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生在三國,你會選擇跟曹操還是孫權,或是劉備?

如果出生在三國,你會選擇跟曹操還是孫權,或是劉備?​曹操、孫權、劉備,三國鼎立之際鼎鼎大名的領軍人物。

他們的才幹、德行、背景各不相同,有所長亦有所短。如果有選擇的機會,你願入誰的營帳呢?

假如你有能力但出生平凡,建議選擇曹操。

一代梟雄之曹操,實力最大,能力最強。放到現在來說,不論從規劃戰略,還是實際執行,或是擔責意識等多方面來看,他都稱得上是有勇有謀的霸氣老總。

天下紛亂之時,曹老闆“散家財,合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諸軍四起之勢,曹老闆攻佔徐州、大敗呂布、逐鹿中原;

官渡大戰之際,曹老闆揚長避短、以弱勝強、一統北方。

之後的三國鼎立,亦是曹老闆的的風頭最勁。在戰鬥中,他幾乎親自打頭陣;內部管理上,規矩制度親力親為;用人策略上,廣納賢才、知人善任。

曹操深知自己的出身背景卑微,因此從不輕視平民子弟。相反,他對草根出身卻能勇武忠義之人,無比重視。譬如關羽,雖說其為曹方敵軍,但在部下將關羽的首級取來之後,他仍以諸侯之禮安葬之,說明此人十分愛惜、尊重人才。

只不過,曹老闆用人也頗有點來者不拒的意思。這一點雖能壯大團隊,只是他忽略掉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的道理。

偌大的集團,若是人員複雜極易導致拉幫結派的現象,時間一長終將各懷意圖、人心分離。

所以說,這位時而精明時而糊塗的老闆,你願意跟從麼?

假如你想跟著富二代守江山,建議選擇孫權。

正所謂“生子當如孫仲謀”,用現代的話來說,孫權是個典型的子承父業的富二代。不過,他並沒有乾坐著吃老本。

三國故事中,雖說孫權的戲份不多,存在感遠不及另兩位老闆,但他其實是個野心勃勃又能頭腦冷靜的主。

孫權從不親自上陣,卻能運籌帷幄、穩居江東,這與他駕馭人才、集結團隊的能力密不可分。

相比劉備,他敢於啟用年紀輕、資歷淺的幹部,不斷培養有能力的新人,譬如呂蒙、陸遜。這便為集團後來的長期穩固之態,儲備了人才。

不過,在東吳集團中,豪強士族的勢力強大到能撼動君權,長期把控著集團人員的上升渠道。

類如周瑜、魯肅,都來自於當地有背景的士族。

因此,東吳集團門檻較高。

假如你有創業的激情,建議選擇劉備。

怎麼說呢,劉備本人其實沒什麼特別突出的才幹,但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能讓有才幹的人為他賣命。

譬如家喻戶曉的三顧茅廬,他用誠意打動對方,將人中臥龍諸葛孔明納入麾下,讓其甘願為己效力。

相比曹操、孫權的背景,劉備可以說是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他父親早亡,跟著母親艱辛的過活,外出行學之時受人資助方得集結眾人。

與關羽、張飛一同棄官而逃後,劉備入主徐州,擁有了自己的集團軍隊。算是開啟了創業之路。隨後被呂布打敗、被曹操討伐,一波三折後方才大業初成。

這與今天創業型公司的性質差不多,一不小心就會被碾壓在殘酷的競爭之中。若能站得住腳,則有機會發展壯大。

因此,進入劉備創業集團的合作元老,可以說是時常面臨著高風險的挑戰。不過,倘若成功,不忘初心的劉老闆必定會給予你高回報。

值得一提的是,創業型公司往往十分依賴早期的核心團隊。劉老闆便是如此。他任用智囊諸葛亮,驍勇善戰打前鋒的“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組成核心團隊,為蜀漢打下江山,奠定基業。

但是,開國之後蜀中仍倚仗著核心團隊穩固江山,並未重視對新人的培養,優秀的後輩難以融進管理層。

類如今天的職業經理人,如果高層管理者不放權,他們很難施展技能,很難成為集團核心力量。

結 語

曹操、孫權、劉備分別帶領著三個不同的集團,其形成的三國鼎立之勢之所以能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說明,三個老闆之間各有本事,任誰都不容小覷。

放到今天來說,職場中遇到的大部分老闆也無非也是以上三種,關鍵在於你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