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的迷茫和困惑:掌舵者疑虑重重,而通晓洋务的人却难达天听

大臣的迷茫和困惑:掌舵者疑虑重重,而通晓洋务的人却难达天听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按:近代中国“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纷繁的变化很难在历史中寻求应对的方案。面对风雨飘摇的国家,清王朝的掌舵人们在迷雾中寻找前进的方向,每每会感到迷茫和困惑。这里有一个故事,是清政府大臣面临的困惑……

1884年6月,中国驻日本公使黎庶昌给皇帝上了一道《敬陈管见折》,请总理衙门转奏。总理衙门碍于战情紧张(中法战争发生观音桥事变),又碍于折中建议有关修火车、派亲王出国考察等事项不宜上闻,原折退回,并未送达朝廷。

大臣的迷茫和困惑:掌舵者疑虑重重,而通晓洋务的人却难达天听

黎庶昌

黎庶昌有感于自1877年1月随郭嵩焘在伦敦赴任以来,清廷“遣使八年,出洋诸公从未有将中外情形统筹入告者”1,他自己“奉使东西两洋,已逾八载,闻见所接,思虑所筹,何忍缄默不言”2,于是专折敬陈管见。可见,这篇折子实际上是一个有关西方国家社会政治的考察报告,针对中国社会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敬陈管见折》表明一个从封闭环境中走向世界的中国人,面对中国和世界事务所作的思考。

《敬陈管见折》提出了有关改革内政的六条建议:一、水师宜急练大支,二、火车宜及早兴办,三、京师宜修治街道,四、公使宜优赐召见,五、商务宜重加保护,六、度支宜豫筹出入。所谓水师练大支,指的是建立海军部,编练海军舰队(至少百艘),保卫中国海疆。所谓火车宜及早兴办,是指赶紧修建京津铁路,建成时,“鸾驾亲临一观,是非得失自不可掩,然后明诏各省,逐渐仿行”。折中说:他曾经“在西洋目击欧土铁路,其多类似珠丝瓜络”,这些铁路,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1879年俄土之战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都未听说因为有火车而发生诱敌深入之事。限于篇幅,其他几条不再解释。3

这六条建议,是中国最早的外交官提出的中国现代化计划。无论是办水师、修铁路、治京师、礼公使,还是发展工商、统筹度支,都要求朝廷统一办理,号令全国。办水师、治京师、礼公使,只有朝廷才能办。修铁路,要求“明诏各省,逐渐仿行”;发展工商,要求“经办大员通盘计划”,“朝廷权力明示扶持”;豫筹度支,要求“饬令各省分款核计,预约大纲”,“汇候朝廷处分”,“颁示简明章程”。显然,这个建议的真实用意,是要动员朝廷权威,全面推行“洋务新政”。那时候,顽固派反对“以夷变夏”,搬出“恪守祖宗成法”的招牌,谁也不敢反对。保守派人士如大学士倭仁主张“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就是不能学习西方。果如李鸿章所说,修铁路“无人敢主持”,“两宫亦不能定此大计”4。洋务派的“整军经武”活动,日本政治家伊藤博文也看出“皆是空言”,“此事直不可虑”5。清廷对洋务派的活动尚在观察之中,并无迹象显示,“洋务新政”已成为举国一致的国策。黎庶昌正是看到了“洋务新政”只是“各省枝节而为之,徒有开办虚名”的现实,试图鼓动清廷改弦更辙,全力推行。这是 《敬陈管见折》的大胆和过人之处。这个建议较清廷在1901年被迫宣布全面推行“新政”,早了十八年,其不被重视,是可以预期的。

大臣的迷茫和困惑:掌舵者疑虑重重,而通晓洋务的人却难达天听

黎庶昌故居

在黎庶昌看来,“轮船、火车、电报、信局、自来水火、电器等公司之设,实辟天地来未有之奇,而裨益于民生日用者甚巨,虽有圣智,亦莫之能违矣。”6“使孔子而生今世也者,其于火车、汽船、电报、机器之属,亦必择善而从矣。”7又说:“向令孟子居今日而治洋务,吾知并西人茶会、音乐、舞蹈而亦不非之,特不崇效之耳”。8在他看来,纵令孔、孟等圣人在今日,也是要学西法的。这所谓西法,当然包括“上下议院之法”:“凡事皆由上下议院商定,国王签押而行之,君民一体,颇与三代大同”。9既然西方的“上下议院之法”,与几千年来令人景仰的中国“三代”政治有“大同”之处,难道不应当学习吗?可见,黎庶昌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是向往的。

这个奏折最重要的建议是在结尾提出的:他建议皇太后、皇上“特遣一二亲贵大臣驰赴欧洲一游,经历美国、日本而归,综揽全球,虚心访察,必有谦然知我内政之不足者。臣愚以为莫如醇亲王最宜矣。如此不特目前醇亲王辅佐枢廷,处事必归至当,即异日皇上亲裁大政,顾问亦有折中。自强之本质在于是”。这是一段很重要的议论,一个很大胆的建议:洋务新政只有统于朝廷,才是自强的本质。驻英公使曾纪泽读后曾评论道:“修治京师道路及请醇邸出洋两层,弟怀之已久而未敢发。台端先我言之,曷胜快慰。假定朝廷嘉采,硕划实见施行,则中国之富强,可以计日而待。倘再因循粉饰,意见纷歧,则杞人之忧,方未已也。”10可见,这两个早期外交官观察欧洲后的意见是一致的。

大臣的迷茫和困惑:掌舵者疑虑重重,而通晓洋务的人却难达天听

醇亲王

这个故事说明,在中国,清朝政府对于建铁路、办工商之类颇多疑虑,熟悉外情的大臣的建议,不大可能上达朝廷。这是中国那些想推行现代化计划的大臣们的困惑。这也是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起步的根本区别。

张海鹏,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原会长,季我努学社顾问。原文收入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月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