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能源汽車賣不動了?

一人的身影

新能源汽車一直以來的銷售量都不能反應真實的情況。政府補貼,限制燃油車上牌,新能源車更容易獲得牌照,城市不受尾號限行,這一系列鼓勵的政策其實是讓不少消費者很無奈的選擇使用新能源汽車,明知電動汽車充電技術仍然不成熟,遠不能像燃油車補充燃料那樣快捷方便,但是不少人迫於搖不到號或者沒有資格搖號的無奈才只得選擇電動汽車。

新能源只在自己的轄區是新能源,換言之,在另外一個城市你的新能源車就未必享受新能源的優待了,進口、混動、插電混動根據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標準對待,所以買到也只是在你上下班的行程內可以享受到新能源的一些便捷。但便捷不了冬暖夏涼,要知道純電動汽車的冷暖風都是要消耗大量電能與車輛巡航里程搶奪資源的,所以當我看到夏天開電動車降下車窗、冬天開車裹的像個粽子一樣的車主我深感新能源的不易。

對於不少國內的汽車生產行業,快速上馬純電動汽車瞅準的更多是賺取政府補貼,所以也沒有太大的動力去做好產品,控制成本、獲取補貼作為利潤,這樣一來電池虛標,車子質量裝配工藝都沒法恭維,也更加劇了消費者的顧慮。

剛才說了不少人明知電動車是個坑,但無奈需要用車也只能往裡跳,但隨著大城市機動車保有量的進一步增加,電動汽車的指標也變得越來緊俏,換句話說就是去跳火坑都得排隊了。

難道用純電驅動的車輛就真的那麼不受待見嗎?還真不是的,電動汽車國家補貼一年也就賣個幾十萬輛,但這幾年由民營企業設計製造的純電動三輪車、四輪車、老年代步車在不依靠政府補貼的情況下正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的發展,銷售量輕鬆突破百萬規模,而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車子的工藝造型質量真是每年都有不小的進步,一些車子的動力性能、續航里程已經直逼電動汽車。當然它和電動汽車的最大區別就是電動汽車可以上牌,而這些車不行,也沒有有關汽車審驗部門的把關審核,所以被冠以不符合安全標準也自然不奇怪了。

老年代步電動車一方面反映了市場的剛需,生產可以創造GDP,但使用一直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開這樣的車可以免去各種稅費、驗車、考取駕照等麻煩的手續和准入門檻,也正是因為這些讓它們有了頑強的生命力和足夠的市場需求來競爭做更豐富有競爭力的產品。

只不過一旦形成規模並出了一些問題後,感覺有關部門就要醞釀大整頓,不及時制動源頭、不用大禹治水的疏導、引導、規範來麻煩自己服務消費者的做法,就用禁、限、罰這三個字就可以屢試不爽,但即便按照規定動作這麼做也很難挽救潮水退去的真實電動汽車市場。


感觸汽車影像特效

今天專門跟你分享,不買新能源車的理由,優點我們今天不說了。

為什麼不買新能源車?


充電需要私家車位

首先我們大多數的車主朋友們,是沒有私家車位的,新能源車不一定合適所有人的,車位那麼緊張,然後新能源車要充電的,這個位置就更加難找了。

想想用起來是比較省心,停起來充起來不一定很舒服的,尤其是這種老小區朋友,你地面有個停車位就不容易了。

只有私家車位才能向供電局申請安裝一個充電樁,才能比較方便的用這個車子,私家車位這句話要多少錢對吧。

安裝充電樁要經過物業同意

然後即便是供電局讓你裝,物業還不一定同意的,這個要搞定小區的物業。

要物業簽字同意讓你裝這個東西,才有可能OK,因為是單獨拉了一個線,又不是說裝根網線那麼容易的事情。

新能源車續航里程短

剛才講的是生活問題,特斯拉這種不算的話,大多數的新能源車目前續航里程,還是比汽油車是要短一點,即使有車位有充電樁,也是不能進行長途旅行的。

比如說我現在在杭州,我拿個新能源的純電動的車子,我說我想到西藏去玩一趟,基本上是沒有戲的。

有些朋友說那我不用去這麼遠,我比如說我杭州上海跑跑,這個蘇州、南京互相跑跑,這問題應該也不會特別的大。

達不到官方標註的續航里程

這種標籤上面400公里以上的車子也是蠻多的,它用電了就和手機很像的,你手機買一個回來,人家說續航時間46個小時你信不?一般都是你用一天就沒電了。

這個車子也是道理一樣的,它這個續航里程,平均速度相當爽的馬路,沒有人給你加塞,你不需要等紅綠燈,沒有急剎車急加速。

這樣才有很遠可以開的,走走停停一般都是達不到這個標準續航里程的,真的是隻能城市裡面去用用。

充電卡不通用

還有我是後面查了資料才發現的,就是新能源車它不是要充電,除了家裡外面也可以充的,它充電卡不通用的。

和我們的手機sim卡一樣的,移動的聯通的電信的,我們這裡有國家電網、中國普天等等,完全都不一樣的充電卡。

充電接口不同

這也就算了,接口還不一樣,插上去還不能用,這個其實是非常麻煩的,我難道每天還要去搜我要去什麼地方,那個地方有沒有這個充電站,沒有這個充電站我還不能去,這太扯了。

車子最大的好處就是機動性,說走就走,想去哪去哪,新能源車這方面做的並不好。

不用保養還是要換配件

然後再說壽命,人家說我這個不用保養的,是不是挺好的,這個汽油車要換機油了,換各種東西。

我給你講兩件事情,的確是不用做保養的,但是你輪胎雨刮還是要換的,這個是易損易耗件,不管你什麼車子,剎車片道理是一樣的。

新能源車電池會變差

再一個就是說車子好像我們用到後面,動力會不會差一點?新能源車子它這個動力是不太會變差,但是它這個電池會變差。

目前主流的基本上是三元鋰電池,或者說是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這個體積小容量大,外界影響比較少,然後壽命就不如磷酸鐵鋰電池了。

比如說特斯拉、奇瑞EQ就是用這種電池的,實際壽命完全充放電,大概800次以上。

電池性能會逐漸衰退

這個循環充放電就是說,完全用完零,然後到充滿到100%,這個算是一次,你比如說我50%電充到100%,這個只能算半次。

這個和我們筆記本、手機一樣的,你就想我們筆記本買來,他說支持循環充電1200次的。

你用到多少時間的時候會覺得,這手機好像就電不太足了充不進,大概在什麼時候呢?一年半有可能就會感覺得到。

部分電池對溫度敏感

磷酸鐵鋰電池使用壽命長一點,完全充放的大概2000左右,例如比亞迪、騰勢,江淮很多車子都是用這類電池。

這類電池又有一個問題,就是它會受到低溫的影響,在0℃的時候電池容量會降低10%左右,在零下20℃的時候降低30%左右。

一聽北方的朋友們就不會想這個事情,什麼冬天要不要熱車,冬天不要用新能源車是吧。

新能源車不如汽油車用起來方便

總的來說,就是現在新能源的技術,還是做不到和普通汽油車用起來一樣方便的,還是有很多麻煩的地方。

所以說自己有條件充電的,然後就是城市裡跑跑,買這個車又能解決限牌牌照問題,每公里一毛錢也不是神話,隨便開開也是開的到,那是很舒服的。

但你要說新能源車好,你們都來買,所有的汽油車全部取消,我覺得這話就是扯淡,我覺得沒有道理。


各位車主or準車主朋友都是怎麼來看新能源汽車的,不妨過來分享一下,交流交流想法。


我和大家一樣,首先是一個愛車的車主,其次是一個從事汽車行業10多年的普通人,從選車、保養知識到用車技巧,還有汽車用品什麼的,就喜歡折騰這些東東。我們愛車,但是不花冤枉錢,「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備胎說車

從如今的車市來看,新能源汽車已經不再是一個概念,而是真正地走進了尋常百姓家。但相較於傳統燃油車,如今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還是太低,那麼為何很多人如今並不會選擇新能源汽車?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分析下。首先我認為便是電動樁的問題,如今在一線城市電動樁佈局相對完善,新能源車型可以隨時找到地方充電,但在一線城市之外,電動樁佈局便不完事,甚至一個城市找不到基礎可以充電的地方。

另外,購買新能源車型最多的地方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由於牌照原因,人們不得不購買新能源汽車,但在一線城市之外,牌照並沒有那麼嚴格,再加上充電設施的不完整,也就導致消費者不會選擇新能源汽車。總體來看,隨著環境汙染加劇和人們意識的提高,以及車企的佈局的日益完善,新能源汽車未來絕對是一大主流趨勢。


汽車很聽話

新能源汽車,一個將要打破傳統燃油汽車的汽車,其中以美國的特斯拉和賈躍亭的FF91最為出名,國內常見的是比亞迪的新能源,但是新能源汽車為何賣不動?



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最常見的是純電動汽車。

第一,概念混淆

很多人認為新能源汽車指的是純電動汽車,原因是因為市場上很多的公交都是純電動,一些廣告宣傳也說是純電動,例如比亞迪秦和榮威RX5,甚至寶馬都推出了純電動,以至於消費者普遍認為純電動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等同,最後的結果就是把純電動汽車的問題都認為是新能源問題。



第二,續航里程問題

純電動汽車的續航問題是買車的時候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一般情況下續航里程夠日常的代步需要,如果不出市區都夠使用,但是對於長途就表現出了他的劣勢,例如中高端的騰勢500 它的續航里程(綜合工況)為451公里,高端的捷豹I-PACE量產版 ,續航里程為500公里,而這些數據都是在實驗室獲得,實際情況還要根據路況,甚至和空調都有一定的關係,也就是說續航里程不長。



第三,充電樁問題

買了汽車最重要的就是充電問題,新建設的小區雖然充電樁少,但是人家畢竟有啊,而一些老舊小區就沒有充電樁,雖然也有用插板直接充電,但是在安全性方面不容樂觀,甚至一些小區為了安全就不讓外接電源,車買了,充不了電也是很無奈的,這也是很多人考慮的問題。



第四,充電速度

現在的充電時間一般為6到8個小時,這相對於傳統汽車的加油是很慢的,雖然新一代鋰離子電池已經問世了,30分鐘就可以行駛500公里,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貴了,就算在汽車工業上應用也只是一些高端汽車才能使用。



第五,電池的不穩定性

這也是一個常識問題,冬天的電池和夏天的電池即使一樣,但是兩者輸出的電量也不一樣,也就是說純電動汽車冬天和夏天的續航里程也不一樣,這個對於普通的消費者怎麼控制?



新能源汽車也有它的優勢,例如提車方便,國家有補貼等優勢,所以還是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但是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慎言觀點

現如今,傳統燃油車依然是汽車產業的主力,這個狀況也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電動車也不會是新能源汽車的歸屬。

新能源汽車有很多種,有混合動力、純電動、氫燃料電池等。為什麼現在的眼光都瞄準了新能源汽車,並對此投入了很大的期望值呢?首先,都繼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相繼出臺政策,定下禁售燃油車時間表之後,中國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前段時間也放出了制定相關時間表的信息。再者,近幾年來無論是美國電動車企業特斯拉的大火,還是賈躍亭的樂視汽車--法拉第未來,都在互聯網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電動車浪潮。無人駕駛、高性能、智能互聯等“高大上”的科技,讓消費者彷彿看到了科幻片中高科技的未來。

說回為什麼新能源汽車賣不動這個問題,首先我國正大力推廣純電動車,而現階段我們的科技水平,使得純電動車無論是續航里程還是充電時間都遠遠不盡人意。作為私家車的出行便利性在電動車身上大打折扣,市場需求有限。再來,混合動力車型基礎售價就要比普通汽油版要高不少,用多出來的錢買更高級別的車,是更“實惠”的選擇。至於氫燃料電池車型,現在中國還沒有。


DearAuto

首先,新能源汽車並不是賣不動了,只是銷量的增幅有所減緩,所以給大家造成一種印象,好像新能源車賣不動了。

2017年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的總體銷量在70萬輛左右,佔接近3000萬的汽車總銷量3%出頭。這個比例還非常小。

新能源汽車賣不好,或者是說不受歡迎的原因,無非以下這麼幾點:

第一,產品選擇少,目前大部分的新能源車都是電動汽車,以及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它們的售價區間兩極分化嚴重,要麼非常高,比如說特斯拉動輒上百萬,要麼就是幾萬塊錢的低速電動車,一高一低的區間內,產品選擇非常多,反而主流人群需要的,中間價位的電動車很少。

第二,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綜合性能不如燃油車,使用體驗也不如燃油車。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最大的瓶頸在於電池的能量密度。想要實現電動汽車更長里程的續航,那就得增加電池的重量,但是增加電池的重量,同樣會帶來更快的能量消耗,所以這是一個矛盾體。

使用環節當中充電也是一個消費者挺不滿意的地方。現在市場上的電動汽車,充電時間慢充普遍在8到10小時以上,快充也需要半小時,這相對於燃油車來說還是非常長的。

最後電動汽車的誕生,可以說是完完全全政策的產物,而不是說消費者想要的市場想要的產物。一百多年來,電動汽車都沒有幹過燃油車,你覺得今天就突然能幹過了嗎?

今天電動車的風潮主要是車企為了應對各個國家排放或者是燃油經濟性的要求而推出的產品。當然不分的電動車還是有消費者需要的,這主要是指豪華的電動車。他們面向的受眾絕不是第一次買車的人,而是第二輛,甚至是第三輛以上的需求。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補貼的政策,那麼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70萬輛可能要大打折扣。


新車新技術

純電動汽車,一是貴,二是充電不放便,三是續行里程短,四是電池質量不過關,五是維修成本高。

什麼新能源車,價格都是天價,不就是電瓶車動力裝上外殼罷,並不複雜,死要錢,都不要買,讓它們虧得哭。還有就是充電的地方,沒有解決充電問題,沒有免費的午餐,如今全國各地停車位非常緊缺,在家要買停車位或租用,上班也要租價格相當貴,沒有充電樁,搭人家電來充價格貴,停車都不夠,那來免費停車充電地,相比較而言麻煩,甚至比油貴,到時查消防,不準在自家衝電,容易引起火災。

越補越貴,感覺電動汽車比起燃油汽車來都沒有技術含量,汽車至少有個發動機吧,電動汽車呢?啥都沒有,還賣的那麼貴,動不動賣20多萬。電瓶車不但貴,後期維護高得嚇人,比如說六年電瓶更換價格基本幾萬!算下來比有錢還貴!

成本十萬元的電動汽車,廠家加價10萬,賣20萬,國家補貼十萬,最後買家還是十萬買車。 富了誰,又省了誰,實惠給了誰?


笑搞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賣不動了?

冷靜的看待新能源汽車銷售現狀,可以認為這是一場在政策催動下的歡宴。但潮水總有退去的時候,當波谷降臨,新能源汽車的短板已經畢露無疑。

相比於內燃機發動機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熱功效的提升已經極為艱難,基本都是以個位數的方式提升。但電池技術尚在幼年期,出現技術突破的幾率還是比較大的。

但至少在目前階段,電池能量密度太低(電容量小)、充電時間過長、快速充電發熱的安全性、寒冷氣候條件下電池放電過快、電容量衰減以及廢舊電池回收避免汙染的問題,依舊難以完美解決。

之所以前兩年電動汽車快速銷售只能稱得上是政策鼓舞的狂歡,大家從充電汽車銷量的地區特點就可見一斑。

大多數純電汽車的銷售都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並不是這些城市的市場消費者更成熟、更願意接受新鮮事物、更有環保的情懷,大城市有這些情懷人的比例確實高一些,這點得承認。

但也要看到很多人是被純電汽車不用搖車牌、不用限號限行,並且有大量補貼的政策吸引。

可以這麼理解這個問題,如果電池技術解決的到位,家裡有輛可以大量節省運行成本的電動汽車,中小型城市消費者,為什麼沒有尋機而動呢?這些消費者消費能力偏低,可是對成本的考量更為在意才對,但市場的反應卻恰恰相反(特斯拉除外,土豪的世界我們不懂!)。

所以,當新能源車補貼開始退潮時,幾乎所有車企的銷量均大幅急跌,這足以說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於純電汽車的問題也心知肚明。

第一批購買純電汽車的用戶已經遇到車輛置換上的問題,因為電池存在容量衰減的問題,而且在電池衰減率的問題上,上沒有一個公認的指標,導致二手車市場極度排斥新能源汽車。車輛殘值很低,導致購買者大呼賠錢,這也對純電汽車的銷售造成了負面影響。

另外,做為最大的汙染源廢舊電池回收必須要有明確的立法和監督制度保證,否則電池汽車究竟是環保車輛,還是汙染車輛還真不好說。

雖然我國先後出臺了《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政策》、《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公告管理暫行辦法》等多項政策文件。

但目前電池回收的體系依舊沒有建立起來,別說大量的車用電池,就是家中報廢的零散電池如何回收都是一個難題。

再有,這些政策都不是法律條文,沒有強制執行的力度,單憑企業自行操作肯定難以適應大量出現的市場需求。所以,儘快完善立法和回收體系將是避免電池二次汙染的關鍵環節。

以目前國內生產純電汽車的車企來說,不要再寄希望政策利好的催動,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發和提升車輛品質方面,儘快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打消市場疑慮,才是真正的取勝之道。

我們不需要一個被政策催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一個虛假繁華的新能源車市場。政策之手扶持幼小的新能源車企研發本沒有錯,但不能因此就採取大步快走的冒進政策。當潮水落去時,被政策之手扶持的毫無市場抵抗能力的車企,真的是中國未來新能源車解決的方案嗎?


藏地讀行

新能源車包含很多種,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車銷量都不好,傳統的油電混合式新能源車,比如卡羅拉、雷凌這樣的混動車型銷量還是比較可觀的,純電動汽車銷量的確呈下降趨勢,主要原因由以下幾個方面:

實際駕駛里程和標稱的里程有很大區別

雖然現在的鋰離子電池標稱可以提供幾百公里的續航里程,但這個里程是在特定的路況、特定的速度行駛,並且需要關閉空調等其他一系列附屬設備情況下得到的,根本就不具備實際的駕駛意義,將所有的附屬設備打開行駛的里程一般情況下就會大打折扣,有些甚至只有標稱的一半不到,很多純電動車的人,往往會產生一些焦慮,怕因為沒電把自己扔在半道。



充電受限制

和燃油車相比,現在的純電動汽車充電還是很受限制的,充電速度慢、充電樁架設困難、充電樁數量有限,這些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問題,嚴重的限制了純電動汽車的行使範圍。

電池的續航里程受溫度影響很大

現在的新能源車普遍採用鋰電池,鋰電池在低溫時放電性能急劇下降,低與零下20攝氏度時,基本上不能使用,限制了新能源車使用的範圍,冬季結冰的地區純電動汽車使用嚴重受限。



電池的衰減問題

新車時電池的續航里程還算可以,但是行駛,過幾年以後,鋰電池充放電係數嚴重下降,電量存儲能力不足,直接導致續航里程嚴重下降,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價格不菲,這些都限制了純電動汽車的普及。

保值率差

純電動汽車的保值率非常差,由於電池在新能源汽車中所佔的價值比比較大,而在二手時往往沒有辦法去評估電池壽命,二手車在交易的過程中對於電池殘值往往是相對要低估的!另外購買二手車時也往往會面臨著充電樁的佈設等一系列問題,因此電動的二手車交易量一直是比較低的。



在未來電池的回收成為嚴重的問題

純電動汽車是否真正的綠色?的確在使用過程中,純電動汽車很環保,但是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在生產過程中並不環保,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產生的廢電池的處理,已經成為越來越嚴重的問題。未來國家是否還會持續的支持純電動汽車,給予各種補貼也未可知,失去了補貼的純電動汽車銷量當然走向低迷!

我是眾口說車,感謝您的閱讀,分享汽車知識,交流用車經驗,期待您的關注!


眾口說車

我有車,所以也不缺牌照。換車,我絕不考慮電動車,混動都會在考慮範圍內,純電動,絕不。

理由很簡單,出去玩,一天能開個1000公里,你電動車300公里就要充電幾個小時,我500公里加油,也就是5分鐘。所以沒有快充技術,沒時間跟你耗。也別說什麼晚上充電,那你找酒店還要找個能充電的?

說環保,更是可笑。汽車使用過程中當然有汙染物,說白了就是汽油。電瓶車看上去很少會沒有,但是你充電呢?這個電的來源國內大多還是火電吧?也就是說煤才是來源。煤的汙染有多大?說北京汽車汙染佔30%多,是啊,北京人多路堵,沒什麼重工業,就剩汽車了。算算絕對值,比發電廠、鍊鋼廠怎麼樣?也許關停一個低端鋼廠,就足夠了。

說彎道超車,好聽。實話意思就是做不出好的發動機和離合器。當初拿市場換技術,現在市場沒了,技術也沒了。這和當年運十一樣,現在不是又大力再搞中國客機了嗎?

說能源,總說石油會在多少年枯竭。好吧,國內幾個油田是快不行了,但是不代表沒有替代啊。美國頁氣巖已經出油了,國內也有,只是成本更高。前一段可燃冰,據說這技術只有中國有。這幾天又說美國在搞稠油技術,生產成本只有10幾美金,而且據說中國稠油儲量是很高的。

就算電動車使用成本低,算過停車費嗎?算過換電池的錢嗎?人在那裡等,就不算時間成本了,不說一寸光陰一寸金了?再算算,夏天你敢開多長時間空調?冬天我有水箱暖氣,你有什麼,還是空調?我耗油你耗電,再來算算能跑多少公里。

如果要推電動車,先把公車換成電動車,再把公交換成電動車,做個表率,也讓我看看實際效果。

突然想到,要是這個季節哈爾濱換成電動車,會不會出門就趴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