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国家不信任普京?

花-开错颜色

俄罗斯间谍中毒案的女儿尤莉亚醒了,俄罗斯驻英国大使提出探视和表示可以协助回国修养,但是她表示暂时不愿意回国,只是希望默默守护父亲,直到他康复。俄罗斯大使馆随后宣布,尤莉亚可能是受到英国的威胁,英国人则继续要求北约盟友经济制裁俄罗斯,以惩罚俄罗斯侵犯英国主权行为。



乍一看,觉得俄罗斯与英国人就像德云社的郭德纲和于谦在演双簧,只是不知道谁是人?谁是鬼?西方文化汲取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由开放,也继承了人类进化采摘时期的野蛮血腥,叙利亚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阿萨德总统是经历英国名校教育培训的民主精英,阿萨德夫人也被誉为黛安娜王妃式的人物,曾经这对神雕侠侣受到英国皇室成员和女王的赞誉,欧盟成员国领导人更是赞扬阿萨德是西方的朋友。可是,美国人不爽了,80年代亲美国的叙利亚政权被老阿萨德总统取而代之,老阿萨德随后倾向苏联,两个国家的梁子结下了,后来的历次中东战争,美国都怂恿以色列占领和进攻叙利亚,叙利亚的戈兰高地至今仍被以色列控制,这一次叙利亚内乱美国人带头,英国与法国做帮凶,德国人和澳大利亚出钱,叙利亚内乱持续数年至今还在恢复之中。



叙利亚是西方对待俄罗斯人态度直接反映,西方不希望俄罗斯有任何的国际或者区域的影响力,而特工出身的普京却拥有强烈的爱国心,他豪言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伟大的俄罗斯,他执政后打击寡头政治集团与财阀的权钱交易,他开始向美国与欧洲表达善意,他开始参与和不扩散条约及全球裁军计划,他开始放低姿态迎接西方的拥抱,可是西方把他当作独裁者和集权的恐怖主义代表,西方认为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和欧洲都在不怀好意的发挥其影响力,美国领导的北约也需要有一个假想敌用来进行攻击,用来转移国内矛盾和满足军工利益集团的需求。

柏林墙倒塌很多年了,默克尔那时候还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她的导师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统一后第一任总理赫尔曾经教导她,我的小女孩守护好我们的家,它需要完整的基因传递。不过,西方国家丝毫没有反省自己的错误的意思,非洲国家苏丹的分裂,卢旺达的种族屠杀,刚果金与刚果布的对立,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西方正试图制造新的柏林墙,他们在害怕什么呢?

冷战时期,苏联拥有无可比拟的军工体系和经济发展水平,以至于欧洲国家瑟瑟发抖的每天活在苏联的阴影之中,曾经有过报道苏联拥有十万辆重装甲坦克和数万架飞机及巨大和武器库,这些东西可以在一周内灭亡整个欧洲,这种心理阴影是巨大的,持续到今天,西方坚守先下手为强的理论,自然要千方百计搞掉伏地魔普京这个转世灵童。

普京发现自己的先礼后兵换来欧洲国家对自己草木皆兵,于是开始恢复北极熊昔日的状态,即使没有了俄罗斯也要拥有全世界。


唐俊龙55398571

西方观察家认为,普京的所作所为表明,其外交思想、治国思想都与西方相互冲突。

西方认为,普京对外交战略思想仍然停留在十九世纪,与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甚至相互冲突,并且普京没有任何妥协的可能。

第一,普京追求扩张领土和势力范围,外交思维停留在19世纪。2008年,俄罗斯通过俄格战争,帮助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试图通过控制这两个地区,牵制格鲁吉亚加入欧盟和北约的进程,从而继续将格鲁吉亚留在俄罗斯势力范围。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俄罗斯通过“混合战争”,即内部策动政变、派遣志愿军、舆论引导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引发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动乱,目的是阻止乌克兰加入欧盟。但是,更令西方不满的是,俄罗斯公然违背国家边界原则,策动克里米亚地区独立,进而加入俄罗斯,从而更改了苏联解体后形成的主权国家边界,被视作“冒天下之大不韪”。

第二,普京试图复兴前苏联。普京力推“欧亚联盟”,后来因为受到哈萨克斯坦等国阻止,退而求其次,打造“欧亚经济联盟”。目前,这一联盟已经形成,它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坦。普京认为,乌克兰具有深厚的工农业基础,是前苏联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没有乌克兰,欧亚经济联盟就缺乏实质性意义。因此,普京一方面努力拉拢乌克兰,为其提供极为廉价的能源。在拉拢失败后,又不惜诉诸武力也要阻止乌克兰倒向西方。普京打造欧亚经济联盟的行为,被西方视作复兴苏联的努力,引起西方的恐惧和敌意。

与此同时,普京的治国思想遭受西方批评。普京抱持强烈的民族主义,崇尚权威治国。普京大权独揽,长期执政,被西方视作独裁者。普京打压反对派、限制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被西方视作反民主、反人权。普京通过进攻性的外交行动获得高达80%的国内支持率,被西方视作滥用民族主义。凡此种种都被西方不满。普京的所作所为已经让西方丧失信心,都在盼望普京下台。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也是希望借此激发民众不满,让普京在下一次大选中失利。


布莱克怀特

西方国家不信任普京。这并不是一个令人奇怪的问题。

一个强大而另类的俄罗斯,在西方国家眼中是危险的,甚至是邪恶的。

西方国家希望继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继续解体,最好回到莫斯科公国的状态。

所以,不管是不是普京,任何一位俄罗斯的领导人,如果表现出想重振俄罗斯雄风的意愿 ,无论他是谁,也不管他做了什么,他都不会被西方领导人所“信任”,这是地缘政治所决定的,是大势,是国家战略。

说完大势,再来说说普京个人,很大程度上,西方政客对普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羡慕、嫉妒、恨”

先说”羡慕“: 俄罗斯总统几乎是世界上权力最大的民选总统,在西方国家中,美国总统的权力算是大的了,但与俄罗斯总统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难怪当过CEO的特朗普很不爽,并公开表达了对俄罗斯决策体系和效率的羡慕。不要以为领导人权力大就一定是坏事,大家可以看看,近年来企业决策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集权、扩权,CEO一职的创设就是因此而来。这是因为,国家也好,企业也好,需要当机立断快速决策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家看看西方民*主国家互相掣肘而久拖不决得例子,就可以知道他们对普京所拥有的高度决策权有多羡慕。

再说说”嫉妒“: 西方政客一直称普京是独裁者,殊不知人家普京也是靠民*主投票选上的,而且票数还非常的不低。对此,西方政客们自然有一套倒背如流的说辞,那就是操弄选举,蒙蔽选民。但问题是西方的选举就真的那么公正?那些曝光出来的乌七八糟的竞选手段,也是令人颇为耳目一新的,你总不能一边自己猛刷流量,一边不齿人家的10万+说人家是“标题党”。还有,如果说克格勃出身的不可信任,眼睛里看不到真诚云云,那么,演员出身的里根就是可以信任的吗?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就是可以信任的吗?嫉妒之下,口不择言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说说“‘恨“:作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全力维护俄罗斯的利益是毫无疑问的,更关键的是,他还具备这个决断力。这对于觊觎俄罗斯,企图瓜分其利益的国家而言,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只要举一个例子就可以明白,西方政客为什么这么”恨“普京:去年,土耳其先是击落俄罗斯战机,然后是俄驻土大使在土耳其被枪杀,俄、土关系跌至冰点,但普京抓住土耳其政变的机会,及时向”死对头“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报信息,使得二人”化敌为友“,这一幕,看在精心策划上述事件的西方政客眼里,心中是何感受可想而知了。

普京参加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葬礼

最后,再说说普京的无奈:

有人否定普京的理由,是认为其在任期间,没有发展其它工业体系,导致俄罗斯经济过于依赖国际油价,过于脆弱。其实,你能想到的,难道普京和他的智囊们会想不到?

不是普京不想建立,而是根本没有建设的内外部环境,一群虎视眈眈想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友邦”们,才不会乐见俄罗斯建立这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呢。

此外,也有很多人崇拜普京,比如国内某将军说,如果中印对峙的情况出现在俄军身上,普京早就下令开枪了。其实,这里面的解读并不够准确,一方面,这说明俄罗斯的应对手段比较欠缺,就像一个穷人,碰到挑衅的只能强硬,而一个富贵之人,因为对付的手段多,反而不一定当场显得那么强硬了。更何况i,这也要分场合看,就像前面那个例子看,击落军机、大使被刺杀这样的大事,普京当时不也先忍下来了吗?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普京不受西方政客信任,并不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

不受西方政客信任的,也不只普京这样一位领导人。

有些事情,不是迎合就能改变的。既然如此,就不必勉强迎合。


洋杨大观

对比一下普京当选总统之前和现在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现状,他在任期间似乎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在普京,而应归功于油价上涨以及俄罗斯与西方社会经济政策、技术、发展模式和投资等方面的整合。任何一位有能力的领导人都能带领俄罗斯取得至少同样程度的进步。普京和这样的发展趋势并无直接关系。他真正做到的事情是:颠倒俄罗斯的民主进程,镇压异己,打击独立的新闻行业,巩固自己在主要经济领域的势力,以及将腐败系统化以确保手下的人对自己绝对忠诚。因此,他其实是俄罗斯最糟糕的领导人之一。生活在独裁统治之下的俄罗斯人民早就习以为常,他们不理解独裁统治对一个国家的危害,直到为时已晚,然后又像1917年和1991年那个陷入危机之中。他们总是将俄罗斯国内的所有弊病归咎于西方国家,所以他们自己从不学习。

如果想更多地了解普京的执政表现,如果看一下我对“弗拉基米尔·普京担任总统期间让俄罗斯变得更加富强吗?”这个问题的回答。

除此之外,俄罗斯的国家福利并不好。以欧洲国家的标准来看,俄罗斯的工资水平和社会福利简直差到了让人感觉非常可笑的地步。更何况,俄罗斯还是一个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有着庞大的国内市场。纵观历史,俄罗斯一直是一个富有的国家,但却算不上是一个富有的民族。原因就在于治理不当。举个例子,20世纪早期,沙皇绝对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国王之一,但俄罗斯人民却是整个欧洲最穷的。这一情况也给后来的共产党人提供了很多批判的机会。


空军一号飞啊飞

因为普京以攻为守,破坏了西方国家为所欲为领导世界的愿望。

1.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就想分裂瓦解俄罗斯,因为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对西方国家是一个威胁。

2.自从普京2000年担任俄罗斯领导人以来,俄罗斯社会稳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安居乐业,普京用武力收复了想要独立的车臣,使俄罗斯综合国力不断加强,这让西方国家非常不爽。

3.普京有恢复苏联的伟大构想,俄罗斯吞并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又参与乌克兰东部的战争,肢解了亲西方的格鲁吉亚,这让欧美西方国家非常担忧,所以西方国家联合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和政治制裁。

4.西方国家想要主导国际事物,西方国家支持颜色革命,想推翻和分裂叙利亚等很多俄罗斯的传统盟国,而俄罗斯出兵帮助了叙利亚,向西方国家进行了挑战,所以西方国家不喜欢普京。

5.总而言之,普京动了西方国家的奶酪,无法让西方国家为所欲为,所以西方国家讨厌普京。


杜达特洛夫斯基

问这样问题很大确定地说是政治幼儿园级别!首先要明白世界格局和当前的国际形势!当前的国际形势就是西方资本利益要永远掠夺奴役其它国家人民,要扼杀一切阻碍实现这一目标的国家和政治力量!俄罗斯就是一大障碍!自叶利钦承认自己的错误之后普京上台在一定程度上改正,但是,他也只能一定程度,这样西方没能把俄罗斯弄死!事实上那一段时间也不想弄死!在利比亚战争之前,欧盟与美国的矛盾已经公开,虽然欧盟也是资本利益集团的控制政权,利益并不一致,也不如美国的势力大!由于2008年欧盟不配合美国的制造的经济金融危机,所以美国剪羊毛没成功,这时欧盟是支持俄罗斯的,所以所谓信任与不信任是小孩子话,政治幼儿园级别!此后美国资本利益集团认识到它所寄生的宿主美国已经衰落到单独再没力量发动一场成功的金融危机来逐步更深层更直接控制全世界!于是利用它的能力逼迫美国政府不惜损害美国利益,与欧盟联合!表现和标志就是制造埃及、利比亚之乱!这之后欧盟自然也转向,开始与美国同流合污,开始针对俄罗斯,最终目标是……。这时才表现所谓都不“信任”普京!然而从有点政治常识的人嘴就不会这么说!


出思

这个问题本身就极具局限性。不是所有的西方国家都不信任俄罗斯,而是西方主要大国不信任和畏惧俄罗斯。当然接下来还有中国,再接下来还有印度,再再接下来还有日本、德国、法国……总之,以上国家依次变小变弱之后,还会有任一相对大、相对强些的国家承接俄、中、印、日、徳、法的地位——令西方主要大国畏惧!

试想,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国土都像瑞土、新加坡那样大小,不论贫富都无力与西方大国相抗争。于是乎,“我欲取之必可取之,我欲杀之必可杀之,我欲辱之则必可辱之”式的“大同”世界,方是西方主要大国的终极追求!

为了达到这一终极目标,西方大国纠集一些俄罗斯、中国“小贫弱”之后的继任者和一众附庸小国,极尽可能能围堵、破坏和干扰俄罗斯、中国的正常发展,以期内外开花,将这两个大国变成千万个小国、弱国!果真有这么一天,什么日本、印度、德国、法国,甚至是巴西、阿根廷、南非甚至是意大利、西班牙等,都会令西方大国感到“畏惧和不安”!

让我们再来看看西方大国为了达成既定目标已经做了什么吧!

“鹰犬”战略困住亚欧大陆并切割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联络。在这个战略之下,太平洋和大西洋几个主要岛国是鹰的两翼,沿欧亚非大陆分界线上的一众国家,已经或正在或将来被争取成为西方主要大国的豢养猎犬,而大国的强大的海空力量则无疑是鹰的爪和嘴,根据具体情况来四处攻击。

中国有句老话:别把自己卖了,还给人家数钱!奉劝那些盲从于西方主要大国的一众国家,还是不要助纣为虐了,一个强大的中国、俄罗斯和欧盟,才是世界和平发展与繁荣的基石。


虫虫吃叶子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别人,最后等来的是濒临灭亡。

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自然政策不同,导致寻求的国家利益各异。

普京包括各国领导都为自己的国家努力,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普京在俄罗斯的作风强硬,不管对内对外,这符合本国家的国情需要,民众所求,符合国际形势,地区事务状况,符合本国家领土安全和国家战略构思。因此我认为普京的做法并无错。

互相信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互利共赢。广大西方国家从始至终都带着有色眼镜,用看待前苏联的眼光对待俄罗斯。再加之美国为首北约军事联盟的合作,美视俄为头号敌人,自然而然西方各国都站队美国,疏远俄罗斯,两方有了隔阂便有了成见,因而无论两方做什么,对也好,不对也罢,都成了针对某方的举措。再有领导人更替,西方各国领导人更换频繁,俄罗斯基本不变。新任领导人,对普京的做法看不惯,明知道是他一贯作风,却难忍受;普京对新领导也存在不信任,琢磨不透对方。最后,长年累月,西方国家便不再相信普京。

我认为俄罗斯对外战略,并非其野心勃勃,而是为了自卫,有效的防卫。普京只是在为自己的海军寻找出路,不能像嫁不出去的姑娘生在娘家,死也在娘家。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游刃有余就足够了。

发展,合作,共赢。


人滚犊子什么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其实不是有意和普京过不去,真正针对的是俄罗斯。美苏争霸所留下来的影响相当深远,时至今日,冷战留下的以东西方阵营对立为表现的冷战思维仍在作祟。俄罗斯作为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者,与美国的关系非常敏感。在“冷战”思维的支配下,美国也处处视俄罗斯为对手。

除了冷战思维,美国和俄罗斯在很多地区的利益争夺也是造成这两个国家看彼此都不顺眼的重要原因。比如,美国和俄罗斯在中东地区都有自己的代理人,中东地区之所以乌烟瘴气,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俄有意造成的。两个国家都想在中东争取更多的存在感,都想在这个地区争夺更多的发言权。因为发言权和存在感就是利益。因此,两个国家不仅在中东培植自己的代理人,还在方方面面进行着明争暗斗的较量。

在欧洲,美国主导下的北约东扩,对俄罗斯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战略威胁。在北约东扩的背景之下,俄罗斯的防卫形势更加严峻,战略生存空间也被极大的削弱了。眼看着自己的战略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俄罗斯当然不会无动于衷,我们看到俄罗斯也采取了向西部增兵等一系列的报复手段。

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处理方式,更是极大刺激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引起了他们的不安。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克里米亚问题为“牌”,通过追加制裁,发泄对俄罗斯的不满,试图以此逼俄罗斯“就范”。美国表示,对俄罗斯的制裁会一直维持下去,直至俄罗斯将克里米亚半岛控制权还给乌克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俄之间的利益纠葛实在太过复杂,想缓和几乎不现实。


元龙解局

人性是善变的,一个掌握权力太久的人十分容易被权力诱惑而失去自我。即便普京再心无杂念,不见得他不会被权力诱惑。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民主政体并不完善,总统的权力太大了。普京掌握权力太大,时间太长,以他为中心的利益集团已经根深蒂固。为了让他能继续掌权,甚至可以修改宪法。如果他想当俄国沙皇,恐怕也不是件难事。

一个好战的民族,加上一个强硬的领导人,再加上苏联留下的军事实力,这是个随时会被引爆的核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