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马化腾朋友圈“惋惜”ofo小黄车:被阿里当成推广支付的工具,阿里为什么要投资和ofo有竞争关系的哈罗?

ChungKeung

这应该是马化腾第二次在朋友圈关于共享单车的评论被媒体爆料出来,当初滴滴快的打的那么厉害的时候,也不见马化腾这样,这也能看得出来,当下共享单车行业的复杂程度。

我并不认为马化腾是在批评阿里巴巴,因为腾讯自己也投资了共享单车领域的摩拜,其实所有人都清楚,阿里投资哈罗单车也好,腾讯投资摩拜也好,都是为了抓住移动出行的支付场景。马化腾的评论,针对的是整个共享单车普遍存在的行业性问题:巨头为了推广移动支付扶持代理人战争,而小股东如果不跟进,就失去了一个赚钱的机会,如果跟进,就需要一直烧钱,像被锁住了一样。

事实上,现在最被动的应该是ofo。之前,蚂蚁金服投资了ofo,但是没有披露金额,我个人猜测应该是占股不多,只是象征性的投点钱,争取下一轮投资时有优先选择权。而现在,蚂蚁金服直接成为哈罗单车的第一大股东,很显然,这是要放弃ofo而全力扶持哈罗单车。

为啥要放弃ofo?因为ofo跟摩拜的最大区别是,摩拜是一家创始团队控制的公司,而ofo则是被滴滴深度捆绑,如果蚂蚁金服要继续追加对ofo的投资,那么滴滴就需要让出主导权,很显然,滴滴是不愿意这么做的。

共享单车的基本格局现在变得清晰了,滴滴主导ofo、阿里扶持哈罗单车、腾讯支持摩拜,很显然,ofo在背景上输了一大截。

再预测下接下来的动向,在ofo、摩拜、哈罗单车三家中,ofo的车质量最差,运维成本也最高,时间越久折旧越严重,而摩拜和哈罗单车的车质量都相对较好,又背靠腾讯和阿里,占据相对优势。ofo越来越被动的情况下,可能会迫于压力进行部分妥协,与摩拜的合并谈判进程可能会加速。


银科技

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消息,pony小马哥再次朋友圈关于共享单车的朋友圈动态暴露出来,作为OfO对手企业摩拜单车的投资人,毫无疑问的小马哥再次“惋惜了”小黄车的境遇。但是对于小黄车来说,阿里系(包括集团和蚂蚁)真的在利用小黄车来实现自己的所谓支付的目标吗?对于阿里和小黄车无疑都是具有一定影响的。

1. 对于阿里来说投资并不冲突

正如大家都知道的一样,ofo小黄车是从北京、上海等较大的一、二线城市开始的,然后再向其他城市扩张,并且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根据ofo小黄车创始人CEO戴威的战略布局来说,未来的发展重心是借助共享单车这一本土的业务模式,迅速出海,率先抢占海外市场,获得国际化的先发优势。而哈罗单车则刚好相反,哈罗单车的定位是从3、4线城市,补充小黄车和摩拜在全国市场的空白市场入手,所以对于业务来说,阿里这样投资并不冲突。

小黄车首先在哈佛、麻省理工所在地马萨诸州拿下一城,借助这一世界级教育名城,起到了出海宣传的极大作用,同时小黄车率先打破了国际支付的瓶颈,毫无疑问,这一点在所有共享单车企业中已经取得先行。

2. 阿里并不是OfO小黄车的控股股东

阿里对于企业来说,更多的是喜欢控股而不是占股,这一点跟腾讯不太一样。这一点在阿里这么多年的投资理念中几乎是不变的铁律,从最开始的高德、UC、虾米、天天动听、到优酷等等,几乎毫无悬念的是绝对控股到收购。很显然,如果同样在阿里的战略之类,没办法形成控股自然阿里是会做出新的选择,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新的替代办法。

曾经的美团、点评分别为阿里系、腾讯系企业,正是因为阿里发现没办法控股新美大,于是便出现了阿里釜底抽薪美团点评,兜售美团点评的股份,并且大力扶持口碑、饿了么对抗新美大。从阿里的角度来说,这一点并没有错。

3. 事实证明阿里系资本介入的企业整体表现并不好

优酷、高德、UC、虾米、天天动听等等被阿里收购的企业,要么市场份额严重下滑,要么已经已经消失,阿里很强,但阿里整合能力并不强,阿里的生态兼容性做得也并不好,而经常作为对手企业的腾讯,却选择了“和而不同”的策略,占股但不控股,即使是成为第一大股东以后,腾讯往往也不干预企业运作,并且,市场证明这样的效果极好,京东、58都是例子,并且曾经离阿里很近的美团、滴滴,事实上已经成为腾讯系企业。

4. 戴威想要寻求独立发展是核心诉求

作为ofo创始人戴威来说,很显然共享单车的理念是他创造并且发扬光大的,这也是除小米、头条等新兴本土模式巨头之外,又一个中国人自己的商业模式,一旦商业模式成功便是可能成为世界级入口的互联网企业,这是BAT时代模式创新不敢想的事情,而且共享单车背后做的是入口,而不仅仅是单车。


过去的一年,戴威一直在为两件事情而努力,一是因为早期引入滴滴以后,滴滴系高管入驻ofo让戴威头疼不已,滴滴方面投资小黄车的原因无非是为了填补自己的业务空白,让小黄车可以解决滴滴尴尬的3公里以内的出行服务,但是作为创始人的戴威很显然不希望这样,毕竟理论上讲,单车未来的用户体量是要远超打车业务的,戴威很显然不甘于做一个别的企业的补充,而是想要做独立的巨头。另一件事情就是国际化,可以说,戴威这一年几乎飞遍了最可能发展共享单车业务的国家,并且在国际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两件事情背后都表明戴威想要做一个自己的企业,而不是成为巨头的附庸,那么阿里的这次对于哈罗单车的投资,对小黄车来说并不一定全是坏处。


因此,不管是从阿里的角度,还是从ofo的角度来说,阿里的这次投资不仅无可厚非,或许对于两家企业也都是好处。最后,作为少有的中国本土孕育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希望小黄车可以走得更远,真正能成为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况且她的创始人CEO戴威是一个如此年轻的90后创业者,未来留给他的空间还很大很大,留给中国互联网的想象空间也还很大很大。


EmacserVimer

腾讯、阿里为何紧紧“握住”摩拜和ofo不放?周一,华尔街日报援引投资者和行业人士分析称,共享单车领域的竞争实际是阿里和腾讯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最新争夺。

腾讯阿里在移动支付的“白刃战”

阿里在共享单车身上仅仅是推广线下支付,真正的野心在“生活服务大生态”

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双12,是阿里旗下口碑公司的重大节点,它要投入“数十亿资源”参与双12,并借这个点力推口碑APP。不久前,口碑推出了自己的独立APP。口碑公司CEO范驰表示,今年双12是推广口碑APP的好时机。

2015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联合宣布,将投资60亿元,共同创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公司——“口碑”,专注协助本地生活服务的转型升级。之后约2年时间里,口碑一直依附于支付宝。

口碑为何现在要推独立的APP?口碑公司CEO范驰称是这样解释的: “我们现在做APP,要从两个角度去看:第一,阿里集团需要生活服务入口,这是集团的使命,如果我们不做公司就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所以我们咬牙也要做;第二,现在到了比较好的关键点,大家对口碑有兴致,吃喝玩乐又非常高频,如果我们不做,可能就会永远失去这个机会;第三,现在已经到了互联网流量收割的末期,用户手机第一屏的位置已经基本确定,所以,如果不冲一下,对集团来讲会失去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做独立APP是我们比较强的诉求,但更重要的还是提供服务给到商家和用户。”

在生活服务领域,已经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玩家——美团。从团购起家美团如今已经远不只是一家做团购的公司,它已经将业务延伸到外卖、酒店、旅行、打车、电影票、线下新零售等多个领域。

今年9月27日,王兴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说, “美团点评不但是中国最大的服务业互联网平台,而且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服务业互联网平台。”

在王兴看来,餐饮、旅游、到店综合品类每个领域都可以值几百亿美元,美团不仅有机会成为和A(阿里)、T(腾讯)同一个量级的公司,而且“很有机会成为世界冠军”。

围绕生活服务这个巨大的市场,阿里已经布局饿了么,口碑、飞猪、滴滴、ofo、淘票票、盒马鲜生等多个垂直生态。

而美团背后的腾讯,同样对布局“生活服务”这个高频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除了投资美团点评,腾讯旗下还有同程旅行、滴滴、摩拜、猫眼微影,还有可能入股的永辉超市旗下的超级物种,与阿里已有的布局形成对垒。

所以,共享单车于阿里而言,已经不只是共享单车那么简单。在阿里的一位管理层人士看来,阿里布局共享单车是“纯生态打法”,口碑APP覆盖的只是“生活服务”生态中的“吃喝玩乐”,共享单车是阿里“生活服务”生态中必不可少的场景。


全天候科技

共享单车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到如今迎来残酷寒冬,小蓝的倒闭、小鸣的人去楼空,共享单车面临大洗牌。

竞争格局变成ofo、摩拜双雄争霸,二者前几天被曝出挪用押金的事,委实雪上加霜。现又涌入哈罗单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哈罗单车于2016年9月开始投放运营,晚于摩拜和ofo。

摩拜针对白领市场,用户对车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较为关心,摩拜造价较高,开始就注重品质。ofo先从高校投放,押金低,时不时会有促销活动。单车造价低、质量不好。

但哈罗并未像两大巨头一样积极抢占一线城市,而是选择从苏州开始,主要布局二三线城市。管理团队经营稳健,注重产品设计、用户体验和经营效率,使哈罗单车受资本看好,获得3.5亿美元D1轮融资。

蚂蚁金服倡导低碳出行,和ofo推出了”免押金骑行“,有押金的共享单车本质上是租赁,违背了共享经济的初衷。

ofo的免押金骑行选择在上海,ofo与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达成战略合作,凡在上海地区的ofo用户,只要芝麻信用分在650及以上,即可免去99元的用车押金,直接使用单车服务。

随着共享单车的扩展,在发展新用户方面,押金成为了很大的阻碍。和芝麻信用进行了绑定,一切行为都是基于信用的。

ofo打开了免押金的先河,获取用户更加低门槛,以后共享单车或许都会朝这个方向发展。

我们都知道腾讯是站摩拜的,摩拜押金比较高,一开始就定位在白领,用户也不差这点钱,没有必要和ofo一样走低价路线。

至于阿里巴巴是否利用ofo推广线下支付,两家合作都捞到了好处,不存在利用一说。

共享单车行业以后会迎来大洗牌,很有可能只剩下一家。投资共享单车只是想多一个支付宝的入口,它的线下支付也不靠共享单车。

免费还是付费谁能胜利,不久能见分晓。马化腾说这话,为时过早了。


牛科技

哈罗单车12月4日宣布完成3.5亿美元的D1轮融资,据永安行公告,这次融资之后,由永安行旗下低碳科技和哈罗单车合并后的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已变成蚂蚁金服。

关于备受关注的共享单车,第一财经今日发文,称共享单车的游戏已经变了调性。“如果说过去摩拜、ofo、哈罗单车的融资更多地还是在砸钱投放自行车上,现在,各家盯上了‘大出行’,希望围绕单车和汽车出行等在一个平台上运营,构建一个大出行的生态。”

关于共享单车,马化腾在朋友圈对文章评论,称“被当作支付的推广工具了,可怜了其余小股东被锁死”。

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共享单车接二连三曝出的败局新闻让不少人对这个行业失去了信心,关于“共享经济是个伪命题”的论断也不绝于耳,而共享单车因为困局导致的押金难退问题,更是引起了多方注意。

目前共享单车市场上,摩拜和ofo作为头部企业依然备受关注,与此同时,各路资本的涌入也对摩拜和ofo未来的发展发挥着影响。

马化腾评论称:共享单车被当作支付的推广工具。

一方面,对于共享单车方面来说,如果能够接入支付宝平台,并且通过免押金的方式来骑行的话,这对于维护共享单车的用户数量是非常有利的。特别是在经历了小蓝单车,小鸣单车等知名共享单车企业“倒闭潮”之后,押金,成了共享单车企业最敏感的词汇。

在押金问题被质疑后,无论摩拜还是ofo都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来支持和背书,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ofo背靠支付宝平台,对于ofo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支撑,对于获取和留存用户来说都是很大力度的支持。

另一方面,如果说支付宝把ofo当做支付推广的工具,那么蚂蚁金服作为ofo的投资方,既给ofo提供了一个获客入口,同时能够为支付宝提供支付支持,一定程度上这是一种双向合作的途径。

对于ofo和支付宝而言,这种合作也许是利大于弊的。


创业邦

阿里投资了ofo,又投资了哈罗单车,背后有什么深意呢?

1,ofo和哈罗单车并无根本的冲突,前者主要集中在一线地区,哈罗单车则是农村包围城市,主要集中在三四线,阿里两个都投,有通吃的意思。

2,阿里投资共享单车,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支付,一个是数据。在支付上,就是像马化腾说的那样,是当做支付的推广工具。共享单车是高频的线下支付场景,看看ofo的日订单量,已经超过了3200万,对于支付宝来说,是必须要占领的;在数据上,共享单车的使用数据,实际上包含了一个用户线下的活动场景,有了这些数据,是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未来作为精准营销来用。

4,阿里投资ofo的同时,又投资哈罗单车,除了地区上互补,还有一个打算就是多方布局。ofo虽然成了和摩拜一样的两大共享单车巨头,但伴随其壮大,未来阿里能否掌控还不好说。因为ofo目前最大的股东是滴滴,而滴滴里面,既有阿里的股份,也有腾讯的股份。同时投资ofo和哈罗单车,可以在内部体系内形成制衡,对自己未来也是一种双保险。

5,共享单车的发展进入下半场了,最后又演变成为阿里系和腾讯系的对抗,想想,也有点无趣,在中国创业真的很难绕开阿里系和腾讯系。


闫跃龙

我相信马化腾,也支持腾讯,摩拜沦为腾讯线下推广支付的工具是必然。

随着小蓝、悟空、小鸣等二三线单车相继宣布“死讯”,哈罗携3.5亿美元强势登场,共享单车行业的竞争开始步入下半程。

现在谈三足鼎立还为时尚早,哈罗不超过5%的市场份额还不足以作为鼎之一足。虽说如此,下半程的共享单车还是隐约散发出了一些较以往不同的味道。

在汹汹而来的免押金浪潮前,摩拜恐掉队

摩拜单车自创立伊始,就坚持走高端重资产单车的路线,摩拜的leader们希望打造坚固耐用的单车,打时间战,以此来熬垮别家。然而,精品化路线背后便是高额的押金,299元,这几乎比某些轻量级单车贵一倍。

然而摩拜失算了,随着中消协提出共享单车免押金的倡议,摩拜的重资产、高押金的路线反而成为了其致命的弱点。面对随时汹涌而来的退押金风潮,摩拜公司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最可怕的不是要退还多少押金,而是摩拜背后的腾讯“爸爸”对这个坑爹的儿子渐渐失去了耐心。特别是当腾讯发现摩拜一直在烧钱盈利无望,而其所为的大数据和广告资源目前依然停留在概念阶段。

其实摩拜应该理解腾讯爸爸的无奈,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远远落后的腾讯,并不能像阿里巴巴那样为摩拜提供信用用户免押金的支持。更让“小马哥”头疼的是,主攻南方市场的哈罗单车刚刚获得由蚂蚁金服领衔的3.5亿美元的投资,并同时宣布信用账户免押金。如此一来,ofo和哈罗单车对摩拜的合围之势已经形成。

摩拜沦为腾讯笼子里的小白鼠

12月4日,摩拜单车的免押金活动终于推出,虽然是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笔者在网上搜索一番后,发现摩拜的免押金原来是这样的:

要求腾讯信用分630以上,未缴纳为摩拜押金,未体验过摩拜其他免押服务,所在地为广州。注意,首次注册才能免押金,以前已经注册过的然后退了押金的用户是不行的,就算没有交押金仅体验过一次的也是不行的。

然而搞笑的是,免押金用户也仅有10次免费体验服务,如果想要享受更多的摩拜单车服务,就必须缴纳押金。原来是假的免押金!

摩拜或被合并

随着中消协提出共享单车免押金的倡议,其实整个行业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市场规模、用户活跃度都不占优的摩拜单车面对随时汹汹而来的“退押金风潮”,已经无法获得投资人更进一步的支持,而且合并的越晚,就会越被动。


i科技Fashion

Pony马化腾在朋友圈的评论,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暗指小黄车。因为蚂蚁金服携19亿重金扶持哈罗单车,而小黄车经过与摩拜的烧钱大战,已是人困马乏,但已帮到支付宝达到了推广支付的目标,日均3000万订单,接下来小黄车极有可能被边缘化。

一、哈罗单车如何杀了回马枪

根据永安行(603776 SH)12月4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其子公司江苏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小黄车)此次进行了新一轮增资。其中上海云鑫投了19亿,已经成为第一大股东。

而上海云鑫是蚂蚁金服的全资子公司来着,意味着阿里巴巴转投了ofo的竞品公司哈罗。what?小黄车的管理团队此刻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马云爸爸何苦要扶植一个对手呢?


哈罗依靠“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避开了巨头烧钱的战争,得以在三四线城市(很多都是独家城市),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甚至开始为各个城市打造智慧出行体系,这一点和巨头只顾打仗是完全迥异的。

根据永安行披露的哈罗单车经营数据可以看出,截止到7月底,哈罗亏损1300万,而其已经进入了100多个二三线城市,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城市才亏损13万,月均不足2万。对于近3000万用户的单车企业来说,这个数据相当漂亮。

而哈罗背后的管理团队,也是蚂蚁金服看重的:杨磊+三位技术大牛 江伟(淘宝)、李开逐(携程网)、韩美(阿里),也就是说这家公司从创立开始,其价值观、行为模式就是一家十分符合阿里巴巴要求的公司。所以,最后马云选择了哈罗。

二、单车大战的下半场,小黄车何去何从

Anyway,中国互联网最后的大战,落脚点都是腾讯 VS 阿里巴巴。

哈罗单车爆出的高达3.5亿美金的消息,彻底震惊了共享单车圈子,意味着单车大战进入下半场,哈罗杀了个回马枪,让摩拜和小黄车措手不及,其中小黄车最为受伤。

三家单车背后不同的财团:

哈罗单车:蚂蚁金服系   ofo:滴滴系   摩拜:腾讯系

有人看到这个,可能会说,滴滴也是阿里巴巴投资的,哈罗和ofo是一个财团。这么说,不太正确,对于滴滴来说,阿里巴巴只是投资,以程维为核心的管理团队拥有最高权限。那么,滴滴就是个相对独立的存在。

小黄车的管理团队均来自于北京大学(应届毕业生),相对其他两家,过于年轻与缺乏实际的公司整体运营经验,包括财务、运营、技术等,重宣传,轻产品。

而哈罗和摩拜的创始人团队,均是职场老兵,摸爬滚打十多年,整体运营思路相对成熟很多。

下半场,三巨头终究为变成二巨头,而最有可能被兼并的就是ofo小黄车,不论是被摩拜还是哈罗兼并,其前期股东的投资价值都会大打折扣。那么小黄车应该如何是好?我觉得管理团队应重技术、用心研发产品,改善财务报表,或许还可以扭转局面。

以上是西西禾君的看法,大家可以就此问题,在评论区写下自己的意见。


西西禾说

看了很多回答,都是从资本和运营这些角度的专业分析,我不太懂这些,换个角度说说。

共享单车出现后,很多人并不是一眼就决定使用OFO小黄或者膜拜,多半是经过对比或者几种单车混用的。然后支付宝推出了芝麻信用分650分以上免押金使用OFO小黄车,直至后来的骑车抽红包等活动,给用户带来了便和利,使更多人包括散步或玩乐的老人和孩子随手都会使用OFO小黄车。可以说支付宝的接入,直接推广了OFO小黄车,当然也依靠OFO自身庞大的投放量。而大家日常使用手机的习惯,肯定不希望安装太多APP,让自己的手机臃肿,OFO小黄车接入支付宝,可以在支付宝上免安装使用,免安装交、退押金,也让更多用户接受。对于支付宝,在共享单车行业占有了一席地位,也因为推进共享单车增加了用户粘性和良好的企业形象,但要说靠OFO增加多少线下支付,我觉得支付宝离开OFO还是支付宝,支付宝多了OFO也没见变成支付天宝。

所以合作是双赢的事,尤其对于OFO小黄车,无论是用户量还是使用频率,都因支付宝而推进增加。相信双方也是乐意一起合作。

至于阿里投资哈罗单车,只能说如果我是金主,我也想多方位投资,全面发展。就像此前阿里建立菜鸟物流,就像腾讯和京东和唯品会的抱团。


半完美先生

2016年是共享单车的元年,作为元老级OFO和摩拜都在这一年成立,并进入市场,但是一年之后,蓝海就直接成了红海。有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在疯狂扩张,砸钱的情况下,一些玩家开始体力不支倒下。

毫不夸张的说共享单车的倒闭潮来得比所有人想象中都要快,悟空单车创始人赔进去300多万倒闭;卡拉单车创始人借朋友20万元偿还用户押金,3VBike创始人损失100多万,町町单车更是落得资金链断裂,创始人跑路。最近的小蓝单车也爆出倒闭,押金难以退还,小鸣单车也遇到了押金难以退还。

但是对于共享单车的两大巨头OFO与摩拜来说还没有分出胜负,不过这两大共享单车和马云的关系都不是很大,腾讯投了摩拜,并且占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而OFO虽然马云有投过,但是所占股份很少。因此马云这次对哈罗单车的投入无疑是想要在共享单车这个领域里占据一定的话语权而已。

不过根据消息来看,哈罗单车其实是面临着倒闭危机的,只不过马云又助力了一把。但是哈罗单车到底能够走多远,真的不好说。毕竟格局已经清晰,OFO与摩拜双分天下,而哈罗单车在马云的帮助下虽然暂时是起死回生,但是这在这种局势已经明朗的情况下横插一脚,确实不太被看好。或许哈罗单车也只是回光返照也不一定。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2017年的冬天对于共享单车玩家来说,真的是格外寒冷。未来到底怎么样还是需要用事件来验证,毕竟时间才是最好的试金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