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品牌紛紛發力中國電動車市場,高端動力拿什麼來保障?|中國汽車報

豪华品牌纷纷发力中国电动车市场,高端动力拿什么来保障?|中国汽车报

為何豪華品牌紛紛佈局新能源市場?

豪华品牌纷纷发力中国电动车市场,高端动力拿什么来保障?|中国汽车报

在政策強力助推之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十分迅速,且需求有望向高端化擴展。提前佈局,顯然是明智之選。

豪华品牌纷纷发力中国电动车市场,高端动力拿什么来保障?|中国汽车报

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當下汽車市場毫無爭議的話題,在中國品牌佈局新能源產品後,豪華品牌也紛紛加入,並逐步加大力度佈局這一“新”市場。

那麼,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中國動力電池配套情況如何?高端動力何以保障?

豪華品牌紛紛發佈新能源戰略

豪华品牌纷纷发力中国电动车市场,高端动力拿什么来保障?|中国汽车报

近日,北京奔馳戰略重組項目在順義正式簽約,投資總額119億元,將打造成為首個國內高端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早在佈局新能源汽車之初,戴姆勒方面就已宣佈投入100億歐元推進該領域發展。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蔡澈博士表示:“戴姆勒計劃在華投產全新一代奔馳電動車,進一步助力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

奧迪管理董事會也公佈 “Audi.Vorsprung.2025.”戰略最新的規劃:

即在2025年實現年銷售約80萬輛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奧迪品牌每個車型系列將提供至少一款電動版本,其中大多數將為純電動車型。此外,奧迪官方稱將在2020年之前推出3款純電動車型。與此同時,奧迪的新能源目標是至2025年,旗下四分之一的車型將為純電動車。

根據寶馬公佈的新能源計劃,未來將推出25款全新新能源車型,其中寶馬IX3是其首款純電動車型,未來還有i Vision Dynamics、i4、iNEXT等數款車型緊隨其後。在iX3正式國產後,這些車型很大幾率將由華晨寶馬生產。

在豪華品牌奔馳、寶馬、奧迪都已宣佈國產新能源汽車計劃後,英國豪華品牌捷豹路虎此前也發佈了電動化戰略:從2020年起,捷豹路虎推出的每一款新車都將配備純電或者混動版本。

此前,英菲尼迪在華雖然引進混動版車型,但銷量表現上並不理想。與同為豪華品牌的雷克薩斯還存在差距,進一步加速了英菲尼迪在華佈局新能源的步伐。根據規劃,英菲尼迪除了推出混動產品外,還將在未來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純電動產品,目前已經在規劃中,預計將於2019年之前投放到中國市場。

積極牽手寧德時代 保障高端動力供應

豪华品牌纷纷发力中国电动车市场,高端动力拿什么来保障?|中国汽车报

根據規劃,戴姆勒集團將投資100億歐元用於新能源汽車研發。2022年前,戴姆勒預計將發佈超過50款新能源汽車,其中包括10款以上的純電動車。從規劃來看,戴姆勒對電池質量和產能的需求十分巨大。當然,其他豪華品牌的高端動力電池需求也不例外。

日前,據外媒報道,戴姆勒集團正式與寧德時代(CATL)簽訂了一份合同,用於生產和供應電動汽車。據戴姆勒採購主管Sabine Angermann介紹,像大多數汽車製造商一樣,戴姆勒及其子公司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不會為電動汽車生產自己的電池,而是將其從第三方帶入。

2018北京車展上,寶馬集團宣佈其重磅新能源車型ix3將在2020年正式由華晨寶馬工廠生產,新車不僅將面向國內消費者,同時也會出口美國以及歐洲地區。據瞭解,目前華晨寶馬正在著手準備投產iX3動力電池組的項目並對動力電池組裝車間進行擴建。工廠正式建成後,每年將為iX3提供4.86萬套G08BEV動力電池組。

豪华品牌纷纷发力中国电动车市场,高端动力拿什么来保障?|中国汽车报

作為國產動力電池的“獨角獸”企業,寧德時代無疑是各大豪華品牌爭相合作的對象,寶馬、奔馳及大眾等國際大牌都是其客戶,北汽、長安、吉利等多家國內車企於其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據瞭解,寧德時代不但是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的惟一一家電池供應商,還與捷豹路虎簽訂合作協議,就汽車電池核心技術展開合作與評估,從而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高鵬然指出,我國動力電池已經出現了過剩的現象,而對寧德時代來說,配套高端品牌動力電池的產能也能有保證。高工鋰電池的研究數據顯示,過去3年,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系統銷量分別為2.19GWh、6.80GWh、11.84GWh。2017年上半年,寧德時代電動汽車電池裝機量為1312.4MWh,全年配套總量更是佔據中國市場三成份額,超過比亞迪、松下等國內外知名企業,摘得全球動力電池銷售桂冠。2017年,寧德時代共簽下44家整車企業動力電池訂單,其中不乏寶馬、奔馳、大眾等國外車企在華的合資品牌,配套車型眾多。

國產電池高端化之路或受挑戰

豪华品牌纷纷发力中国电动车市场,高端动力拿什么来保障?|中国汽车报

“豪華品牌動力電池的價格敏感度不高,對於補貼依賴程度也並不大。”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總監吳輝表示,他們在選擇供應商的時候,主要基於電池產品本身的性能和要求,所以松下、LG等日韓高端電池品牌是首選。

雖然寧德時代發展如火如荼,但在吳輝看來,距離日韓品牌的技術水平還有差距。“目前各大豪華品牌與寧德時代也簽訂了各類合作協議,但是還沒有正式大批量生產。據我們瞭解,奔馳發佈的一款PHEV車型,搭載的還是韓國電池,並沒有使用國產電池。”吳輝說。

值得一提的是,沃爾沃並沒有選擇寧德時代的電池,而是通過藉助母公司吉利汽車的供應商渠道,收購了LG南京工廠來滿足動力電池的需求。在高鵬然看來,沃爾沃沒有選擇寧德時代,並非技術上的問題,而是路線問題,或者有可能是商務方面的問題。但是,這也從側面反映寧德時代的電池或許並不能滿足沃爾沃的要求。

吳輝強調,吉利收購LG南京工廠事件,從短期來說,其他企業也有可能這麼做。比如現在SK和億緯鋰能也是這樣的合作方式。但是長期來看,如果政策限制取消,國外的企業就不會選擇這樣的合作方式,而是更多地搶佔市場份額,獲取更多的利潤。

“這樣的方式很可能引發其他豪華品牌的效仿。”高鵬然表示,早期我們沒有把國外的動力電池企業列入補貼名單之中,主要就是保護自主品牌企業,因此形成了一個窗口期,但是這種保護並不是永久的。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加速,未來動力電池企業必然要進入自由競爭的環境之中,技術和成本等優勢將是決定動力電池企業能否存活下來的重要因素。

豪華品牌佈局新能源汽車市場,對國產電池來說,機會與挑戰並存。“松下、LG等大集團集中力量研發動力電池,在技術水平上確實超過國內的電池生產商的水平,自主企業要實現高端化的配套,其實還需要一個過程。未來隨著政策放寬,LG、三星等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給國產動力電池生產商帶來的衝擊將會更加嚴峻。”吳輝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