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纳西族喜欢栽花种草,就像吃饭睡觉一样稀松平常。几乎每家每院可见繁花似锦,绿意盎然,这既是主人家闲逸情致的表达,也是天人和谐的良好印证。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兰花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纳西族喜爱兰花,既是向阳花木天地得宜,也是勤劳朴素的秉性使然。丽江属高原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土质偏酸,雨量充沛,湿度适中,尤为适合兰花生长。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其次,纳西族栽植兰花历史悠久,传统大雪素便是源自丽江,雪山雪素交相呼应,这和纳西族善良、勤劳、质朴的品性是分不开的。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另外,兰花作为名贵花卉,如果不是民生殷实,又怎能普遍栽植。所以,从植物可以见地理,可以察民生,可以知性情。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兰生幽谷,非以无人不自芳”。纳西人热爱兰草,却不借兰花逞奇眩异。遇到奇花,是机缘倍感珍惜,但即使是凡草,也会用心侍养以尽延年。上一辈的人种植兰花,把兰花当成孩子一般照料,就如浇水,多一分怕湿,少一分怕燥。养花的难耐寂寞,不与他人分说,等到花开时节,也不见其得意炫耀。这种情怀,温润却又静默。与其说是人在养花,不如说是花在养人。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多肉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现在,沉下心养兰花的年轻人不多了,一种新颖花卉却悄悄滋生起来。多肉植物,大部分生长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有老人家见了,说这不就是瓦古上长的仙人掌嘛,其实这类植物科属众多,单是品种就过上万,因其精致小巧,形态各异,颇受年轻人追捧。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多肉植物以“萌”闻名,以少水多光照的习性被“懒人”宠爱。有的形似熊掌,密生白毛,五指清晰可见,犹如小熊脚掌;有的状若兔耳,毛茸茸似兔首双耳竖立,憨态可掬。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其名称也是趣意盎然,有一种叫“初恋”,在春秋时节,叶片呈现出深粉色,宛若陷入初恋的少男少女;有一种叫“花月夜”,叶片呈莲花座,边缘绯红,花箭欣长,观之令人遥想起春江的清丽秀美,生动形象,别有一番韵致。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尽管多肉植物颇具观赏价值,但在传统栽植花草的人眼里,因为其数量繁多,价格低廉,又是新兴事物,有了些许轻视的意味,其实不然。

如今,越来越多的80、90后走上重要工作岗位,他们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与日俱增,选择一盆多肉植物,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和对个性的认同。这种“仙人掌”,在缺光少水的情况下,也能顽强生长,而且不择土壤,在沙石中亦能生存,最令人动容的是,即使一片叶子,也能繁育旺盛。在时间空间高度压缩的现代社会里,有一隅多肉植物,无不是对自我的勉励和鼓舞。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萌肉

从养兰花到种多肉,纳西族的男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其实,兰花端庄素雅,“仙人掌”古灵精怪,是参天地造化,形成各自特点,没有高低贵贱的分别。为什么远离人烟的环境多奇花,除去条件限制以外,人心的阻滞是一方面。倘若拥有奇花而傲然恃物,那么贪欲私念何来高雅;如果对待凡草也能尽心饲育,那么这种广博的胸怀定容不下一丝俗尘。植物因人繁衍旺盛,人因植物获得生养的环境,二者是相辅相生的。如果世人,能以平常心对待平常之事,顺应天时,合乎自然,那么我想,奇花不再为奇,平凡亦是非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