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单反摄影中常说的“白加黑减”?

什么是单反摄影中常说的“白加黑减”?​“白加黑减”通常只有在点测光的时候才应用这个原理。中央重点测光和区域测光都不需要这样做(因为这两种测光模式首先已经考虑进去了全部场景的光强情况;其次,这两种测光模式本身就不精确)。


什么是单反摄影中常说的“白加黑减”?​相机点测光模式下: 现在的相机中,自己都带有测光表。但是所有的测光表只会做一件事情:把白色(高亮度)的东西反应成18%的灰色;或者把黑色(低亮度)的东西反应成18%的灰色。再先进和再落后的测光表都只会干这一件事情。 所以记住一个结论:相机会把所有东西拍摄成灰色。这个结论虽然不够严谨,但足够实用。

什么是单反摄影中常说的“白加黑减”?​我们要照一张白纸,如果仍然按照测光表的指示曝光(因为测光表只会把任何亮度的东西反应成灰色),那么我们将得到一张灰颜色纸的照片。 反之,我们要照一块黑煤,如果仍然按照测光表的指示曝光(因为测光表只会把任何亮度的东西反应成灰色),那么我们将得到一张灰色的煤块照片。 显然这和我们的初衷不一样,那么怎么办呢?答案就是:白加黑减。
什么是单反摄影中常说的“白加黑减”?​接上面的例子:拍摄白纸的时候,如果我们在测光表的数值上加一些曝光量(比如延长曝光时间),那么之前照的灰纸就会变成想要的白纸。 在拍摄黑煤块的时候,如果我们在测光表的数值上减一些曝光量(比如减少曝光时间),那么之前照的灰煤块就会变成想要的黑色煤块。

什么是单反摄影中常说的“白加黑减”?​要理解这个理论,先要知道一个道理:在拍照时,如果曝光量少(比如曝光时间不足)照片整体会呈暗或者黑;如果曝光量多(比如曝光时间长)照片整体会呈现亮或者白。 因为黑色是不反光的物体的表现,白色是全反光的物体的表现。
什么是单反摄影中常说的“白加黑减”?​​对于相机而言,比人的眼睛性能差很多。最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宽容度比较小:同时遇到过强的光和过暗的光线,照相机只能记录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要么只记录强光区内容,丢掉弱光区的内容;要么反之;要么保留中间调,过强和过暗的区域内容都舍去。只有这三种解决办法,“白加黑减” 在这里也只能做到取舍。解释一个概念,宽容度:比如浅黑色的光强为1,那么比浅黑色的光强度大过一倍的就是2;这称之为一档。以此类推,1、2、3、4、5、6、7档光强,就分别是浅黑色光强的1、2、4、8、16、32、64、128倍。人们用宽容度来表示相机能同时兼顾几档光强:档数越高,能兼容的光强范围就越大,画质越好。 对于胶片相机而言,宽容度最大,通常也就7档;再好的数码相机也难超过这个值。

什么是单反摄影中常说的“白加黑减”?​现在数码相机上有一种HDR合成技术,通过强光、中间调、弱光区三张照片(有的单反相机拍七张)来合成一张宽容度更大的照片。对于大光比的场景摄影,我们不妨使用HDR模式进行拍摄,或许你会得到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