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方家吃饭,盛饭时只给我盛了半碗,这是什么意思?

Siwindy

现在懂吃饭礼仪的人少了,儿时在农村老家,因为这些事,不知道被父母教育了多少回。今天阿兮就分享一下胶东农村盛饭等的饭桌规矩。

一、给客人盛饭不可以盛满,这是尊敬。

我家规矩,孩子从小要学会给长辈盛饭。还记得第一次轮到我给长辈盛饭,那天吃面条,我很卖力地给父亲捞了满满一大碗,就挨批评了。

父亲说:“给长辈和客人盛饭,要上半碗,摞鼓上尖不礼貌,还让不让人吃菜了?”

在农村有个说法,过年上供的圣饭才盛的上尖,给活人盛饭第一碗都是上半碗。有讲究的人,你给盛上尖一碗,也许抬腚就走了。最正确的方式是盛第一碗后,随时注意长辈和客人的碗,及时询问是否添饭。

二、酒满心诚,敬酒添酒要满。

农村人讲究添酒添满。最高超添酒技术就是酒满而不洒到外面一滴。自然,喝酒时手稳,再满的酒也不会汤汤水水一路淋漓,这是酒品与风度。

父亲说,酒满心诚,这是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端酒饮酒滴酒不漏,说明人自律,有酒量有自制力,酒品好。真不知道酒桌上,还有这么多细致入微观察和判断。

三、浅茶敬客敬长辈,殷勤谦逊体贴。

茶不同于酒,是热茶。那么烫的茶汤,你若给人添满,烫手不?茶汤泼出尴尬不?

在农村,还有一些酒桌规矩,比如不准创筷子,不许吃菜跨界到碟子另一面衔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准敲碟子敲碗,吃完饭要把筷子并起来规矩放在碗上,只有这样主家才不会继续给你添饭。



总之,多了解一些饭桌上的礼仪规矩,不管去哪儿吃饭,都丢不了丑。就像题主你,第一次去女方家里吃饭,如果提前了解了这个风俗规矩,那么给你盛上半碗米饭,你应该很开心才对。


阿兮随笔

看来真的是事无巨细,不说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再不传教,真有愧于几千年传统文化。

今以广东粤东客家文化为例,和大家一起说说茶、烟、酒、饭的传统礼仪。因各地风俗不同、人文差异,如有异见,还盼大家指正,共同传承。

有客临门,首先当是上座上茶。

客家人早年家家户户都种一两分地的“细茶”,这“细茶”是专门用来招呼客人的。因为这种茶采收和炒制起来极费功夫,每家存留的数量也极为有限,相对茶香回甘润喉来说,也是绿茶之上品。在客家地区,走亲访戚,能够喝上一壶“细茶”,那尽可享受被视为贵宾感觉。

自家平时饮用则没这么讲究了,通常是“大叶茶”,甚至“好茶婆”类似今时的铁观音,只是制茶工艺有区别。且冲泡的茶壶也大号的,这基于客家人多处山区,出外耕种相对偏远,以冲好待饮,农耕回到可以大口大口地解渴。

说到斟茶倒水,现冲“细茶”小杯倒2/3杯。接着斟茶有讲究:先斟给自己,然后依次到最尊的客人最后斟。其意有二:因为客已落座,要尽快上茶,快,又要把握绿茶的冲泡时间点。所以①先倒自己的,那茶味还完全出味;②绿茶冲泡和饮用温度,是80.度为宜,这样一来,斟到最尊贵的客人那杯时,茶温茶味茶色恰好。

递烟敬烟也有礼仪。现在有许多小年轻,有人递烟过来,伸手“两指一夹”往嘴一送,自觉蛮潇洒,不以为然!殊不知有讲究:

首先是敬烟,怎么递?

常见①是主动抽出两根或三根,拔开成“⺌”形,躬身往前,正视对方,笑脸提示,一句“抽烟”。这种通常是面对尊长。②是抛出烟盒里的三几支烟,烟咀向着客人,由客人选择抽取。这种通常是初交朋友间。③是抛递,大家常用,也懂。这种通常在比较熟悉的朋友间。

其次是接烟,怎么接?

相对第①种,如果真正尊长于对方,可以相对随性接拿任何一支烟;如果平辈或表示相互尊敬,则取三根当中中间的那一根,表示不自负也不自贬(注:3根,最近自己的为最敬,中间次之,最里那根再次)。如是对方抽两根的,则取里面一根。

相对第②种,对方抛出几支,烟咀向着我们,意思是初次相识,自己拿不经手指捏拿烟咀——干净。那么这时候接烟,要把抛出最外面的那支,往回推进烟盒,取其次那根,表示不露锋芒,平等相待。

相对第③种,大用多言。但还是要观察,对方是不是最后一根烟,如果是,朋友抛来,这根烟还得递回去。抽烟的都知道,最后一根给了你,绝对老友,既然是老友,你不用夺人所好。这个互相尊敬!

酒逢知己千杯少;叔侄不同饮;酒桌识人……中国的白酒文化,千言难尽。这~相对题的“半”和“满”浅表一二:

相对茶,斟茶,则后斟敬人,倒至两分;倒酒,则前倒为敬,酒满敬人。按客家风俗来说,倒满表示宾客大人大量,“能”有海量,且酒文化相对传承完整,此不累缀。

一日三餐,本来比酒文化更易传承,但可能是正因为“常”,所以容易遗失。

尤其是小孩,我们需要从小教育,妈妈在厨房炒菜期间,就要留心和评估妈妈还要多久时间,完成全部出品。待到差不多的时候,要主动收拾餐桌,拿碗盛饭,端菜上桌,摆放筷子,并且提醒多碗不多筷。这样一来培养小孩的观察习惯,二来是主动力所能及帮办家务。



哝方便专注于农村电商,细分农产品“上行进城”市场。欢迎关注,进驻哝方便,关心家乡人事物、买卖家乡农产品,与新时代同步做新哝人。

说到盛饭,题主提及的“半碗”在客家地区,也不完全符合风俗,应该是“齐碗”,也叫“平碗”,即系盛至与碗缘相平。其意有三:①是这样方便宾客进餐时,方便放菜于碗内;②第一碗饭通常比较热,客人进食也不方便;③是第一盛饭“满顶”是极其不礼貌,有当客人“饿鬼”、缺食少粮没饭食的“乞丐”之嫌。

再说说添饭,还是要提及小孩教育方面,小孩同桌进餐,首先在选座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坐在方便帮客人添饭的位置,其实要在过程留意客人用餐进度,及时主动帮客人添饭。

添饭盛饭时又得注意了,如客人主动说明的,按客人意愿,这种情况通常是添半碗为宜。因为客人知道你的盛量是“平碗”,他既然有要求“不要太多”就是相对“平碗”太多了。如果客人没有量的要求的,那就继续“平碗”的量添盛,记住:递饭要双手,手指不能扣入碗的内壁。

因此,题主初次上门到女方家,盛饭半碗说明敬你如宾,小心热饭烫伤,少食饭多食菜,吃完再添,来日方长!意思是未来丈人已有意接纳你为婿。


哝方便

我是个俗人,具体啥讲究也说不明白!如果是我,盛多少就吃多少!但我猜想是不是有这些原因呢:

1、女方家长想试探一下你,看看你把不把自己当外人儿,明显吃不饱的饭量,看看你是自己盛饭还是就这么挺着,这能判断出来你到底实不实在!

儿女的终身托付,做父母的一定想把自己闺女托付给个踏实、实在的人!

2、一般谈恋爱第一次去家里见家长,桌子上都是“七个碗、八个碟”的,啥意思呢?就是菜品很丰盛呐,让你慢点吃,多吃点菜!

3、这第一次见家长,大多都是交谈,相互了解,吃饭只是一个形式,如果盛了满满一大碗饭饭,吃完了也就饱了,在再饭桌前尴尬的坐着也不合适!

4、中国的习俗里,吃饭不见得就是吃饭,除了交谈,还有就是得“喝酒”,无论是年长的还是这刚踏入社会的,吃吃喝喝避免不了,一喝上酒,饭就吃的少,甚至也就不吃主食了!也许有这方面考量!


总之,无论这里面到底的意思是啥?是什么“讲究”还是“套路”,未来的岳父母大人终究还是看人的,看看你是怎么样一个人,这是重点,即使不看好你,他们也不差那点粮食,哈哈!所以,真诚的做个实在人,有一说一,该吃吃,该喝喝,别五迷三道的成了酒蒙子就行!

我是BLAH,喜欢用平实的视角blah blah所见所闻!


BLAH

有网友发帖称,

第一次去女方家吃饭,未来的岳父只给盛了半碗饭,自己捉摸不透,是不待见自己吗?

请输入图片描述

其实不然,这说明女方家里很注重细节,很会照顾他人的感受,家庭教育很好,这位网友应该开心才对。

抛开传统的习俗、规矩和礼仪,生活中有非常照顾他人、不让他人难堪的小技巧。

盛半碗饭、先给客人倒酒、晚动筷子等等。


盛半碗饭什么意思呢?

因为你第一次来家吃饭,肯定很拘谨。对方不知道你的饭量,不知道你今天的胃口,如果盛了满满一碗,看似诚意很足,可你吃不掉,大家初次见面,浪费也不好,只能硬着头皮吃完,到时候大家的面子上过得去,可是难受的是你。

而且,主食是次要的,肉菜才是主要的,少给你盛一些饭,也是为了让你多吃菜,器重客人的意思。既是礼貌,也是照顾。

一般这种家庭,一定不会出现劝饭的情况。我家老人就有这种情况,每次去吃饭都盛慢慢一大碗,然后不停夹菜。我吃不完老人就埋怨是自己做的不好吃,如果吃完了,就再夹菜,一直到吃撑为止,每次都很难受。


除了盛半碗饭,先给客人倒白酒也是如此,既是礼仪,更是体贴。

先给客人倒,并不是给客人满满一杯,自己再满满一杯,好朋友、酒友可以这样,和领导、和客人可不行。

普通宴请中,白酒不论杯,论两。如果主人酒量大,给自己先斟了满满一杯,客人喝一两会非常不好意思,只能硬着头皮喝,把客人喝难受了,这顿宴请也就失败了,面对领导更要注意。

给客人斟酒,要说一句:你看着喊停啊。杯中酒达到客人的酒量时,客人就会喊停。客人的酒不过量,还能觉得你很懂事。


给自己倒酒也有学问

如果是宴请普通朋友,第一杯酒不宜比对方多。酒桌上氛围还没热起来,给自己倒太多有点显摆。自己和对方一样多,等这杯喝完了,场子暖起来了,对方和你不拘束了,谁能喝,谁爱喝,就多喝点,尽量不劝对方酒,大家点到极好。近几年酒桌上酒精中毒猝死的案例很多,劝酒的人都要担责,不仅要赔钱,更是毁了对方的家庭。


如果是宴请领导,给自己的第一杯酒务必满。如果领导酒量不行,还要补一句:等会儿敬领导,我得多倒点。给领导台阶下。

自己的酒比领导多,不存在显摆。和朋友不同,你是领导的兵,你越能喝,领导反而越有面儿,以后有酒局还会叫上你,前途才更敞亮。


宴请中晚动筷子,是最朴实的礼仪。

自己请客、普通朋友聚会,都可以用,但领导请客时不能这样。

晚动筷子,就是大家吃饭的时候,你招呼大家夹菜,帮忙转桌,但是自己不动或者少动筷子。等看大家差不多饱了的时候,问大家一声都吃饱没,大家都说吃饱了,这时候你开始吃,把剩下的吃完。

这个礼仪起源于农村,农民特别怕浪费,即便是请客,饭菜也不会过量,所以主人要等客人都吃饱了再动筷,以示让客人都吃饱。

而领导请客的时候,可千万别这么“懂事”。现在不比过去,饭菜都是过量的,不存在吃不饱。领导请客,能让你吃不饱吗?所以别马屁拍在马腿上,反倒惹领导讨厌。



禅定片刻

记得儿时干什么事情父母总是会反复叮嘱,很多事情都是不能随便就能做的,总是会有很多的讲究和规矩,有时一不小心忘记疏忽了就要收到父母的批评和教育,但现在似乎讲究没有那么多了,很多事情有时候都是可以商量的,不一定就得按他们的要求去做,然而有些规矩还是千万不能去随意改变的,不然就会被视为没教养和没礼貌,比如在女方家吃饭一般就只盛半碗,这又是什么讲究呢?



1以示尊敬。

虽然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但一般情况下父母会不这么想,仍然会把女婿当做客人来对待,尤其是丈母娘更好刻意去讨好女婿以希望能对自己的女儿好一些,所以也会把女婿当贵客来招待,在盛饭的时候盛半碗以示尊敬。

2风俗习惯

在农村有个说法,一般过年上供的圣饭才盛的上尖,给活人盛饭第一碗都是上半碗。有讲究的人,你给盛上尖一碗,也许抬腚就走了。最正确的方式是盛第一碗后,随时注意长辈和客人的碗,及时询问是否添饭。



3 人性关怀

由于每个人的饭量和口味不同,有的人饭量大一次吃的多而有的人饭量小一次吃的少,同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如果遇到个饭量好又符合胃口的自然没事,不够了还可以再增加就怕一次盛的太多恰好又遇了个饭量小或不符合胃口的,而吃饭一般不是能剩的,剩下的话会被视为不礼貌,那么这就很为难吃饭的人了。所以盛少点不管是对饭量好还是是否符合口味的人都好,免得大家都很为难。


总之,多了解一些饭桌上的礼仪规矩,不管去哪儿吃饭,都丢不了丑。就像你第一次去女方家里吃饭,如果提前了解了这个风俗规矩,那么给你盛上半碗米饭,你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想反应该是很开心才对。


农业补贴

感谢题主:这种说法主要是分地方和风俗,并没有特殊含义。在四川泸州地区有一种风俗叫“食杵”,意思是用食物处罚自己看不上眼的客人。具体做法就是:饭盛到你吃不完,菜肉夹到你吃不下的程度。寓意就是吃完、吃撑赶紧走人。也有鄙视你家缺衣少食的一种含义在里面。



不过盛半碗饭的这种做法,主要是流行于东南沿海一代,是主人家的一种待客之道。在古代的中国江浙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可能家家户户也缺很多东西,但唯独不缺的就是粮食~大米。所以这个地区的待客之道就是尽量给客人少盛一些米饭,留着胃口多吃些酒肉,因为这个地方的酒肉会比较贵。南方人好客,但是表现会比较含蓄,不会直接说但是会偷偷做。


我爸第一次去我妈家的时候就被亲戚做过一个有趣的测试。那个时候食物还是比较稀缺的,中午吃面条。我大姨给我爸和我外公同时端上来一大一小两碗面条先让我爸挑。我爸当然挑了那碗小的,结果小碗面条只有上面薄薄一层面条。下面全是鸡蛋,一顿饭吃的我爸特别尴尬。

这件事可能就是考验我爸的。所以,无论哪个地方,对待重要客人肯定拿最好的东西出来招待客人。只是南方人不说而已,在南方人家里吃饭,他们可能不会直接要求你吃这个、那个的。不过他们会把他们认为最好、最贵的东西放到离客人最近的地方。



所以,题主完全不用多想,盛饭盛半碗,多数是因为他们认为饭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所以尽量少盛。让客人多吃菜。


明清书画鉴赏

看来,你是个少不更事,不明礼俗之人。 吃饭时,给客人盛满饭是“欺人”,意为来客家贫,连吃饭的粮食都不足(请吃多些)。盛半碗饭,是“敬人”,多谢客人尝面,来寒舍品偿。还有,“敬酒要满,敬茶要半”等礼俗,都有此意。注意的是,盛饭不满就是半。 第一次去别人家,主人家一般准备丰富食品,饭是副食,菜、酒才是饮食正题。主人希望客人食菜品酒,满意而归(饭为主食的饥荒年代已过去,主人、客人生活都好),因而,这是对双方尊重之意。


愤怒野虎

盛半碗是让你多吃好菜少吃饭!



看到这个问题,我才想起来,我第一次去老丈人家,好像就是打了半碗饭。但是他们家的菜太好吃了,鸡鸭鱼肉青菜都是自己种养的,也没注意这些。反正吃得好饱,现在还回味他家的腊肉。



这个主要看当地的风俗。在我们老家,给客人打饭是要打满了,不然客人会认为是不给他吃饱饭。不过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要别人给你打饭,一般都是自己去打,主人要给你打,你都不好意思让打。



看了下别人的问答,看来很多地方都是打七八分满,说是打满了是看不起客人。我就觉得是自己心理太过于计较了。主人对待客人怎么样,难道自己看不出来吗?难道只看那半碗饭?所以,题主也是个事儿的人。



我们那只有酒和茶有讲究,茶不满酒满。因为都是刚泡出来的茶,倒太满手拿起来会烫手。酒倒满则是代表了主人家对客人的满满诚意。至于米饭,没有什么讲究,主要看各地的风俗吧!也不要计较太多,不然你的生活会有阴暗。


三横又一坚


首先给你纠正一个错别字“盛”饭而不是“乘”饭,要是半碗乘半碗哪得多少碗?

初次造访女方家,人家给你盛半碗饭,我认为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一是初来乍到,很难了解你的饭量大小,盛的多了,怕你吃不了,免得你吃不完,又不好意思剩下,免得尴尬!

二是现在的家庭很少用大碗,吃饭盛饭基本都用小碗,吃完了再盛,这样端着不累,吃着也香甜,也更显得优雅!


三是用小碗显得尊贵,盛半碗显得吃饭人条件优越,不差钱更不差吃的!半碗是让你品!是让你尝!毕竟现在不是没的吃吃不饱的年代了!过去的人们饱受吃不饱的困扰和困惑,到别人家做客,主人家总是把饭盛的满满的,这样显得热情、大方,因为时代不同,过去是吃不饱,这样做反而是礼貌!

现如今物质极大丰富已不存在吃不饱,如果再给你满满盛一碗,那是小瞧你侮辱你!希望你能翻开这个理!半碗饭绝不是慢待也不是怕你吃!时代不同要辩证地看!不要多想!这恰恰印证了女方家长深谙待客之道!


冀之笔

不知提问的朋友是哪里人,据我所知,大部分华北地区的人在给客人盛饭时都会盛得很满,几乎没什么讲究。但在我们云南昭通汉族地区,讲究的家庭无论给谁盛饭都不能得盛太满,因为盛得太满说明你做事鲁莽,而且又不一定能吃完,一般盛饭都要低于碗延,特别是稀粥这类的食物,更不能盛得太满,太满会溢出撒的到处都是,甚至可能烫手。

但是,在一些地方,在人多的场合,比如酒席,都有添饭的习俗,在第一轮盛饭时无论谁的碗里都是盛一勺饭,然后看客人快吃完了,就用勺子给客人添饭,这不过是习俗而已,并不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