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房價危機還危機的是中年職場危機

現在給我打電話最多的就是房產銷售了,每次我都會和對方聊兩句。

越發覺得,有時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比自己去研究靠譜的多,除非你的時間不值錢。

對於投資的房子,短線的空間越來越少,全國三線城市往上都在限購。

雖然北上廣深,未來房價還會持續增長,但真正成交的大多數還是500萬以下的房子。

房子也不好賣,那些明著告訴你賺錢的東西大概率都沒那麼賺錢,

因為真的賺錢的行當,大家一定忙的沒有時間分享。

比房價危機還危機的是中年職場危機

石井碧海藍天

再看一則消息:

某大型通信企業清退中年員工的傳聞,讓不少同齡人人心惶惶;

一則中年人創業失敗,露宿街頭的新聞也讓人感嘆人生易變。

高科技行業員工跳槽頻繁,離職率達25.1%,企業中年員工離職現象越來越突出。

房子、孩子、票子壓彎他們的腰,為何還能承受離職之重?

現實是來自年輕人的衝擊力大,晉升通道窄,不少中年員工“被離職”

比房價危機還危機的是中年職場危機

石井碧海藍天

我們再來算算,曾經被稱之為小鮮肉的90後,也就是90年出生的年輕人,現在都快要奔三。

往前看,80年出生的很快就要邁向40歲的門檻。

而幾乎所有的80後都即將面臨或已經面臨了買房、結婚、生小孩、工作瓶頸等等中年焦慮,

40 歲以後該做什麼,這是橫貫在80、90乃至60以及70後從業者幾大年齡層的焦慮,

他們需要考慮已有的積累與行業職級是否能保證未來幾年後對公司依舊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對於已過 40 歲、職業上升路徑卻已幾乎被阻斷、甚至面臨裁員失業風險的中年人而言,

這一切都會無時無刻地引發著他們的焦慮。

比房價危機還危機的是中年職場危機

石井碧海藍天

再說為何中年遭遇職業危機,被逼宮勸退這件事。

人到中年具有很強的知識老化更新和被年輕人超越的趨勢,

中年人學習新事物的能力、拼勁都下降了,但是工資卻是年輕人的幾倍,

投入產出越來越低,老闆自然是希望讓你走人。

處於職場的我們都時刻要有危機意識,

我們評估一個人或家庭的財務健康程度要看三個指標:掙多少錢,能掙多長時間,承受多大風險

大多數人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非常單一的,只是個人的勞動收入。

比房價危機還危機的是中年職場危機

石井碧海藍天

80年代萬元戶還是富翁,到現在誰家裡如果只有一萬元,跟赤貧也沒大區別了。

無論手裡拿的是存款、保險、債券甚至還有基金,只要是錢,在14%的通脹面前每5年就會損失過半。

市民能夠跑贏通脹的投資品,可能也只剩房地產了。

這就是中國人攢點錢都拼命買房子的經濟學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