計,消費者不僅能買到常見的飲料和零食,還可以買到全家特色的鮮食。”

02

保守佈局強化體驗

“正规军”入局能否扭转无人零售颓势

可以看到的是,較早一批受到資本關注的無人零售創業項目此前負面消息不斷。舉例來說,今年初猩便利被曝出大幅裁員、停運的消息;隨後便利蜂被曝“已鋪設簡易貨架的38個城市將全部撤站,大量員工被裁”;此外,每日優鮮便利購與小e微店之前也被報料出現無人貨架盜搶糾紛。

資本拔苗助長的無人零售項目在簡單快速圈地後,暴露出的不僅是行業發展瓶頸,還有商業模式的搖擺。因快速擴張而造成的運營水平落差,事實上直接反映了末端物流配送方面的痛點。同時,礙於供應鏈優勢薄弱,各家商品差異化不明顯,僅靠銷售快消品,客單價低,盈利問題無法解決。

林建宏認為,“對於無人便利店、智能便利店的話題討論很熱,全家思考的維度不是有人無人,而是有沒有消費者的需求。”這一觀點基本上代表了以實體零售商為代表的無人零售下半場選手的發展思路,需求和體驗成為關鍵詞。

03

依託門店發揮優勢

“正规军”入局能否扭转无人零售颓势

不管是貨架型還是門店型,傳統零售商在嘗試無人零售時,都選擇了將原有的門店作為依託,這也就分擔了無人零售項目在落地時的選址、商品配置和運營問題。相比之下,在過去一兩年時間裡,各式各樣的互聯網創業型無人便利店以BOX或者多組自助販售機組合的形式獨立出現,有資深零售業人士表示,這些無人便利店都是從B端出發,它們的宣傳口號經常是省卻人力費用,開店快捷,每天營業多少錢即可實現盈利,這些是做給加盟主看的。

在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看來,傳統超市結合無人設備的模式或將成為一種趨勢。目前市場上專門做無人貨架的企業,後端的配送、維護成本很高。而如果類似超市發等實體零售商以原有的社區生活超市門店為中心,在門店的收銀臺外,甚至進一步深入超市周邊的社區內部,搭載一批無人貨櫃,將會很有想象空間。一方面,零售的觸角進一步伸近消費者,使消費者購物更方便,另外也可由超市店員直接就近進行日常補貨、運營,效率和成本都相對更優。

“正规军”入局能否扭转无人零售颓势

精彩回顧

“正规军”入局能否扭转无人零售颓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