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的夺权斗争其实很残酷

一件事,无论你承不承认,就那么发生了;一个人,无论你喜不喜欢,就那么存在了。历史上这些人和事的出现和存在,不以后人的意志为转移。大唐武则天革唐命,立新朝,称皇帝,临终却要求“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对自己称帝一事全盘否定,但她确实当过皇帝,你能不说她是一代女皇吗?同样道理,北魏元姑娘登帝位,受朝拜,见史册,可是仅一天就被废黜,后来不知所踪,但她也确实当过皇帝,你能否认她曾是一个女皇吗?笔者认为,元姑娘不仅是女皇,而且是比武则天早150多年的女皇,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元姑娘(528年—?),北魏孝明帝元诩之女,生母为元诩最宠爱的嫔妃潘外怜,祖母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胡太后,也就是灵太后。元诩一生仅此一女。这祖孙三代,如果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少不了些人伦之乐;然而他们生在帝王之家,无情的政治漩涡把他们搅得一家人不是一家人,而无辜的元姑娘也被迫沦落为政治牺牲品。事情的缘由,还得从胡太后和孝明帝元诩这对冤家母子说起。

皇室的夺权斗争其实很残酷

元诩即位时,年仅六岁,不能处理朝政,故由其母胡太后临朝称制。胡太后掌权后,淫乱宫闱,宠信奸佞,导致“朝政疏缓,威恩不立”。随着年纪增长,元诩对胡太后的所作所为越来越反感,越来越不能容忍,加之胡太后一直不肯归政放权,而且肆无忌惮地排除异己,压制元诩,对元诩“所亲幸者,……多以事害焉”,致使“母子之间,嫌隙屡起”(《魏书》),关系越来越僵,裂痕越来越深。胡太后权力欲望极强,对迟早要亲政的元诩产生了对立情绪,但她要维持临朝称制的合法性,必须要保住元诩这个傀儡,除非元诩生下可以继承皇位的皇子。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初夏,元诩的嫔妃潘外怜怀孕,这件事激活了胡太后害死元诩的念头。在胡太后看来,只要潘外怜生出皇子,她就可以杀掉元诩,然后扶持皇子登基,好继续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掌控朝政。为了能提前知道潘外怜腹中胎儿是男是女,胡太后煞费心机,“自潘充华有孕椒宫,冀诞储两,而熊罴无兆,维虺遂彰”(《魏书》)。这段文字意思是说,潘外怜怀孕后,胡太后盼着得孙子,但经过占卜,潘外怜腹中胎儿并非儿子,而是女儿。正如《小雅•斯干》所云:“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即通过占梦预测腹中胎儿性别,梦到熊罴这两种动物,生儿子;梦到虺蛇这两种动物,生女儿。也就是说,元姑娘还在潘外怜肚子里的时候,胡太后就已知其多半为女儿身。

皇室的夺权斗争其实很残酷

即便如此,但胡太后对潘外怜能意外地生下皇子仍抱有幻想。孝昌四年(528年)正月乙丑(正月初七),潘外怜生下一个女儿,史称元姑娘,与之前占卜结果一样。元姑娘的降生,打乱了胡太后杀子立孙的计划。但是,对于这个结果,胡太后早有计谋对策,那就是隐瞒元姑娘的真实身份,“假称统胤”(《魏书》),即对外宣称元诩有了皇子,有了皇位继承人。为了让外人相信,胡太后于次日特意大赦天下,改元武泰。胡太后此举隐藏的动机,元诩虽不甚明了,但内心不安,这对冤家母子之间长久以来摩擦出的政治火药也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