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Top10幣種的去中心化程度大考察!

幣圈Top10幣種的去中心化程度大考察!

去中心化一直是加密貨幣的主要訴求之一,它保證整個網絡不會因為單點故障導致全局故障,在遭受大規模打擊下,網絡可復原。市面上現在的主流加密貨幣,去中心化的程度到底怎麼樣呢?今天熊小貓將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考察一個幣種是否足夠去中心化有很多影響因素,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會重點考察其中三個主要因素,並列出其餘影響因素,供讀者們自行分析。

這三個主要因素是:

  • Check 1、維護區塊鏈網絡運行的人——例如礦工、驗證節點、投票者——他們是否有因為付出的勞動受到激勵?以及激勵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如何?

這個考察因素的邏輯在於:如果某個群體沒有因為自己的工作受到獎勵,那他們就沒有繼續工作的動力。譬如,在比特幣中,礦工會有區塊獎勵,並收取交易費用,這就會激勵越來的礦工參與集中,進一步推動去中心化。

  • Check 2、是否存在某種實體或力量,控制了超過51%的算力、投票權、驗證節點等?

這個邏輯很簡單,因為一旦有某種力量對整個系統的影響力超過了51%,那麼無論是它主動發起攻擊還是被動接受攻擊,整個系統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 Check 3、第三個因素無關技術,但對於去中心化的考察也非常重要,那就是這些幣的財富分配中心化程度。也就是說多少比例的人分別佔據了貨幣總供應量的多大比例。

財富分配看似和去中心化關係不大,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今年年初MT GOX交易所大量拋售手中持有的比特幣,就對比特幣幣價造成了影響。同時,擁有大量硬幣的錢包一旦受到黑客攻擊,也會對整個市場產生影響。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些因素也會影響到幣種的去中心化程度,譬如整個項目代碼是否開源,參與記賬的全節點數量是否足夠多等等。但是篇幅關係今天我們將著重在以上三個因素。

下面就讓我們根據市值來對top10幣種逐一考察:

No.1 比特幣

首先是加密貨幣的開山鼻祖比特幣。

  • check 1:是否給與礦工激勵?激勵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如何?

眾所周知,比特幣使用PoW共識機制,礦工貢獻算力來換取每十分鐘在區塊上記一次賬的權力,同時他們會收穫該區塊有關的交易費用和區塊獎勵——這一獎勵隨著時間遞減用。

因此對於第一個因素的考察結果是:√,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因為它對於維護比特幣網絡運行的主要成員給予了獎勵,並且這個激勵是相當有效的,這一點我們會在後面和BCH的比較中著重提到。

  • check 2:比特幣礦工去中心化程度如何?

以下是最新的全球比特幣算力礦池排名。可以清晰看到,有三家實體或者說礦池掌控著比特幣的絕大多數算力。另外,目前全球約70%的算力在中國礦工手中。

也有部分人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有部分“個體戶”礦工只是將自己的礦機放在這些礦池,他們隨時可以選擇遷走自己挖礦或者加入其它礦池。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突發情況下,一旦這些礦池被政府控制或者黑客攻擊,很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因此比特幣check 2的得分是一個X,也就是說:有中心化的威脅。

  • check3 :比特幣的財富分配情況如何?

作為最早誕生的加密貨幣,比特幣已經走過了九年時光,相較其他貨幣,可以說有足夠的時間將財富分配碎片化。但是我們會發現,目前最大的100個比特幣賬戶,實際上佔有了19%的比特幣總額。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像熊小貓一樣情不自禁想感嘆,原來現實世界裡的貧富差距在加密世界也一樣存在?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除了以上三個因素,比特幣的去中心化實際上還存在其他威脅,例如它的錢包客戶端Bitcoin Core市場佔有率極高,除此之外就是bitcoin unlimited,這也導致了一定的中心化威脅。

NO.2 以太坊

check 1:

以太坊當前使用的也是PoW機制,哈希算法與比特幣有所區別,但它也對節點實施區塊獎勵,並允許節點對智能合約上執行的操作以及交易收取費用。因此第一點來看,以太坊也是去中心化的,得了√。

  • check2:

在Etherscan網站我們可以看到,以太坊也有三個實體控制了超過51%的哈希算力。所以這一項評比以太坊得了一個X。

  • check 3:

同樣在Etherscan網站,我們看到top100以太坊賬戶控制了35%的財富。這個中心化程度比比特幣更高。這一項以太坊再次得了X。

除了以上因素,以太坊也有其他中心化威脅,例如以太坊的靈魂人物Vitalik Buterin,雖然他已經有意在沖淡個人影響力,但是他的一言一行仍然舉足重輕。可以想象控制了Vitalik一個人(啊呸),就能對以太坊造成一定影響,但是具體影響力可能還無法估量。

此外以太坊也存在客戶端中心化的問題,geth(以太坊錢包客戶端)市場佔有率高達76%,Parity16%,所以它們對整個市場的影響也是可見一斑,遠超過51%。

但是以太坊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去中心化因素。對以太坊具有一定觀察的人不難發現,以太坊核心開發團隊一直以來都相當堅持去中心化,為未來的長期部署中,對於去中心化與效率的博弈顯出了積極而審慎態度。這一點顯然又給它的去中心化程度大大加分了。

NO.3 瑞波幣

  • Check1&Check 2

瑞波幣沒有使用PoW或者PoS,而是有一個自己獨特的共識機制。它的算法使一組節點能夠基於特殊節點列表形成共識。初始特殊節點列表就像一個俱樂部,要接納一個新成員,必須由該俱樂部51%的會員投票通過。共識遵循這些核心成員的“51%權利”,外部人員則沒有影響力。

由於該俱樂部由中心化開始,它將一直是中心化的,而如果它開始腐化,股東們什麼也做不了。與比特幣及Peercoin一樣,瑞波系統將股東們與其投票權隔開,因此,它比其他系統更中心化。

幣圈Top10幣種的去中心化程度大考察!

總而言之,在瑞波網絡運行節點的人不會得到任何獎勵,相當於義務勞動。且它的系統也是非常中心化的,因此瑞波的Check1&Check都是X.

  • check 3:

瑞波幣top100的賬戶佔據了97%的貨幣總供應量,比例驚人。所以這一輪考察瑞波的得分還是X。

NO.4 比特幣現金BCH

  • check 1:

比特幣現金和比特幣的共識機制是完全一樣的,都是PoW機制,根據算力貢獻給予礦工激勵。

值得提出的一點是,當前比特幣和比特幣現金的挖礦收益其實是近似的,但二者的算力差距仍然相當大。大部分礦工堅守在了比特幣陣營裡。這不能不說體現了比特幣的激勵機制是更加有效和可持續的。

當然,究極根本,激勵機制更有效的原因是,比特幣持有者對手中的幣有更堅定的信心和長期看好。而信心的來源,固然有比特幣的市場份額、群眾基礎等原因,但比特幣本身的算力競爭更加充分、所導致的更加去中心化,也和獲取更多的算力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從這個角度考察,比特幣現金的去中心化程度顯然弱於比特幣。

  • check2:

比特幣現金的礦池算力分佈圖,可以看到ViaBTC、BTC.com和螞蟻礦池佔據了接近50%的算力,因此這一輪checkBCH的得分是X.

  • check3 :

目前比特幣現金top100賬戶持有25%的BCH總量,中心化程度比起比特幣略有超過。也是一個X.

NO.5 EOS

  • Check 1&check 2:

EOS未來將使用DPos共識機制,由21個主節點輪流生成區塊,這些節點每年的酬勞是獲得1%-5%的動態收益獎勵,也就是交易費用。

但EOS目前尚未主網上線,仍運行在中心化的測試網絡中。且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主網上線,未來EOS也只有21個超級節點,去中心化程度仍然值得商榷。但是這一切都要留待屆時去評估。如果按照目前情況,EOS在check 1和check 2的得分都是X.

  • Check 3

EOS總共將發行十億代幣,經過計算,目前top99賬戶持有54%的EOS總量——之所以說top99,是沒有包括EOS團隊自己持有的10%。所以這個中心化程度也是相當高的,這一輪得分X.

NO.6 萊特幣

Check 1:

萊特幣作為比特幣的跟班小弟,是最早期的數字貨幣之一,和比特幣的運行機制如出一轍,都是PoW機制。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不小的的市場認可度;去年近百倍的漲幅讓它也越來越得到不少礦工的青睞。在加密貨幣如雨後春筍的情況下,萊特幣仍然吸引了許多礦工去挖礦,也可以側面說明它對礦工的激勵是有效的,也是可持續的。

Check 2:

然而萊特幣的算力中心化比大哥比特幣更嚴重。哈希算力同樣是被三大礦池所控制,總量佔比接近56%。因此所以這一輪考察萊特幣得分也是X。

幣圈Top10幣種的去中心化程度大考察!

Check 3:

萊特幣的Top100賬戶目前擁有45%的萊特幣總供應量。中心化程度也比比特幣更嚴重。這一輪得分也是X.

NO.7 艾達幣(ADA)

  • check 1& check 2:

按照白皮書,艾達幣未來將使用PoS共識機制。然而艾達幣目前尚未主網上線,還處於測試階段,因此是在中心化的驗證機制下運行,也沒有給予某個群體以激勵來維護區塊鏈網絡,而是由開發團隊來全盤掌控。因此check 1& check 2都很難打分。

幣圈Top10幣種的去中心化程度大考察!

  • check3:

目前,top 100艾達幣賬戶佔有33%的總幣量幣,其實也是相當集中了,但比起其他很多幣種好像還不算太嚴重。

艾達幣六月將主網上線,未來將不再依賴於中心化節點驗證,屆時我們會再重新評估。(本週我們將推出一篇深度分析ADA項目的文,敬請期待)

NO.8 Stellar

  • Check1:

Stellar運行在聯邦拜占庭協議(SCP)之上,使用的不是PoW或者PoS,參與維護賬本運行的節點沒有受到任何獎勵。因此check 1,Stellar得分是X.

幣圈Top10幣種的去中心化程度大考察!

  • Check 2:

上述因素延續到了第二項考察中,由於stellar網絡對運行節點沒有獎勵,當前網絡上只有20個節點在運行。

事實上情況還不止是這樣。因為我們發現,Stellar網站的默認錢包實際上一般只依賴一箇中心化的API服務器。相當於被一個人控制整個網絡,這個中心化程度就相當嚴重了。

當然你也可以不理這些,自己運行一個stellar節點。並不一定要進行驗證,只是監控整個區塊鏈stellar網絡並進行交易。

但Stellar不同於其他區塊鏈網絡的是,你必須自己指定想要與哪個驗證節點相連接。這裡沒有默認設置,大部分人會選擇stellar操作界面的一兩個標準驗證節點。問題來了:如果你仔細觀察上面提到的20個節點,你會發現他們中超過一半是被一兩個實體所擁有的。

所以Stellar在check 2的分數有一定彈性。它的默認錢包提供商只在自己的API服務器上運行,中心化程度極高。但是從驗證節點來看,能夠影響超過51%的網絡的驗證節點被2-3家實體擁有,例如IBM、Stronghold,它們在stellar網絡上提供服務並運行節點,手中分別握有五個左右的節點。這樣一看,中心化程度就稍有減弱,

無論如何,stellar在check 2 的打分都是一個X。

  • Check3:

因為沒有挖礦機制,也沒有區塊獎勵,所有的幣都靠stellar團隊自己分發,不出意料結果是財富分配相當集中化。目前在stellar協議中top100賬戶擁有95%的貨幣總供應幣量。

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一部分目前是信託賬戶,所以一部分幣最後會流動到別的用戶手中,但當前stellar基金會確實有權利鑄幣或者分發這一批幣,所以仍然是中心化的。

在將來這批託管資金被分發以後,我們可以重新討論Stellar的的中心化程度,但我認為就事論事也很重要——畢竟幣圈有太多的未來和期許,有的時候看清眼前也同樣重要。

NO.9 門羅幣

  • Check1:

作為隱私幣的代表,門羅幣的共識機制是PoW,它給予所有維護它運行的礦工以區塊和費用獎勵。因此check 1門羅幣得了一個√。

因為門羅幣的隱私性,它的算力分佈和財富分配都很難查證。許多人會說這就是門羅幣去中心化的代表。但是不得不提醒的是,從懷疑論的角度來看, 隱私性同樣也可以是“中心化”的遮掩。因為沒有人能查到誰控制了什麼。

但是從已知的事實出發,熊小貓就無法給門羅幣打分了。如果你知道關於門羅幣的什麼內幕,歡迎跟熊小貓交流哦~

NO.10 Dash

  • check1:

提到Dash,很多人都知道它同時應用了PoW和POS機制,由三種不同類型的“節點”組成,但總的來說,每一種都因為自己的工作得到了獎勵。因此這一輪得分是√。

Check2:

來看看Dash的算力分佈——BTC和螞蟻礦池佔據了超過50%的算力,對Dash的哈希算力形成了絕對控制。這一輪得分是X.

  • Check 3:

目前top100的Dash賬戶擁有14%的DASH供應。相比起來好像是目前情況最樂觀的?讓我們為Dash鼓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Dash的完全去中心化自治體系。上面提到Dash的三種節點,其中最具創新的是“主節點”(Masternodes)。這些常規完全節點,任何人都可以進行運行,代價是需要抵押1000個達世幣。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更改或升級達世幣。社區中認為有必要的,無論是法律、市場營銷或者其他的東西,都可以直接通過區塊鏈提交到網絡上,而區塊10%的報酬將給予被選中的提議。這個系統究竟是怎樣的,仍然有待觀察,但可以看出其中明顯的去中心化初衷。

總結

熊小貓覺得,在把錢投入一個項目之前,瞭解哪些力量對該項目形成最大的影響、甚至具有絕對掌控能力,誰能將交易寫入區塊,誰的錢包的變化會影響整個幣價——這些也就是一個幣種的中心化程度——是至關重要的。

令人深思的是,使用PoW機制的幾乎所有的幣種多少都是中心化的,控制算力的實體最多隻有四個,少的則只有一個。財富分配的中心化情況也比想象中更令人吃驚。top100的賬戶地址中,許多都是交易所地址,其中原因可能是許多人覺得使用一個自己的錢包太費勁,或者懶得打理。交易所錢包更方便一些。

熊小貓不由想起比特幣被創造的初衷,正是因為它空前美妙的分配製度:每個CPU都有一個投票權。也就是去中心化。是的,開始的時候確實是這樣的。不管是交易所還是大礦池,最初都未曾出現在白皮書中,但是問題是,我們人類為了提高效率,有時候會聯合在一起“有意的”造成中心化。這也許是人類天性?

今天的考察就到這裡了,不知道您有什麼感想呢?反正熊小貓是覺得,真的是時候克服懶癌,把自己的那點幣從交易所錢包裡提出來了!

From 熊貓知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