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应该不应该“打”孩子

如何去“打”孩子?

我在小的时候,经常因为犯错挨打,甚至家里的棍子打断过很多根,但我现在并没有变的性格扭曲,依然深爱着我的父母,相反那些很多在小时候一路宠爱没有被父母揍过的孩子,很多走上了不归路,看到这里可能很多父母估计拿起棍子准备揍自己的孩子,别急,下面才是关键。

家庭教育应该不应该“打”孩子

孩子可以打,这是一种有效的惩罚手段,但需要讲究艺术。孩子不听话,家长可以打,必须先学会如何打,要掌握四个原则:

一、不能在发怒的时候打孩子,不能借助打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打孩子是因为规矩而打,不是因为愤怒而打,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触犯了规矩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也是在给孩子“做规矩”。

二、不能用手打,也不能用鞋子打,一定要用杖打。要让孩子明白,不是父母不疼爱他才打他,而是因为他犯了错,父母不得不打他,而父母充当的是一个执行者。 “杖”就是规矩的具体体现,要让孩子害怕规矩,而不是害怕父母。如果让孩子从小有这样的观念,长大以后将会成为一个有公德心的人。

三、家长打孩子前,一定要与孩子有语言交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犯了错就要承担责任。

四、打孩子需要爱。孩子犯了错,父母也要一起受罚。

父母是个特殊岗位

为人父母是天底下最特殊的岗位。这个特殊岗位从业人数众多,综合专业要求高,但岗位培训却很薄弱。比如,公司新员工上岗,需要岗前培训。在养育宝宝之前,很多人都没有学习过如何做好父母,所以都在无证驾驶。

那么教育孩子是理念重要还是方法重要?其实,教育孩子要掌握四个基本原则:不占有原则、爱和规矩的原则、情商先于智商原则、共同成长原则。

从古自今,教育的真相是什么?其实就是阶级流动,穷人的孩子通过教育麻雀变凤凰,·富人的孩子通过教育让孩子更加优秀,为什么一些大家族可以纵横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其实很大原因就是他们的教育观念非常先进,以至于代代受用。

家庭教育应该不应该“打”孩子

很多大家族都有家规,正是这些家规约束和改变这一代代人,他们有比“打”更严厉的惩罚,以至于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根本不敢犯错,所以对于我们这种小家庭而言,虽然做不到大家族家法家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定制我们的规矩,当然这个规矩不仅是针对孩子,而是对于家庭里的每个人来制定的,这样才有可能从一个小家庭蜕变成一个大家族。

孩子在从小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如果父母一直替孩子的成长买单,表面看起来是爱孩子其实是在阻碍孩子的成长,这样会导致孩子没有责任心,不能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喜欢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我想每位父母都不喜欢看到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

另外特别提醒父母打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做爸爸的执行家法,爸爸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妈妈是一种温柔的象征,避免父母混合双打,作为孩子的妈妈固然心疼但也千万不要阻止孩子爸爸来执行家法,孩子妈妈需要安静等孩子爸爸执行完家法,然后给孩子沟通安抚,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因为犯错而受到惩罚并且父母依然爱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