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奖!北医三院科研管理的“凌波四步”|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

以临床热点问题为导向

据WHO人口规划署报告:世界范围内不孕不育率高达10%;我国不孕不育夫妇超过1000万对,自然流产率高达15%,出生缺陷发生率达5.6%,每年新增缺陷患儿约90万。人类生殖健康问题已经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解决诸多难题,北医三院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为生殖健康问题搭建了一个创新体系平台。以六个大型研究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医学交叉学科研究院、分子影像学中心、智能医学研究中心、屠呦呦创新药物研究院、精准医疗研究院)为先导,北医三院集中整合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大数据研究院、信息科技技术学院、生科院、工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等几十个研究学院的优势资源,仅2009年至2015年,就完成了两个北京大学985跨学科项目,一个科技部973计划以及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跨学科重点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北医三院还建立了生殖生物学与生殖遗传学平台、人类生殖资源库与雌性生育力维持及相关技术平台等多个辅助生殖相关研究平台,进一步保障了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的学术体系的完善性。

面对生殖细胞发育调控机制不清这样的国际难题,中心率先系统开展人胚胎发育调控的研究,研发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新方法,并成功实现临床转化。建立国际上首个女性个人遗传图谱,绘制人卵母细胞和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转录组、DNA甲基化全景图,全面解析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调控网络,为疑难病例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由于全球生殖健康的严峻趋势,中心建立了女性生育力维持和生殖准备研究平台,提出生育力保护保存新策略,推动实施“冻存囊胚移植”的新策略,建立肿瘤病人卵巢组织保存库,优化卵巢组织冷冻保存和移植技术,并制定生育力保护与生殖储备的全国性战略部署。

以科研平台发展为基础

科研服务平台建设是科技取得重大发展的重要保障。

数据显示,北医三院生殖中心重点实验室现有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在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共建立了七个研究平台:女性生育力保护平台、遗传诊断分析平台、生殖内分泌检测分析平台、辅助生殖技术平台、不孕症相关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统计平台、实验动物操作平台、干细胞研究平台,具备开展多方面实验研究的资源和技术。

实验室同时还建立了管理的电子化系统,对经费、仪器等实施统一管理,规范各种科研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实验室建立了规范的、一定规模的生殖资源标本库,为生殖领域的多家合作单位共享,目前整体设施和研究条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

对于一个成功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北医三院的成功秘诀有以下几点:

1.制定稳定和吸引优秀高水平人才的具体措施,引进学科顶尖人才,加快中坚力量培养,培养本学科中坚力量,培养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与青年骨干。

2.通过输送青年科技人员出国进修、合作、考察、访问或参加国际会议,使科技人员开阔视野、提高业务能力。

3.开展与国际著名学术机构或知名学者合作交流,为青年学术骨干进入国际前沿研究领域、提高学术水平创造条件。

4.建立相关培养机制,资助一批有潜力的青年学者到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实验室工作、培训。

中心的学科团队呈金字塔模型,其中科研PI8人,后备力量8人,青年学术骨干15人,技术人员11人,管理人员5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共40人。其中,有乔杰院士带领团队建立生殖内分泌及胚胎早期发育机制及遗传学诊断,也有刘平教授带领团队进行辅助生殖技术的建立与应用,还有马彩虹教授带领团队进行生殖障碍性疾病与生育力保护的研究。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

科技创新体系管理制度需要不断革新,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需求。

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在对人才的管理上,着重引进高素质、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培育和激励制度。在体系建设上,鼓励解决临床实际需要的科学研究,建立科研人员与临床医生协同创新机制。对于科研成果,则建立规范合理的奖励制度,激励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得以确保医学新成果、新技术的不断转化。

此外,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还把学科的发展安全管理视为重中之重,以便在体系中形成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奖惩制度,消除科研及相关医疗安全的隐患。

同时,建立符合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评价标准,也是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内容。在这方面,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了应用态势分析进行体系管理,避免既往常规评价体系的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分布不均的问题,强调以水平和质量取胜,并且注重过程评价。

银奖!北医三院科研管理的“凌波四步”|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
银奖!北医三院科研管理的“凌波四步”|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