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夏朝在《山海經》中明確存在,但並沒有得到史學界的普遍認可呢?

茂茂171704448

現在的所謂史學界觀點(歐美為主),都是以考古為根據,那些否認夏朝存在的說法往往也是認為沒有夏朝遺址。現在啪啪打臉吧,已經發現多處遺址了。

但國際史學界還不承認,其實呢有兩個原因:

一,華夏曆史不同於其他文明的一點,就是有專門的人員或者說官員記載歷史,這是其他文明所沒有的,所以,以前沒發現夏朝遺址只有記載出現,就否認夏朝的存在這是不對的。看看歐美那些專家,歐美歷史才多少年?考古當然好考了,而夏朝歷史距今多少年,大約4000多年啊!

二,歐美意識形態註定了他們要貶低華夏的光輝。華夏文明的源遠流長,使得他們在精神上矮我們一大塊,否認夏朝的存在,就是硬生生截去了好幾百年的歷史,縮短了我們的文明史,打擊貶低我們,抬高他們。

同時,華夏民族歸屬感和自豪感,往往在我們面對民族危亡時,爆發出強大的民族凝聚力而力挽狂瀾,使得我們的文明生生不息。歐美磚家那樣做,也有打擊我們民族自豪感的目的。


古今縱橫談

說集體失言不準確,應該說相關說法並沒有得到史學界的普遍認可。要得到史學界的廣泛認可需要遵循歷史研究的一些普遍原則,比如是否有同時代或者相近時代的文字記錄,還有考古的相關發現,以及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於人類整體發展過程的科學研究發現等等,都要有非常確鑿的證據才可以。

《山海經》一書的記錄很神奇,但是其成書年代作者,都沒法給出確切的結論來,可靠性存疑。而且世界上的山川地貌,奇珍異獸,只是按照語言和一些歷經多次修改的圖畫來描述,除非有特別明顯的排他性的特徵,否則都可以有相類似的可以互相套用。這就跟現在去看鐘乳石,有人看著像猴子,有人說是猩猩,還有人說看著比較肥,是坐著的熊貓,看你怎麼解讀了。

有人提出夏朝在尼羅河和兩河間這個觀點,主要基於埃及和中國一些考古的發現和人類特徵的研究,比如古埃及法老的面具樣貌和現代黃種人的樣貌類似;還有發現的古代埃及法老的頭部塑像和中國典籍中對禹的描述近似;包括禹到啟的傳承時間和古埃及蠍子王的傳承時間近似等等,都不是什麼強有力的證據。但是有國人因此就提出了,當時亞歐非都是華夏族統治的,這個論點讓人大汗直流呀……

中國夏商周朝的確定,主要是根據《史記》、《竹書紀年》等等歷史文獻,而殷墟甲骨文的發現證明了商朝的存在。夏朝的存在一直沒有文字方面的證明,年代久遠的人類生活遺址倒是發現了不少,比如三星堆遺址、二里頭遺址,可以證明當時有人類在那個地方生活。但是按照史料記載,夏朝是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打破了原始社會的禪讓制度,已經發現的遺址中並沒有強有力的證據來證明這些。

夏朝的開始始於一個故事——大禹治水,如果能發現大禹治水的痕跡,或者證明中國當時處於大洪水時代也是可以作證史料的真實性。但是目前發現的類似遺址中,如喇家遺址,年代只能追溯到4000年前,這跟史料中記載的夏朝的時間有點出入。

夏朝既然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那就應該在中國土地上發現證明的材料,所以,還是努力在我們國家的土地上進行考古發現吧。相關的歷史研究機構也可以進行全民科普,提倡全民來集體尋找,發現相關痕跡跡象及時反饋,如果夏朝真的存在過, 總有一天會找到證據的。


奕天讀歷史

夏朝存在,這是毋庸置疑的。

今天的人,覺得既然夏朝存在,那為什麼沒有發現夏朝的遺蹟或者說文字呢?

有人說了,你看商朝存在,是因為發現了商朝的甲骨文,有明確的記載。所以我們承認有商朝。

你既然說夏朝存在,那給我證據證明啊。你看埃及有金字塔,有各種文字遺蹟,為何你們沒有夏朝的可以證明夏朝存在的證據呢?

要說證據,我們有不少的證據擺在這,他們視而不見,那今天就再擺一下我們的證據,然後我們再來調侃一下他們的證據。

1.孔子說過:“政典,夏後為政之典籍”。

《尚書·胤徵》中記載,《政典》是記載夏朝的國家體制和治國方略的典籍,也是我國最早的國家典章制度。

可見孔子說的並非空穴來風。

2.《山海經-海內南經》中記載:“夏後啟之臣曰孟塗,是司神於巴。人請訟於孟塗之所,其衣有血者乃執之。是請生,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陽南,丹陽居屬也。”

這裡介紹了夏朝的一個管轄之地。

3.《史記》中有《夏本紀》一卷。《孟子》《周禮》《左傳》《國語》等典籍中,亦偶有提及。

這都是夏朝存在的間接證據。

這些都是文獻的記載。我們再從其他渠道來驗證一下文獻的正確性。

《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禹乃遂與益、后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致孝於鬼神。卑宮室,致費於溝淢。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溼。命后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貢,及山川之便利。

這段記述裡明確提到了,大禹治水的情況: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

我們就從今天的地理結構上尋找一下大禹治水的痕跡吧。我接下來提供幾組圖片,有心人也可以自己去對比驗證。

先看下面一組:

水的力量,我們都知道非常的強大,洪水自古以來就是威脅人類生存的挑戰,歷史上留下的洪水氾濫給人類的影響的文獻,比比皆是。

雖然洪水的力量非常巨大,但洪水能夠沖斷山脈,然後還像用刀切開這樣的橫斷面,那難度還是非常大的。這個可以找你物理老師問一下。

好了,接下來再來一組,位置還是在長江上。

你看,還是這樣,長江水流到這裡,明顯的變窄了,同樣的還是直接穿過山脈,這難道是巧合嗎?

這些都是巧合嗎?如果說有幾處沒有太大的說服力,那下面這兩張圖呢

這是另一個地方哦。

一條河可以任意的沖斷山脈,那這條河真的是太任性了。

這些地方有幾個明顯的特點:第一個就是沖斷山脈而過;再一個就是,切口比較平整。

從這些遺蹟跟文獻記載相互印證,可以推斷出,大禹治水並不是虛構的,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抹黑是沒有用的。

有人會提出這麼一個問題,為啥大家口中說的夏朝的存在時間差別那麼大呢?

不僅僅是夏朝,我們就大家都認為存在的周朝的存在年份吧,也是有分歧的。

周八百六十七年指的是周國在岐山命名為周時為起點,周赧王結束,實則周朝滅商之後到周赧王只有七百九十年。

為什麼會這樣呢?

古人記錄年代往往是某一政權的起點至結束點,但舊朝的結束點往往不是新朝的起點,新朝已經開始,舊朝還沒完全結束,這就導致朝代更替或帝王更替時間段有重複。這就是問題的所在。

大家定義的朝代的起始點的不同,造成了一個朝代的存續時間上的巨大的偏差。

夏朝存在嗎?夏朝的存在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說完了夏朝的存在問題,我們再來調侃一下西方人的文明。

西方人現在留下了一大堆的文物,像金字塔啊,獅身人面像啊,當然了還有一些造像啊,無疑不是顯示出西方文明的強大之處。

但問題來了……

所謂的埃及羅塞塔石碑,據說有2000多年……

不得不說西方人是真的厲害,這麼小的字,過了兩千年還能看的這麼清楚,我只能說,厲害了,我的哥。

所謂的四千年的埃及露天雕塑

回到中國,看看二千年前的漢朝古墓,神道、雕塑的風化程度,且還不是砂石。

是我們的石頭不行嗎?

再來談一個嚴肅的問題,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說完不要笑。

村裡一個小偷,平時就靠村裡偷雞摸狗為業,村裡的名聲很不好。

突然有一天,大家發現小偷好像不偷東西了,有人還發現了,小偷家的房子翻新了,還買上了四個圈。

村裡人很好奇,沒聽說小偷有很富有的親戚,小偷也沒做什麼大生意小偷怎麼突然這麼有錢了呢?就有人去問小偷,小偷就說了,這是一個國外的親戚,沒有後代,死了就把遺產留給了自己。

這個故事裡為什麼一定要是一個死了的親戚呢?因為如果不是死了的人,這真的不好解釋這次鉅款的開路。這就是為什麼這個“親戚”一定要死了。

拿到西方也一樣,為什麼文明要斷層了呢?

因為,如果不斷層,他們真的沒有文明。


珍愛君

現代人的盲目自大,匈奴鮮卑比埃及文明落後多了,人家在亞寒帶連打帶徵服還遷徙上萬公里才不到百年,更何況四五千年前亞歐人類和埃及兩河的技術差的那麼遠,有車馬機械的埃及遷徙不了?

農業文明早期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大規模遷徙有什麼異同?

人群的大規模遷徙往往是被迫的,其原因複雜多樣,尤其農耕文明產生後的民族。這時候和生產方式無關,只和和技術水平相關,你翻看亞歐非文明誕生的策源地的早期歷史,記錄多少遊牧或農耕人群內部交融戰爭遷徙,尤其一些內部戰爭戰敗的貴族和已學會農業和冶金的戰敗遊牧民族,有更多遷徙淹沒於史

近五十年新疆的諸多考古發現,那裡有比內地更早的鐵器青銅器還有小麥,都佐證了中華早期的諸多技術西來(這裡不說文明,因為文明是獨有的)這一點。

而現代的固有觀念,是越晚技術越先進,遷徙越快,其實是錯誤的,農業時代中後期,三千年前到十五世紀,農耕冶金統治技術已經液化,亞歐各區域被越來越多的各種文明人口占領,種族大規模遷徙其戰爭的密度會更大,難度和時間反而不斷增加。

在農業文明早期六七千年前,兩河埃及亞細亞已經有車有馬,乃冶金誕生之地,並且這一地區是農牧區交錯混雜的,不像中國或歐洲根據熱量不同有明顯的分界,在當時沙漠化沒有擴張的幾千年的交融下,多個文明內部是農牧並存的(現在中東埃及土耳其還是這樣,甚至中亞新疆)而當時農耕和冶金技術還沒有液化,人口和技術手段由三洲軸心農業文明中心區域向外不斷遞減,人口從文明區域向外遷徙阻力要小的多,時間要快的多。

當然亞歷山大羅馬人的文明過不來是因為中間有波斯月氏匈奴這些技術液化後的文明。古史傳說的西邊的黃帝軒轅氏部族技術那麼先進,卻打敗不了炎帝的中原部落聯盟,因為人口比例差距太大,而由於黃帝帶來了西邊先進農耕技術,馴服了苡薏(古音xi就是薏米,是華夏民族興起的根本,所以古漢語裡很多很重要的東西都是這個音命名,關於它的歷史很有趣自行了解,這東西先秦孕婦的滋補品,黃帝),而迅速發展了人口得以幾次打敗東邊的地頭蛇土著炎帝聯盟,卻無力徹底征服,因為人口比例還是很小,只能像滿蒙一樣共同統治融合中原部落,然後技術在華夏大地上迅速傳播,液化後導致掌握了冶金的蚩尤部落背盟反叛,九苗祖先銅頭鐵臂傳說源此。


而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在一萬年前是同種生 產方式的一群人,冰河期結束後長達五千年的人類文明誕生史裡,畜牧業是遠早於農業的(一百年前德國人在小亞細亞的很多考古都有證據、現代還有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採獵原始部落有養牲蓄),在農業產生的早期八千年前到五六千年前這段農業革命史裡,畜牧的生產力往往要遠高於農業,所以那時候絕大多數的埃及兩河人也是逐綠洲水草而居,隨著農業的進步超過了畜牧業,極少數人開始了定居,而畜牧人口仍然大量存在於兩河埃及小亞細亞,直到農業不斷髮展,文明和聚落的出現,才有了大規模定居,但是即使蘇美爾時代,在廣大的區域裡不斷遷徙的畜牧人口仍是大多數,同時農業人口由於內部原因也有像畜牧人口轉變的現象,尤其北方小亞細亞農業人口不斷湧入,使得這裡發展了最早的冶金技術,同時那裡大量的遊牧人口吸收了農業文明的知識,開始做最早的大規模國際貿易的職業商人……

歷史是一門科學,在科學和邏輯面前,希望只有韓國人才會那麼無恥。


諫罵興邦21

根據最近分析,我已經考證出崑崙山所在,就是如今的天山,有圖有真相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

1赤水,塔里木河 西南四百里,曰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河水出焉,而南流注於無達。赤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醜塗之水。(山經,西山經)

2黑水 獨山子石油河 烏蘇縣誌》記載:考諸西域古籍,漢唐時代,就將今奎屯河標為“黑水”,皆因其上游獨山子、巴音溝一帶富蘊石油,未開採之前原油四溢,匯入奎屯河中,水呈黑色,故稱“黑水”。 http://topic.ts.cn/2015special/2016-05/09/content_12119284.htm

赤水出東南隅,以行其東北。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東,東行,又東北,南入海,羽民南。(海內西經) 其外有炎火之山 吐魯番有火焰山

《水經注·河水一》中記載的更加明白:“崑崙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松;二曰玄圃,一名閬風;三曰層城,一名天庭。是為太帝之居。”

4,天庭海拔2500。 5,玄圃。海拔2300. 最下層,南疆北疆伊犁河谷

大概遠古時候巴爾喀什湖,南疆北疆很多地方都是海,後來氣溫變冷然後遷徙了,另外古人認為黃河源頭是塔里木河經地下潛流而來。

所以伏羲氏:伊犁河谷西遷的,蘇美爾人;北疆北遷的,雅利安人;南疆東遷的,華夏人


rickey2018

大禹治水是長江淮河,禹王廟至今在塗山,歷史猶在,扯到埃及去了,中國的磚家不知怎麼學的地理,史記也明確記載夏朝的歷史,可是磚家們沒有找到遺存,就聯想翩翩,就算沒扯到南極,自己家的老祖宗都不信,東扯葫蘆西扯瓢。中國的歷史傳承有序,黃河流域,長江流域至今有三星堆,淮河流域有雙堆文化,黃河流域黃帝陵至今都在,扯到埃及去了,兩河流域是白人的發源地,亞當夏娃創造西方世界,中土世界由女媧娘娘和伏羲大帝創造,別扯那麼遠,中國就是中國,中國的歷史遠比夏朝早,夏朝只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存在的時間也不是很長,況且歷史久遠,戰亂不斷,也許三千年前不需要文字就可以交流,三星堆文化向我們揭示,那時候不需要文字,造出的青銅器不照樣震撼人心,甚至來說已經超級發達,比夏更先進,歷史更久遠,歷史就埋在地下,終究有一天會大白於天下,三千年前是人與神共存的世界,是天帝刪除了歷史的痕跡。


獵戶神兵

我們學的中國歷史一直就是從“三代夏商周”開始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深入人心。我也是這幾年才知道,原來史學界對“夏朝是否存在”這件事情還有很大爭議。



要確定一個朝代的存在,簡單地說有兩點:一是要出土那個朝代的文物,二是要發現那個朝代的文字。

1953年河南二里頭文化遺址發現了一定的遺蹟,使夏文化的存在有了實物依據,但並沒有發現確鑿的那個時代的文獻。

因此很多外國學者質疑夏朝的存在,甚至認為夏朝只是後人編出的神話。他們認為:一個民族的“自我認證”,需有這樣的文獻做證明——必須是書寫而非口傳的,是當時的記錄而非後來的,是用本民族語言寫成而非其他民族語言寫成的。

我國目前關於夏朝的史料,主要有《史記》和《竹書紀年》,在《尚書》《孟子》《周禮》《左傳》《國語》等中也有提及。從這些文獻中,人們才知道了大禹治水、禹受舜禪、夏啟奪位、太康失國、少康中興、夏桀暴政等不多的幾件夏朝大事。但這些史料都是一千多年以後才寫成的,並非“當時的記錄”,也就無法證實夏朝的存在。

更別提《山海經》這種志怪古籍,歷來被認為內容過於荒誕無稽,所以作史時根本不敢作為參考。


本來商朝的歷史也存在相同的問題,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力地證明了商朝的存在。

所以目前只能說,商朝是我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貓熊姐姐

我其實覺得那些所謂的說夏朝不真實的話,其實就是國外的文化戰爭的一種手段吧。我想請問一下,98年抗洪,16年抗洪時候的解放軍戰士,他們這些與天災搏鬥的戰士的事蹟是假的嗎?但是我想請問一下,縱觀天下發展史,除了中國,還有哪個民族膽敢如此這樣反抗天災。為什麼我們敢反抗天災,而外國人不敢?是因為我們的祖先做到了一次。祖先的事蹟告訴我們,天災不可怕,是可以戰勝的。你說夏朝不真實,那麼也就是說大禹治水的事情不真實。但是他留下來的抗洪精神難道也是不真實的嗎?其實中國古代絕非像外國人那樣認為的,野蠻,落後和原始。相反,我們可能在文明建立之初,就有很高的文明程度。就拿易經來說吧。4000年前,周文王推演出來的東西。在沒有任何科學的計算方法之前,所推演出來的東西。卻被後世所靈活應用到農業天文,數學歷算以及戰爭中。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唐朝時期的李靖,明代時期的劉伯溫,甚至是日本人竹中半兵衛。他們都能將易學靈活應用。這難道不足以證明我們祖先的偉大?


至尊昊

我們一直說華夏文明,炎黃子孫,但是真正的夏朝,還有人在爭論是不是存在,夏朝的相關記載主要是在史書當中,確實難以定論。

至於題主所說到的《山海經》,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本奇書,成書時間不詳,作者不詳,內容也是包羅萬象,有神話,有歷史,有地理。

所以對於現代人來說,《山海經》並不像其他正史古籍一樣,具有一致認同的參考價值。

實際上對比《山海經》中的描述,和中原大地的山川對比,還真有很多不符合的地方。所以有些研究者就開始與世界其他地區對比,發現和兩河流域確實有所相似。

於是就有研究者推論《山海經》所記錄的,實際上是兩河流域的地理,而這也說明了,數千年前的夏朝,就有人在兩河流域建立了文明;還有猜測說,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中的一部分,遷徙到了中原地區,帶來了《山海經》中的相關記載。

通過《山海經》中的記載推測夏朝所在地的研究者很多,但是就像我之前所說的,對

《山海經》本身的史學價值,依然是有爭論的,所以通過它研究出的結論,自然無法被所有人認同。

以上的觀點在網上有很多文章分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不足之處望指正,多謝評論關注。


七追風

山海經確實是我國經典,但是有一個問題。正是因為山海經這本奇書太過神奇。反而有些記載真實事件不敢相信。不足以為信史,對於某些極端民族主義的人肯定覺得山海經就是信史而且確信無疑。但也只能麻醉一下自己,就好像中國人不會承認荷馬史詩是信史一樣。如果要證明夏朝的存在需要更多的考古發現來佐證史書中的夏朝。

四大文明古國都是獻禮工程,除了我們自己。埃及,印度,伊拉克都不承認他們自己是四大文明古國。現在通用的劃分是,長江黃河流域文明,尼羅河文明。恆河文明。兩河文明,以及愛琴海文明。

耿直的說中國人的人文主義發展的比誰都好。而且好到異常。甚至於到了畸形的地步。晚晴的時候西方列強打的中國滿地找牙,中國文人還試圖從四書五經儒家經典中尋找救國之道,可到頭來只能是馬克思主義或者東傳的三民主義。

說起來很傷心,甚至是打臉,中國人太過迷信古典主義了。耿直的說,山海經記載的夏朝,太過虛無縹緲了,客觀的說,不可信。或許是真的但它只是一本神話鬼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