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個簡單標準衡量一個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

用三個簡單標準衡量一個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

有網友問“怎麼樣界定一個老師教學水平的好壞? ”。首先,我認為界定教師教學水平的好壞這種說法不妥當,一般地我們說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簡單來說,判定一個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由以下三個因素決定:

傳授的知識是否準確

無論是任教哪一門學科,紮實的專業知識水平是前提,一名教師對於自已所擔任的學科涉及的知識體系要非常熟悉,亂熟於心,傳授的知識才會準確,不出知識性的錯誤,良好的學科素養是一名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基本條件。

用三個簡單標準衡量一個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

課堂上的學生是否聽懂

衡量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的關鍵是課堂上的學生是否聽懂。我每年會聽幾十節小學數學課,大部分老師知識講得既準確清楚,知識講解有層次、有條理,學生參與度高,課堂效果好,這樣的教師教學水平就高。

也有少數老師一個知識點沒有講清,就到了下一個環節,課堂教學走流程,不管學生是否聽懂了,反正一節課上完了,這樣的老師教學水平亟待提高,不然就是誤人子弟!

是否尊重學生

界定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的高低,我認為還要看這節課師生溝通是否和諧?每位教師都有自已的獨特的教學風格,無論是嚴肅或是幽默,無論是引經據典,還是四平八穩,在教學中尊重學生是關鍵!如出現下面的情況:如一節課滿堂灌,不給機會學生說;再如,教師在課堂耍霸王作風,不容許學生提出異議,自已就是權威;如果出現這些現象,即使這個班學生學科考試成績排名第一,綜合評定這樣的教師教學水平也不算高。

圖片來自網絡

(陽光之下,教育碩士,教育集團HR,二十五年兒童教育經驗,擅長小學數學教學、人力資源管理,喜歡寫點關於教育事兒,所感所思,與您共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